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林渡口 馮旨意 攝
川劇院 陳永偉 攝
龍興古鎮 何素萍 攝
國學課 唐春菊 攝
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兩江新區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在充分尊重歷史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兩江新區注重與現代生產生活方式創新融合,使歷史文脈伴隨現代化變革不斷延續、歷久彌新。
兩江新區立足建設「山水新城·智慧兩江」豐富旅遊業態、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全域旅遊優質發展。2019年,兩江新區旅遊接待量3663萬人次,旅遊年收入385億元。
兩江新區全面提升旅遊產業形象品質,留住城市的文脈,提升城市的內涵。
海綿城市留住余光中的鄉愁
對歷史的深挖,對文化的傳承,才能讓人駐足此地,探尋到一場有情、有景、有人、有物的人文之旅。
余光中的鄉愁,都與兩江新區的一個地方有關,這就是當年的悅來場,如今的悅來國際會展城。抗戰時期,余光中在悅來場讀書7年。他曾在散文《思蜀》中回憶:「在我少年記憶的深處,我早已是蜀人,而在其最深處,悅來場那一片僻壤全屬我一人。」
悅來場成為余光中的鄉愁影像之一,成為他魂牽夢縈的鄉愁故地。
舊時,悅來場曾是嘉陵江流域的一個重要水陸驛站,帆檣林立,商賈雲集,盛況空前。如今,這裡變為悅來國際會展城,首批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和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之一,摸索出了一套可推廣可複製的山地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悅來美術館是具備當代藝術陳列和藝術教育、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全新文藝機構。在建的悅來莊稼,將利用工業廠房進行全新規劃,打造重慶和西南首座文藝特色小鎮。
不止悅來國際會展城,翠雲多功城、大竹林蹇氏家族墓地、江北嘴明玉珍皇帝陵、康美中央大學柏溪分校舊址,和如今重慶川劇院、寶林博物館等,都以人文為底,歷史為基,展示出兩江厚重的文旅資源優勢,吸引海內外客人前來。
六百年古鎮與現代園林完美融合
城市北望,在兩山庇護,一河環繞之處,龍盛新城正拔地而起,雖名新城,但卻是舊時龍隱之地。
龍興位於重慶以東,御臨河穿境而行,此為湖廣填四川必經之道。其得名於明代建文皇帝曾隱藏於此。昔日龍隱之地,多出名門望族。當年「湖廣填四川」吸引許多外地移民來此耕耘、經商,遂成就眾多大家,忠祠林立。國人傳統,講究「耕讀傳家」。龍興就留下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旅資源。
漫步龍興古鎮,觸摸時光痕跡,龍藏寺香火還旺,建文帝蹤跡難尋。600多年歷史的厚重,留下豐富的宗教文化、宗氏文化、祠堂文化、民俗文化。在對古鎮的保護性修繕中,兩江新區堅持保存具有巴渝特色的古鎮風貌,對龍興寺、龍藏宮、民宅、古街面等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使具有典型明清風貌的古街建築、古寺廟、古祠堂、古大院得以延續。
作為政府規劃打造的國際文化旅遊城,古老與新潮的碰撞,使龍興的旅遊資源配套尤為醇熟。
龍興古鎮重現明清風味,兩江國際影視城突顯老重慶風情;還有際華園、龍湖天街,一系列的文旅休閒配套齊聚,未來龍興將成為重慶市民娛樂休閒的重要選擇。
龍興文旅配套不斷成熟,為兩江新區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新舊交替之間,是歷史人文的主動傳承。
歷史悠久的文旅產業生態之城
水土臨江而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中梁山與明月山的濃綠庇蔭之下,水土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嘉陵江下遊重要的碼頭和交通要道。
