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破解「用藥貴」難題

2020-12-17 紅網

日前,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據了解,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已連續三年開展目錄調整工作,此次調整實行申報制度,即企業對談判品種自行申報,符合規定的,即可納入談判範圍。這也標誌著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醫保藥品目錄進入動態調整時代。(12月15日 澎湃新聞)

近些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凸顯,對醫保藥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醫療費用快速上漲,由此催生過度醫療、醫保基金支付壓力過大等問題。此外,「用藥貴」長期困擾普通老百姓,已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大民生痛點。而藥品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後,也就獲得了醫保基金支付的資格,形成了參保人員「報銷」的概念。

此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緊貼當前醫保工作重點和民生訴求,將《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轉化為了行動,既關涉基本醫保基金的使用,兼顧醫保基金平衡,也與全體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更貼近參保人員用藥需求,同時影響著我國藥品的生產和供應格局,助力醫改駛入「快車道」,意義重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談判藥品種類和入圍數量大幅提升,納入醫保談判的新藥超130個,有望將更多符合條件的救急救命的好藥和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品種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長期以來,國內醫藥企業存在「重銷售、輕研發」的問題;部分醫藥類上市公司相繼爆雷,「黑天鵝事件」不斷上演,均制約著醫藥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應該看到,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一定程度上使監管政策和環境發生改變,讓那種「依靠銷售營銷維繫高增長」的經營策略以及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有更好替代的藥品難以延續,對相關企業也構成一定的壓力——一方面,目錄實現了藥品「有進有出」,新增品種對相關領域的藥企將構成積極影響,部分藥品的調出將對相關藥企構成負面衝擊;另一方面,在不合理用藥的銷售總額中,輔助用藥佔據較高比重,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倒逼多地出臺輔助用藥目錄,有利於抑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抗癌藥進醫保是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新抗癌藥的競爭性談判仍是最大關注點。我們期待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能夠做好臨床需求和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間的平衡,讓更多的患者用上臨床急需、療效確切的抗腫瘤新藥,進一步對接醫改重點,提升參保人員的獲得感和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降低看病吃藥成本、用得上好藥,無疑是一大喜報。國家不斷調整醫保藥品目錄,加大對醫藥行業的整治力度,一改以往「銷售費用過高、研發投入偏低」的狀態,將助力藥企加速洗牌與轉型,讓老百姓用藥難、用藥貴逐步成為過去。

