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某一天,你早餐做了一個富含蛋白質的煎蛋卷,卻沒有用一顆蛋;你的糖尿病同事毫無顧忌地喝了一瓶果汁;你的朋友吃了一個用果蠅做成的麵包......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
現在,以色列的食品科技企業正在將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變成現實。今年3月發布的福布斯全球「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行業前50強企業排行榜中,我們發現僅以色列就佔了五分之一。
為什麼食品科技公司會集中誕生在以色列?它們創新的「獨家秘方」是什麼?這些食品科技企業將引領怎樣的技術革命?
在開始本文前,我們先來盤點一下近幾年以色列食品科技公司的融資情況,看看目前有哪些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數據整理自crunchbase
本文我們將重點關注已經受到資方青睞的以色列初創企業,來看看以色列在食品創新上有何特別之處。
一、去太空「種」牛肉、把糖變成膳食纖維,以色列的食品Geek們都在做什麼?
以色列在食品領域的創新非常多元,黑科技層出不窮。比如讓創新食品安全測試更加高效的BactuSense;可以減少塑料使用的家庭氣泡水機製造商SodaStream;讓天然食品原材料聚合在一起的Torr......這些企業共同構建起了以色列充滿活力的食品創新生態。
我們發現,蛋白和減糖方面的創新也是近幾年在以色列大熱的創新方向,從而催生了很多初創企業。那麼,這些企業做出了怎樣的創新成果?它們的創新對食品行業又有怎樣的意義?
1. 尋找蛋白質:神奇蛋白在哪裡?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我們都在生物書上學過這句話。長久以來,我們習慣於從動物性飲食中攝取蛋白質,肉蛋奶已經穩定地成為我們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但今天,我們不聊豬牛羊,我們只聊人類。設想某一天,環境無法承擔畜牧業的壓力,濫用的抗生素讓我們感到害怕......面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人類要如何應對?人類去哪裡找到新的蛋白質來源?這是很多人正在擔憂的問題。
而以色列的科學家們正在幫我們想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1)Aleph Farms:去太空「種」牛肉
近日,以色列公司Aleph Farms發起了一項「 Aleph Zero」太空計劃,2021年將開始在地外環境構建其首個BioFarm™。在任何地方,甚至在諸如月球或火星等不利環境中生產新鮮的肉,Aleph Farms正在探索這一「天方夜譚」。
BioFarm 渲染圖 圖片來源:Aleph Farms官網
Aleph Farms有足夠的自信。2019年,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Aleph Farms在沒有任何土壤及水源的情況下,用3D生物列印技術成功完成了太空培育牛肉的實驗,成為其在太空「種」牛肉事業中邁出的重要一步。Aleph Farms用這次實驗成功證明了,在微重力、無自然條件下生產細胞培育肉是可行的。
在人造肉的商業化生產上,Aleph Farms的進展也很快。2018年12月,Aleph Farms曾宣布,已在實驗室生產出具有類肌肉質地的牛排,但當時口味並不理想,而且非常昂貴。Aleph Farms計劃2021年將其產品過渡到試生產,實現試點規模,並相信在兩年之內有「可以上市的產品」。據悉,Aleph Farms目前已將首批肉片的培育價格控制在50歐元。
Aleph Farms得到了眾多食品生產商的支持,例如嘉吉、Migros和Strauss集團。目前其已在2019年完成了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2)Zero Egg:沒有雞,也能有「蛋」
以色列初創企業Zero Egg成立於2018年,以B2B的發展模式為餐飲服務企業和食品製造商提供植物基雞蛋替代品,目前產品已經打入美國市場。據悉,這家初創公司計劃明年推出消費者版的Zero Egg。
Zero Egg目前提供兩種產品:一種是「基礎蛋」,用於在傳統雞蛋主菜和早餐菜餚中;另一種是「烘焙蛋」,用於烘焙。這兩種產品都是粉狀的,包括大豆、土豆、豌豆和鷹嘴豆蛋白,不含膽固醇,低脂肪和低卡路裡。Zero Egg聲稱,其產品味道和功能與普通雞蛋相似,但完全是用植物製作的。
