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鶯
《春光乍洩》上映後的二十年,鬱鬱寡歡的黎耀輝和何寶榮登上了以墨綠與黑色為基調的金馬影展海報。布宜諾斯艾利斯彼時陰沉的天空和雲彩,在藝術家的手中,被施予北極光般的靈韻,而代表著華語電影年度收官之戰的第54屆金馬獎也在這片魔法般的天空下徐徐拉開帷幕。
創辦於1962年的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曾獎勵了包括李翰祥、侯孝賢、楊德昌、王家衛、吳宇森、徐克在內的華語電影大師級人物。對於辛苦一年的華語電影工作者來說,這是一次盛大的成果檢閱。對於普通影迷來說,11月的臺北則變為一網打盡中外佳片的最佳場合。金馬影展的大本營設在川流不息的西門町,鬧市中鼎沸的喧囂讓觀影后的夜晚顯得更加令人興奮,四家電影院依次排開,排場雖比不上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豪華氣派,但嚴肅而溫馨的氣氛卻為影迷們搭建起長達一個月的光影補給站。
今年金馬影展選擇臺灣電影《血觀音》作為開幕片。在這部被執行長聞天祥描述為「側寫臺灣政商勾結,精彩好看的全本女人戲」的政治驚悚片中,老中青三代女性影人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一尊破碎的觀音像,引發三代人不可言說的秘密。曾憑藉《藍色大門》小說原著名噪一時的楊雅喆頗具匠心地將一個家族故事包裹在官場黑幕的架構中,從傳統說書人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高雄市政開發背景下,一個女古董商和她兩位至親之間的愛恨情仇。華麗的攝影與布景建構出頗具復古範的臺南風情,政治與人性批判的雙重維度,更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這是一部令人心痛的作品,追逐自由與愛情的個體被拋擲於塵世鈎心鬥角的潮流之中,漸漸喪失自我,在利益的驅動下,扭曲自身的性格,最終迎來無奈的毀滅。《血觀音》是一部打破傳統的驚悚片,在華語電影的序列中,不論是主題還是表現手法都相當少見,因而顯得令人耳目一新。此片列席金馬開幕片,體現了影展在選片上勇於打破常規的膽識,也多少釋放出影展試圖重新建構華語電影版圖的雄心。
《血觀音》中飾演小女兒的文淇,雖然年紀輕輕,卻極為生動地詮釋了一位在權貴家族中成長的女生複雜的性格。人前甜蜜,人後痛苦,她用尚未成熟的心智,觀察著成人世界殘酷到不可理喻的遊戲法則,並試圖在險惡的政治激流中自保。憑藉出色的表現,文淇被提名金馬最佳女配。無獨有偶,她憑藉主演的另一部影片《嘉年華》獲得最佳女主的提名,這部在威尼斯就大放光彩的作品,同樣觸及女性隱秘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於一樁少女性侵案抽絲剝繭的描繪,對社會不公發出大聲疾呼。
金馬最佳劇情片提名中亦有兩部大陸製片的作品,分別是耿軍導演的《輕鬆+愉快》與張艾嘉導演的《相愛相親》。兩部影片,一部充滿東北黑色幽默,一部接著中國三線城市濃濃的地氣,向觀眾呈現出當代社會既讓人啼笑皆非,又溫情脈脈的一面。正如電影的英文標題所揭示的那樣,《相愛相親》是一場有關愛的教育。在張艾嘉溫潤的影像世界裡,日常生活中的諸多情感如細水流淌,或在毫不經意間施予柔情的一擊,或在日積月累中泛濫成令人措手不及的洪流。在跋山涉水中,有的人選擇逆流而上,有的人選擇隨波蕩漾,而滿身潮溼的人們,最終都在或掙扎或享受後,獲得一絲快慰和清涼。
來自臺灣的《大佛普拉斯》則以新生代黑馬的姿態衝出重圍,以黑白畫面的呈現手法,通過對於多元影像素材的挪用,在真實與荒誕間遊走,劍指臺灣鄉鎮的灰色地帶,在笑聲中夾雜犀利的鞭撻,一眾原本是小鮮肉的臺灣演員,也竟然在導演的「調教」下,煥發出舉重若輕的表演天分,也讓影片成為目前在金馬獎上領跑的作品。在最佳新導演的競爭中,令人驚喜地出現了大陸導演周子陽的身影。他的長片處女作《老獸》由王小帥監製,得到前輩的加持,周子陽在影片中展現出了令人稱讚的掌控力。這是一部由一位內蒙古「老混蛋」撐起的獨角戲,導演細心地鋪陳他與子女決裂,無所事事找樂子晃蕩的「公路之旅」,影片亦細膩地觸及家庭觀念在特定人群中的無效性,成功地營造了一種無處可逃的絕望情緒。目前,金馬影展長達一個月的馬拉松放映仍在進行,各類獎項則將在11月25日的頒獎典禮上揭曉。(編輯 李二民)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