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準的三廂車的叫法是「Sedan」,如果這臺車溜背造型做的更好一些,並且更加運動則叫為「Fast back」列如思域的三廂版本。而正常的兩廂車應該叫做「Hatchback」 也可稱之為斜背車型。而一輛「Hatchback」具備很好的性能的情況下我們叫它「Hot Hatchback」比如說大眾高爾夫「GTI」、本田思域的 「Type R」。
而我們此次的主角,兼備著「Hot Hatchback」的性能,但依舊很謙遜的被本田官方稱為「Hatchback」,因為其中差的「Hot」可以通過後期的改裝來彌補,也可以加入很多自己的想法來讓它,變成一臺屬於自己的「Hot Hatchback」。
我們言歸正傳,先聊聊外觀方面,作為一臺「原汁原味的海外引進車型」,相信大家的關注度也很高,是否100%一致呢?純粹呢?區別與差別呢?帶著這些疑問,鄙人一一與你們道述。此次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是不多。例如:霧燈周圍覆蓋的裝飾面板,海外車型匹配的是蜂窩狀進氣網,但國產之後變為一個實心的面板。另外輪圈尺寸方面,海外版本低配起售就是18寸輪輞,但這次國內版本匹配的是16寸與17寸,如需要18寸的輪輞還需後期自己進行改裝。此外海外版本,在葉子板上的黃色反光片,在此次中規版本上是有提升的加了一個燈泡,變成一個示寬燈。非常人性化。
這樣看下來,前臉設計與三廂版車型,沒有什麼太大區別。LED大燈依舊存在,燻黑的中網還是有保留的。不過前包圍的設計也是足夠亮眼,原廠就可以,不用再後期去買SI的包圍做改裝。只可惜下唇的尺寸太小,不夠負責此車的包圍戰鬥感。
來到車身側面,與三廂車型最大不同就是C柱,三廂車型的C柱後方有個三角窗。但因為兩廂車的長度較短,所以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黑色飾板。這樣讓整輛車的側面營造出的視覺效果較為長一些。
另外側面裝飾條、門板手、後視鏡、以及側裙都選用了亮黑的設計風格。輪胎方面匹配的優科豪馬的輪胎尺寸為215/50 R17。
我們來到車尾,車尾的設計是此次兩廂版本最大的特色!雖然整體設計與三廂版的設計如出一轍,可營造出的,整體的運動風格是非同一般的鯊魚鰭的天線,搭配著雙層尾翼,下尾翼又很討巧的與後尾燈連為一體。
接下來我們再把目光移至到後包圍,雖然此包圍黑色飾板,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散熱、整流效果。但這些都不重要,而最重要的就是足夠戰鬥、足夠運動!再搭配原廠下唇,原廠的吻合度極高。要比後續再做改裝來的更好更細膩。再搭配雙出中置排氣,此時此刻戰鬥範十足了!值得一提的就是也給流出了預留改裝三出的位置。
我們來到內飾,前排我們不過多闡述,獲得過沃德十佳內飾,細節方面使用了一些黑色的元素,與外觀相互呼應,直接來到後排,腿部空間與三廂版本,沒有什麼區別,頭部空間稍微小一些。因為溜背造型的原因,也是情有可原。後排中央位置有中央頭枕,要知道三廂版本是沒有的!
說完外觀內飾,我們來聊聊機械素養層面。首先懸架方面,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懸架,依舊是一個低成本的「大眾組合」也兼顧了運動性能。此次僅提供代號為L15B8的EarthDream 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77Ps,峰值扭矩220 N·m(手動擋車型峰值扭矩為226N·m,在1700-5500rpm時便可爆發最大扭矩。)值得一提的是,新車依然提供6MT以及CVT變速箱。對於喜歡跟趾的朋友非常友好。
動態感受:
相對於三廂版本,兩廂思域縮短130mm的後懸長度,再搭配上工程師偏運動的調校理念,讓車身再過坑過坎時,沒有過於多的車身回彈。更像已經改完短簧或絞牙避震的感覺,讓你彎時更加從容,激進駕駛時,沒有過多側傾出現,遊刃有餘,靈動性很強。動力感受方面,已經開過太多地球夢發動機了,無須多言,有一些渦輪遲滯,但整體而言在這臺小車上的表現非常不錯。
總結:
此次把兩廂版本車型引入到國內無疑是是非常明確的抉擇,對這些本田車迷也是絕對的福音。鄙人建議可以買回來做一些小改動,而且14.39-16.69萬的售價區間,搭配吊打三廂版本的運動性能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