相關焦點

  •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方案公布 抗癌藥、慢病用藥優先入醫保
    來源:人民日報此次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藥品既有調入也有調出。基本藥物、癌症及罕見病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等將優先考慮。普通藥品實行常規準入,價格較高或對醫保基金影響較大的專利獨家藥品,將通過談判方式準入。
  •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發布,新增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用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8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相關通知,公布了新版的國家基本醫保、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藥品目錄。新版目錄共計收載藥品2643個。其中,新增了148個品種,涉及重大疾病、慢性病以及兒童用藥。
  • 醫保藥品目錄將調整:優先考慮調入抗癌藥、罕見病藥、急救用藥等
    國家醫保局今天發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擬於今年4-5月進行評審,6月印發新版藥品目錄,公布擬談判藥品名單,6-7月進行談判,8月發布談判準入目錄。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資料圖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
  • 醫保目錄今年調整啟動 癌症、急救搶救用藥優先考慮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已於昨日(4月17日)晚正式公布。對於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具體怎麼調整,方案明確,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
  • 新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公布 150種藥品被調出醫保目錄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新版目錄調出150個品種,其中約一半是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其餘主要是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有更好替代的藥品。據介紹,《藥品目錄》分為凡例、西藥、中成藥、談判藥品、中藥飲片五部分。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藥品目錄調整堅持優化結構、有進有出,著力提升基金使用效益,增加了部分療效確切、價格合理的藥品。
  • 501個集採藥品有了醫保支付標準
    日前,我市轉發了《省醫保局關於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圍相關藥品醫保支付標準的通知》,12月23日起,首批集採藥品25個品種對應501個藥品,與全省同步執行同一個醫保支付標準。通過帶量採購、以量換價降低藥品價格的國家行動,是破解看病貴、降低藥價的重要舉措,實施醫保支付標準,是確保效果相同的情況下醫療機構和患者首選集採中選藥品的政策保證,將逐步引導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有效降低個人負擔,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績效。一是統一了支付標準。全市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在使用集採同一藥品時醫保統一支付標準。
  • 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完成調整
    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完成調整  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提升藥品保障水平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隨著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全面完成,新一年人民群眾就醫負擔將進一步減輕。  根據《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調整的目錄外藥品主要有7類: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藥品;被相關部門納入急需境外新藥名單、鼓勵仿製藥目錄或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藥品;納入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範圍集採成功的藥品;2015年1月1日以後獲批上市的藥品,以及2015年1月1日以後適應症、功能主治等發生重大變化的藥品。
  • 新版國家基藥、醫保目錄雙調整背後折射出的玄機與趨勢
    近日,國家醫保局在公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之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開始徵求意見。緊接著國家醫保局根據《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組織專家對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進行了多輪評審。
  • 2019版國家醫保常規目錄公布,慢性病用藥報的多了
    8月20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常規準入部分的藥品名單掛網發布。此次藥品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首次全面調整,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藥品目錄以來對原有目錄品種的一次全面梳理。與2017版本相比,目錄藥品數量變化不大,共2643個,但結構變化較大。
  • 中國發布丨國家醫保局:抗癌藥、急搶救用藥等優先調入醫保目錄
    中國網4月18日訊 17日,國家醫保局對外公布了《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並進行解讀。國家醫保局介紹,目錄調整預計在今年10月前完成全部工作。抗癌藥、急搶救用藥等將優先調入目錄。此外,國家醫保局將完善信息保密、利益迴避、責任追究等制度措施,確保目錄調整工作公正、安全、有序。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02096)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
    來源:智通財經網12月14日,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後的首次醫保談判在北京拉開序幕。智通財經APP觀察到,相較於歷年保持50%以上價格降幅,今年多數談判成功的品種下降幅度並未超過50%。2017-2019年,在連續三年醫保談判中,談判成功的藥品價格的平均降幅超過50%。藥品降價壓縮企業利潤空間,讓每次醫保談判都成為二級市場上的利空。但也正是經過了3年的市場教育讓投資者意識到,昂貴的專利藥通過國家層面談判降價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不僅有利於企業端「以價換量」,還有利於銷售渠道快速突破,實現研發成果快速變現。
  • 甘肅25種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可醫保支付(附藥品目錄)
    「為減輕患者用藥負擔,有效實現藥品降價,自2019年12月20日起,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均可以享受到國家最低採購價格,這不僅標誌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在我省落地,也意味著我省患者真正享受到了醫改的紅利。
  • 下月起,這224種藥品調出北京醫保藥品目錄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市醫療保障局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公布本市第一批調出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藥品品種的通知》,其中明確自今年10月1日起,將苯乙雙胍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
  • 新版醫保目錄鼓勵創新藥,119種藥品平均降價一半
    記者:郭晉暉 林志吟 鄒臻傑一年一度的國家醫保談判結果正式公布,七成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價一半。三個國產廣譜抗癌藥PD-1抑制劑進入目錄,但此次尚未考慮將天價罕見病藥品納入醫保。12月28日,國家醫保局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醫保談判結果。本次醫保目錄調整,共對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119種談判成功,談判成功率為73.46%。
  • 四川執行最新醫保藥品目錄 36種高價剛需藥可報銷
    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省人社廳近日印發《關於執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和36種國家談判藥品有關問題的通知》,自9月1日起,將人社部談判確定的利拉魯泰等36種藥品,全部納入四川省醫保報銷範圍;自11月1日起,將2017年版《國家藥品目錄》內所有藥品全部納入四川省醫保報銷範圍。
  • 易覽天下 | 什麼是醫保的「三個目錄」?|醫保|目錄|藥品|報銷|乙類...
    為了能讓廣大參保人更直觀、便捷地了解醫保政策,國家醫療保障局結合已經發布的《醫保政策問答手冊》內容編寫了一圖讀懂系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醫保的「三個目錄」?「三個目錄」就是基本醫療保險對藥品、診療項目以及醫療服務設施的報銷範圍目前常見病、多發病的主要治療用藥都已納入目錄。
  •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中成藥佔比升至一半,20款重點監控藥調出
    在新增的品種中,優先考慮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調出的品種中,除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的藥品外,共調出79個品種。此外,還對目錄內部分易濫用的藥品加強了限定支付管理,主要是抗生素、營養製劑、中藥注射劑等。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一批好藥新藥正向我們走來
    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今後,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成果。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簡稱《目錄》)。
  • 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
    癌症、精神疾病、兒科等藥品將參與「靈魂砍價」  今天(14日),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8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正式啟動了今年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
  • 北京社區醫院報銷藥品將與三甲醫院統一 擴容存四難題
    市人力社保局局長透露,社區醫院藥品目錄將與大醫院實現統一。在朝陽區某社區醫院的劉醫生看來,社區醫保藥品目錄擴大,實行與三甲醫院一樣的目錄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難題一 社區醫生處方權有限  劉醫生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目前來說,社區醫生的處方權有限,只能開普通用藥,而專科類藥品則必須由專科大夫才有處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