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如果一人前往飯店就餐,商家貼心的往對面的用餐凳上放一隻玩偶陪伴,被視為"貼心之舉"。而如今,隨著獨自前往餐廳用餐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推出更多適合一人就餐的服務成為一種流行。
僅需十幾、二十元的小鍋底,吃不完一份可以點上半份的菜品,葷素湯已搭配好的一人套餐……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過去在火鍋店、大型湘菜館內較少見到為單人成行的顧客提供的配套餐點服務也愈發豐富起來。
"單人食"的背後,是年輕一代的"快活新經濟"。
現象:多家餐廳為"一人成行"顧客推出對應服務
"一人用餐點個小鍋底就行,其他的再按需下單。"1月13日,在i city美好生活中心四樓的溫鼎火鍋店,服務員對一位一人前來用中餐的女性消費者如是說。三湘都市報記者翻看該店菜單看到,與其他火鍋店動輒40元甚至更高收費的火鍋鍋底不同,該店內為小鍋鍋底,售價也僅在20元左右,相對更加適合一人前來用餐的消費者。
除溫鼎外,如呷哺呷哺、不二鍋小火鍋等火鍋店也推出類似小個頭火鍋鍋底。在呷哺呷哺華創店內,還設有聯排餐位,即使消費者獨自前往用餐,與其他消費者坐在一起也可避免尷尬。而在海底撈火鍋店,菜品也可按半份進行點單,如16元一份的紅薯,消費者可只點一半,即分量減少的同時,花銷也僅需8元。
一般來說,主要招待三五成群消費者的餐館,除了火鍋店,還有大型餐館、西餐廳等地。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不少餐廳也開始推出了一人套餐、半份菜等為單人成行的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在橘洲1910法餐廳,就有搭配好了前菜、湯、主菜以及甜品的單人套餐出售。在毛家橋附近的小餐館天時內,老闆也表示,如一人前來用餐,可以按菜價的一半點半份,"方便配齊一葷一素"。
數據:單身人口比例大,"單人食"成趨勢增長
在隨機採訪中,長沙市民羅小姐回憶,自己曾在海底撈、川鍋一號等火鍋店內碰見過一人用餐的消費者,"那還是幾年前,當時流行給個玩偶陪著吃,覺得新奇還忍不住多看幾眼。"她同時表示,隨著在餐館內碰到一人用餐的顧客的增加,也就有點"見怪不怪"了。
一個人能不能吃火鍋或者大餐?越來越多的長沙年輕人似乎在用實際行動表示,只要我高興,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在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口碑發布,基於口碑、阿里、淘票票、餓了麼等APP消費數據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中就曾提到,2018年,"單人的自我樂活模式"正引領一場全新生活方式的變革。
這份趨勢報告認為,"獨樂主義"造就了一批單人產業:一人食、一人租、一人旅行、迷你小家電和小戶型公寓等等。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等原因,一人用餐也開始變得普遍起來。如,來自口碑的數據就顯示,各年齡段單人用餐的消費筆數佔比均呈現上升趨勢,較上年增長了26%,而這種變化在95後的年輕人中間更為明顯。
另一組有趣的數據是,基於2010年我國人口普查資料的數據進行計算,湖南單身人口約為1021萬,位列全國第七。
分析:吸引"單身群體",以平常心待之挺重要
數年前,海底撈因為會為單身前來吃火鍋的消費者放上一隻玩具熊以做陪伴而吸引了不少關注,後來,不少希望以客戶服務打動更多消費者的商家紛紛效仿。而近兩年來,這種"花式秀孤獨"的方式似乎開始銷聲匿跡,單人食成為了與雙人食、多人食等顧客組合一樣"稀鬆平常"的方式。
西北餐館秦九和的一位服務員就表示,午餐、尤其是工作日,不少消費者會一人前來用餐,"他們會坐在小桌上,也不排斥與其他顧客拼桌。"在談及是否會將"單人食"顧客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時,她則明確表示不會,"顧客不一定希望被區別對待,與其他顧客提供的是相同的服務。"
經常在工作日一人前往單位附近不同的餐館"覓食"的消費者李先生也直言,並不需要特別的服務,只要有定價、餐量合適的餐食就行,"一些特殊的標誌反而讓人覺得尷尬。"
長沙資深餐飲人紀先生認為,隨著95後等更年輕一代消費者走出校門,成為更具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在他們眼中諸如單人食、一人玩樂等狀態都不是異於常人的,因此,商家在開拓這一方面市場時,與其考慮些"花架子",不如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從定價、配餐以及菜單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以更直接的方式去吸引單人成行的顧客,可能會更受歡迎。"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