Zero Egg推出的Egg Basics 圖片來源:Zero Egg官網
Zero Egg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Liron Nimrodi說,雖然創業的初衷是滿足特定的產業需求,但此後已發展成為他們的使命:使當前的動物性食品慢慢為植物所替代。Zero Egg表示,生產一打植物蛋要少消耗93%的水。
Liron Nimrodi在一份聲明中說:「Zero Egg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公司,我們不僅要讓植物性食品更容易獲得,而且要成為規範。」
(3)InnovoPro、ChickP:花樣鷹嘴豆
以色列食品科技公司InnovoPro成立於2013年,圍繞鷹嘴豆蛋白進行創新,目前已經完成B輪融資。其生產出的70%鷹嘴豆蛋白濃縮粉末被稱為「CP-Pro 70」,該公司還在開發有機版本的「CP-Pro 70」。
目前該公司已經基於鷹嘴豆蛋白開發了乳製品替代品、肉類替代品、果醬、冰淇淋等食物,有不少產品已經在以色列、美國、歐洲上市。InnovoPro正在探索蛋白質的生產合作方案,以擴大供應鏈,獲得可持續增長。就在今年7月,InnovoPro剛與瑞士零售商Migros合作推出了一款不含乳製品的酸奶系列。
Migros推出的鷹嘴豆酸奶 圖片來源:Migros官網
InnovoPro成功的關鍵在於其挖掘到鷹嘴豆的優秀特性:非轉基因、無雌激素、無餘味以及非致敏源,可滿足多樣化產品需求。
同樣做鷹嘴豆蛋白的以色列食品公司ChickP也是InnovoPro有力競爭對手。2016年,兒胃腸病學家和人類營養學教授Reifen基於鷹嘴豆相關專利技術,創立了這家公司。該專利可以消除苦味和大多數非營養元素。
ChickP鷹嘴豆專利技術 圖片來源:ChickP官網
2019年10月,該公司開始擴大原料生產規模,並向食品企業銷售。最近,ChickP又推出了符合清潔標籤的鷹嘴豆澱粉。據稱,鷹嘴豆澱粉具有更好的膠凝和增稠特性。
(4)Hargol FoodTech、Flying Spark:爬上餐桌的蟲蟲
還記得《流浪地球》裡的神秘食物蚯蚓幹嗎?在我們印象中,昆蟲是不得已而吃之的末日食品。但是,用昆蟲作為蛋白質補充其實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數據,2019年全球昆蟲食品市場價值為1.436億美元,預計複合年增長率為45%。
一些企業正在將昆蟲逐漸引入飲食中,比如昆蟲蛋白粉、昆蟲烘焙混合物等。以色列的兩家初創公司也在挖掘昆蟲的可食用價值。
Hargol FoodTech成立於2014年,2020年4月完成了300萬美元的融資。它開發了一套創新的養殖系統,可快速養殖蚱蜢,用於生產高質量且可持續的蛋白質產品,產品線包括以蚱蜢為原料的蛋白粉、肉類替代產品等。該公司表示,其生產的蚱蜢產品含有70%以上的蛋白質、胺基酸、鐵、鋅以及高水平的omega-3和omega-6等。
目前該公司已經向歐洲和美國的餐廳和食品生產商出售產品,並在轉移工作重心,生產成品直接面向消費者。
Flying Spark則是以果蠅幼蟲為原料生產蛋白質粉和食用油。其生產的蛋白質粉含有70%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礦物質,而食用油的Omega-7含量很高。
Flying Spark用果蠅製成的食用油 圖片來源:Flying Spark官網
該公司自主繁殖「高蛋白果蠅」,以特有的受到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食料配方餵養它們,並開發了將蛋白質漂白、研磨和分離的方法。Flying Spark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Eran Gronich表示,與傳統動物蛋白相比,昆蟲蛋白的轉化率很高。「每公斤幼蟲的轉化率是1.3比1,相比之下每消耗10公斤飼料,才會得到一公斤牛肉。而昆蟲幾乎是一比一的,幾乎可稱為一個蛋白質工廠。」
(5)YoFix:「清潔標籤」的植物基酸奶
YoFix是百事可樂公司2018年歐洲營養溫室計劃的獲獎者,並在2020年初完成了A輪融資。
YoFix由一位乳糖不耐受的農業機械工程師成立,YoFix的植物基酸奶不含乳製品和大豆等過敏原發酵配方,主要由燕麥、小扁豆和芝麻製成,目的是為乳糖不耐受和大豆過敏人群提供適宜的產品。
對於創始人來說,僅僅是植物基酸奶還不夠,他還要把YoFix打造成「清潔標籤」品牌。創始人找到了一種叫做「Bio 5」的配方,可以在不使用添加劑的情況下,保證類似酸奶的質地和穩定性。
2. 糖的戰爭:以色列跟糖的「反擊戰」
