株洲晚報記者 黃欣雨
「請幫我聯繫D177路的公交車司機,可以嗎?我特別想感謝他們!」近日,家住石峰區報亭社區的易娭毑撥打晚報熱線28829110說,D177路的公交車司機對老人十分耐心,不僅會停車等待,在老人拎不動重物時,還會下車幫忙。
乘客:365天都是這樣,我覺得太難得了
11月底的時候,易娭毑從超市購買了一袋30斤重的大米,到了公交站臺,拖米的小車她自己拎不上公交車,司機見狀,立即下車幫易娭毑的忙。
「兒子不在家呀?」「不在株洲。」三言兩語間,司機就將大米搬上了車。待易娭毑坐穩了,才緩緩發動公交。下車時,又幫忙將大米扛下了車。
「不僅我受到這樣的照顧,周圍的老人都受到過這樣的幫助,老人乘客都是這樣評價的。」易娭毑說,由於經常去湘天橋買菜,一個月要搭乘近二十次D177路,每次都會感受到司機的貼心服務,「一天兩天不要緊,365天天天如此,太難得了!」
司機:把乘客當家人看待,誰家沒有老人呢?
「這條線路比較特殊,乘客中老人佔比有80%左右,我們開車的更要注意安全,更加耐心。」昨天中午,D177路司機周光強在給公交車充電的間隙,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並轉達易娭毑的感謝。
「老人行動不便,多一些關懷和理解,能幫就多幫一下。」在周光強看來,易娭毑所感謝的貼心服務,都是他們的工作職責,「這趟車現在有三個駕駛員,都是這樣做的。」
他說,自己開了近30年的公交車,「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口號,越發成為自己的工作準則,「把乘客都是當做是家人來看待,誰家沒有老人呢?」
周光強在發車前,會習慣性地往後再看看,「有的時候看到車後面有老人在走走停停,招手示意想上車,我們就得再等等。」除此以外,他還提醒乘客坐好,剎車的時候提前說一句,這些都是周光強們的日常工作,早已經習以為常。
對很多搭乘D177路的老人來說,這趟公交不僅讓交通更加便利,同時是暖心的慰藉。易娭毑快80歲了,自去年9月開通D177路之後,她再也不用走半個小時的路去買菜,她說,坐D177路車「就像坐自己崽女的車一樣」。
在採訪中,記者再次轉達易娭毑的感謝,周光強靦腆地笑著說,「這沒關係嘞!以後將一如既往為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定製公交,為市民提供便利服務
這趟公交單程5公裡,讓沿線響石嶺街道、清水塘街道近2.8萬人直接受益,不僅方便市民去區政務中心辦理業務,還有效緩解外國語石峰學校、楊梅塘小學、北星小學3所學校上學放學交通擁堵,並途經二醫院、康復醫院、智成醫院、石峰區人民醫院4家醫院和湘天橋農貿市場。去年9月開通之時,住在報亭社區的婁大爺晚上都激動得睡不著覺,早早地就在這裡等著第一班車。
「基於很多老舊小區出行不方便,公司與石峰區政府專門在現場調研,最終才定製出這條線路。」株洲市巴士公司營業一部副部長龍樹根告訴記者,除了D177路以外,Y1、Y2、D172等多條線路都是定製路線,專門為偏遠地區不方便出行的市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