清康熙年間至清末置水土鎮,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水土躍升為江北縣政府駐地。「白天千人躬首,夜晚萬盞明燈」,是古代水土繁華見證。轄區內的「灘口牌坊」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已成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川東第一牌坊」。
依託千年青山綠水滋養環繞出的一片水土,在新時代正以「生態」+「智慧」模式全新蝶變崛起,成為重慶大力發展產業生態之城。以雲計算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智慧低碳產業立城,並依託產業園外圍綠色空間構建起兩江生態工業觀光走廊。
古鎮的繁華見證當年。如今,水土完成蛻變,已建成的雲頂山生態公園、雲興體育公園、思緣城市綜合公園等多個公園,更多的公園、步道長廊正在建設中。水土園區充分利用山水交融、生態良好的自然稟賦,設立體景觀長廊、勾勒生態畫廊、布局主題公園,打造人居與景觀互映的特色創意文旅項目,凸現「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蘊。
人文厚重成這片土地獨特印記
兩江新區很新,但是這片土地的歷史卻很悠久。兩江新區變化的是歷史與沿革,不變的是這片土地的詩意與情義。
在兩江新區核心城區,以照母山、禮嘉為重點,人文厚重。宋朝巴渝第一狀元馮時行,在山中結廬照母,照母山由此得名,以孝名揚天下。
南宋時期,翠雲多功城修築形成以抵禦外敵,也成為重慶北部的關防前哨,是為數不多的研究南宋抗蒙戰爭的實物資料,也是研究重慶地區歷史、政治、軍事及古城堡建築的實例。
明代吏部尚書蹇義,參與了鄭和下西洋、《永樂大典》、承天門(天安門)、紫禁城、天地壇(天壇)、天壽山皇陵(十三陵)、明長城等一系列大手筆,彪炳史冊。在兩江新區大竹林龍凼山公園,大竹林蹇氏家族墓和綠樹成蔭的社區公園融為一體。
一處處舊址,成為了這片土地銘記歷史的獨特印記。
兩江新區,同時也充滿著濃鬱的現代都市氣息。在照母山眺望城市,是品味重慶現代城市的好地方。此外還有重慶房子、歡樂谷及瑪雅水公園、際華園、金山意庫、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山水精神與時尚街區融合,審美趣味與都市情調兼具。
新舊交融煥發城市文化強大生命力
近年來,兩江新區在工業旅遊市場深度挖掘,以「旅遊+」產業的模式,將旅遊、科普、教育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兩江新區旅遊發展的一大亮點。
2020年,兩江新區將繼續推動長安福特、現代汽車打造工業旅遊;發揮會展帶動作用,推出悅來藝術IP,打造集展覽、會議、餐飲、住宿、演藝、賽事於一體的悅來片區國際會展旅遊集群。此外,推動「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京東超級體驗店、蘇寧易購廣場打造商貿旅遊,川劇院、重慶房子打造文化旅遊,恆大馬會、紅帽子皮划艇打造體育旅遊,金海灣公園沿線和大竹林觀光輪渡打造生態旅遊。
據悉,今年兩江新區旅遊工作將重點圍繞景區創建提升,對禮嘉智慧公園、熊婆婆的花園、機器人展示中心、悅來文藝小鎮等進行梯隊式培育,爭創A級景區。積極推進中國摩娛樂綜合體、藍城田園牧歌等文旅項目建設。
兩江新區有機地讓各種遺蹟遺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新與舊,工業風與田園景,時尚地標與千年古鎮,都在兩江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交匯。為城市歷史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形成獨特的城市「性格」和「品質」,煥發城市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遊覽線路
兩江國際影視城——寶林博物館——重慶房子——金山意庫——重慶川劇院——星匯當代美術館——樊登書店——大竹林觀光輪渡
推薦理由
拾起文藝範兒,重溫兩江新區這座城的精神氣質。去兩江國際影視城,觸摸老重慶;到寶林博物館聽一遍文物藏品背後的故事;去重慶房子感受建築之奇、建築之美;或走進後現代藝術商業街區的星匯當代美術館、坐進書香四溢的樊登書店做一回文藝青年;閒時去川劇院品一出名劇,還有隱於鬧世的大竹林觀光輪渡,順江覽盡山城風光。
撰稿:張燕
主編:羅再芳
審核: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