前段時間,#抗糖真能抗衰老嗎#這個話題吸引了微博7.2億的閱讀。近幾年掀起的抗糖熱,足以顯示出消費者已經普遍接受「過多糖攝入=不健康」這個理念,總體消費市場在呈現低糖化的趨勢。
目前普遍的觀點是,糖並非是罪惡的,盲目抗糖不可取,但是根據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控制糖的攝入方式和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越來越多研究表明,過多糖的攝入會引起高肥胖率、II型糖尿病和其他健康問題,這些研究結果都在改變著消費者的行為。
因此,元氣森林、簡愛等品牌推出的無糖、低糖的產品受到消費者歡迎。總體而言,目前市面上大多數企業採用的減糖方案主要是直接不加糖或者使用代糖,比如元氣森林使用的是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
以色列的一些食品公司也在研發更多新的減糖方案,來抵禦過多糖分攝入引起的負面影響。
(1)Better Juice:把糖變成膳食纖維,降低果汁30%糖含量
水果中含有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尤其是膳食纖維,它能延緩糖的吸收並增加飽腹感,但榨汁過程會令它大大減少。
過去幾年中,由於人們對飲料中高卡路裡和糖的擔憂日益加劇,果汁銷量增長低迷,2011年~2018年複合年增長率僅為2%左右。事實上,根據2014年《柳葉刀》雜誌的研究,果汁中所含的糖和卡路裡與軟飲料一樣多。
Better Juice 圖片來源:Better Juice官網
如何享受甜蜜滋味而不必擔心健康問題?成立於2017年的以色列初創公司Better Juice正在施一道魔法。該公司試圖通過開發一種獨特的「天然」去除果汁中糖分的酶促技術來解決果汁糖含量高的問題。
這項技術無需添加其他成分,通過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天然存在的糖轉化為益生元和膳食纖維,可降低各種果汁的熱量和含糖量,並增加纖維含量。Better Juice曾表示,在試驗中,其將果汁的糖含量降低30%。經過幾年的科學試驗,目前其宣稱減糖率已經多達80%。
據Food Navigator報導,目前該公司已經跟多家美國多家跨國飲料公司合作,將其減糖技術商業化。去年,其與巴西橙汁生產商Citrosuco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建立了一個中試工廠,以擴大酶促技術。
(2)DouxMatok:少用40%的糖仍保持相同甜度
DouxMatok成立於2014年,這家初創公司可以實現少用40%的糖,但保留相同的甜度。
據稱,DouxMatok研發了一種的糖還原的專利方法,使用惰性礦物顆粒作為糖分子的載體,通過共價化學鍵結合到二氧化矽,使蔗糖分子可以覆蓋在二氧化矽顆粒上,該方法能保留糖的質地、甜度和外觀,我們的味覺可以感覺到該結構更甜。
DouxMatok減糖解決方案 是該公司開發的第一款產品 圖片來源:DouxMatok官網
經過感官驗證和中試測試後,DouxMatok正在與一些食品飲料公司合作,幫助產品研發,目前正在擴大歐洲和美國的生產,預計2020年度在市場上會出現第一批產品。
(3)Amai Proteins:用雲計算設計的甜蛋白
以色列生物科技企業Amai Proteins成立於2016年,主打零卡路裡、零血糖指數的健康甜味蛋白質產品,產品作為代糖使用。
在赤道附近的熱帶、亞熱帶國家,有許多植物會通過分泌甜度極高的甜蛋白來有誘惑動物,科學家發現後,將它們用於食品加工。目前,奇異果甜蛋白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存在價格高、數量少、保質期短等問題,阻礙了這種蛋白的使用。
Amai甜蛋白 圖片來源:Amai Proteins官網
Amai正在獲取沿赤道帶發現的甜蛋白,並使用基於雲計算軟體進行的敏捷綜合計算蛋白設計和發酵技術使這些蛋白適合大眾食品市場。
據Amai Proteins介紹,其開發出的甜蛋白與自然界中存在的甜蛋白具有70%~100%的相似性,這種甜味蛋白能夠在胃腸道被消化而不會引起胰島素反應,也不會對身體微生物組、肝臟腎臟代謝造成不良影響,並且是熱穩定、美味的。
甜蛋白在飲料和乳製品等方面的應用具有非常大的潛力。目前,Amai Proteins已與我們熟知的食品飲料集團合作,比如百事可樂、達能和Soda Stream等。在與SodaStream的合作中,Amai Proteins推出了不同口味的甜味蘇打水。
二、以色列食品科技背後的「金主爸爸」們,在押注什麼?
了解了以色列的食品黑科技,我們不禁想問,這些明星公司背後的金主爸爸是誰呢?他們選擇投資或者合作的目的又是什麼?
