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版《花木蘭》預告片出來了,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熱議的點主要圍繞著這麼幾個:1.花木蘭這麼剛強的女性,以劉亦菲以往的形象是否可以駕馭?2.迪士尼拍一個中國古代的故事咋還用英語呢?3.麥當勞啥時候能再出四川辣醬?然而,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寫的點,我今天想寫的是,預告裡的《花木蘭》傳遞給我什麼?我認為它傳遞給我的是一個贏的故事。
花木蘭是我國古代就有的一個故事。木蘭做為女兒身而代父從軍,最終打了勝仗回了家鄉,現在人一提起這個故事常常就愛說花木蘭孝順和有勇氣。這兩點確實沒問題,在故事的最初,出發的時候完全沒問題。可是到了刀槍無眼的戰場上,僅僅有這兩點,完全無法應付的。所以贏這件事難點不在出發而在活下來。
預告裡鄭佩佩告訴大家做一個賢妻的標準:嫻靜,沉穩,淑雅,守禮,並且這些品質也是戰士花木蘭具備的。可見,花木蘭能夠堅持的活下來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優點,說白了就是有能力的人幹什麼都能行,就看能力值用在了哪裡。
比如嫻靜用在賢妻身上是莊重不浮躁,用在戰士身上就是不動如山。沉穩用在賢妻身上是深沉穩重,用在戰士身上就是處事泰然。淑雅用在賢妻身上是和善文雅,用在戰士身上就是方寸不亂。守禮用在賢妻身上是遵守禮教,用在戰士身上就是遵守紀律。優秀的品格是一樣的,只是因為文化的原因,放在了不同人的身上就被賦予了不同的說法和定義罷了。
再比如俗話總愛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但它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其實是一個意思啊。只不過是因為立場不同,就變成了不同的說法。堅持勁用在賊身上就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用在自己實現目標身上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做一個假設,如果花木蘭戰死在了戰場上,那麼結果會怎麼樣?結果就是這個世界將沒有花木蘭的故事。哪怕兒她跟故事的最初一樣,她作為一個孝女因為父親體弱多病而格外有勇氣去參軍,天天努力奮戰的不舍晝夜,但當她死在了戰場上,誰又會幫她傳遞今天這個故事呢?沒有人。所以花木蘭不是在講花木蘭,而是在講一個贏了的故事。故事的重點不是花木蘭是女性,故事的重點是花木蘭贏了又是個女性。其實呢,贏了的人,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都有了話語權。而最大的贏,就是堅持活下去。比如三國時期聰明如諸葛亮也沒有贏過司馬懿,就是因為沒有司馬懿活得久。所以啊,堅持住,就贏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