1. 願景是「攪亂」食品行業,以色列第一個食品科技孵化器:The Kitchen FoodTech Hub
上文提到的Better Juice、Aleph Farms、Torr等都是The Kitchen孵化的初創公司,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們感受到這個初創團體與眾不同的思路。
The Kitchen FoodTech Hub由以色列食品巨頭Strauss集團所有,並通過以色列創新孵化器計劃獲得政府資金的支持。該孵化器主要通過投資種子企業,希望利用以色列的創新能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全球糧食、環境等危機。目標是革新全球食品體系,使它更具生產力、價格親民、可持續發展並有利健康。我們看到官網上介紹它的願景是將與其他夥伴一同「攪亂」食品行業。
加入The Kitchen的企業將獲得各方面的支持,不僅可以開發他們的技術專長,而且可以開發業務模型。The Kitchen業務開發副總裁Amir Zaidman解釋說:「到那些公司『畢業』時,它們會形成一個清晰的、食品背後的故事或概念,這樣離籌集更多資金並將產品推向市場就不遠了。」
與The Kitchen合作的企業 圖片來源:The Kitchen官網
這家初創孵化器目前也與百事可樂、億滋、達能、奇華頓等全球合作夥伴進行合作,為食品科技公司提供支持。比如億滋會為The Kitchen入選的食品初創公司提供技術和商業指導,億滋國際還將為創業公司提供訪問其全球技術中心,設施和專家的途徑,包括研發、食品安全、營銷和運營等。
2. 百事、達能、嘉吉,巨頭們在花錢「買未來」
食品和農業巨頭嘉吉近年來在植物蛋白上進行了重點布局,Aleph Farms背後就有嘉吉參投, 這些投資是嘉吉對傳統動物蛋白投資的補充。據35鬥報導,嘉吉蛋白北美公司風投和戰略定價總經理Sonya Roberts曾表示,雖然人造肉在嘉吉的投資組合中只佔相對較小的比例,但嘉吉認為投資Aleph Farms這類的創新公司是有價值的,人造蛋白將有機會補充,甚至替代傳統的動物蛋白。
百事、達能等巨頭則重點押注在減糖、植物基乳品和飲料等事業中。2016年,百事集團宣布計劃到2025年之前,含糖量低於每12盎司100卡路裡的飲料,佔集團總飲料比例將會達到三分之二。百事與Amai Proteins的合作很顯然是在減糖方面的嘗試。
從食品巨頭公司的投資或合作布局,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些食品行業的趨勢。
三、以色列為何能走在食品科技創新的前沿?
人口在不斷增長,隨之而來的糧食、環境等問題要如何解決,人類要如何更好地「養育未來一代」?企業家、食品公司、決策者和風險投資基金都在寄希望於技術的革新。在以色列這個高科技初創企業和快速發展的食品技術生態系統所在地,科技無疑是推動行業增長的「獨家秘方」之一。
以色列食品技術行業正在經歷蓬勃發展,初創企業正在努力成為食品創新賽的「領頭羊」。是什麼使這個國家走在食品技術創新的前沿?
1. 獨特的創新文化:每個人都可以開企業
在2020年《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報告》中顯示,以色列已形成全球第六大創新生態系統。
根據Vintage Investment Partners副總裁Orly Glick的說法,本國文化是促成以色列創新生態成熟的重要原因。她解釋,在這個歷史上並不富裕的國家,以色列人將企業家精神視為取得成功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開企業,以色列非常有企業家精神。」
我們在調研以色列食品公司時,發現大多數創始人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其中以高校教授居多。把知識轉化成商業價值,從而造福消費者甚至人類,以色列獨特的創新文化讓商業更具活力。
2. 可持續的消費和投資:孵化器加速初創企業發展
消費需求的不斷轉變正在推動食品企業發展,也讓投資者看到了機會。
以色列食品巨頭Strauss集團主席Ofra Strauss認為,食品行業的「轉折點」是食品從業者者承認不能再「因循守舊」。這就是Strauss集團與以色列政府合作創建食品技術加速器The Kitchen Food Tech Hub的初衷。
The Kitchen評估出食品行業未來的「顛覆者」,在為期兩年的項目中為這些企業家提供支持,幫助他們發展技術專長和商業模式。Kitchen的執行長Jonathan Berger表示,可持續發展議程正在推動食品技術領域的增長,尤其是投資方面。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以色列的食品技術生態系統在2018年籌集了1.09億美元,而在2019年中期,該行業已經獲得了接近1億美元的資金。目前,以色列的整個創新生態都在趨向於成熟。
3. 政府的支持:協助建立初創生態系統
另一個 「秘方」是以色列創新局,該政府機構成立於1992年,在創建以色列初創生態系統中發揮了作用,並給企業家提供免息贈款,鼓勵企業發展。
政府在the kitchen的誕生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政府通過the kitchen計劃積極資助食品技術企業家。在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中,政府與Strauss向進入該計劃的每個初創企業投資70萬美元,the kitchen將獲得20%~50%的股權作為回報。
我們可能已經聽了很多遍,創新精神成就了以色列。但具體來說,以色列食品技術領域是受到該國科技知識、對內投資和政府支持等方面的共同推動,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意識是這一創新生態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