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政策先行,也要市場隨行

2020-12-12 鳳凰網

導讀:

近年來隨著裝配式建築的技術研究逐漸改善、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國家政策層面上的扶持,我國正迎來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新階段,根據住建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築房屋面積達到2.9億平米,佔全國新建房屋總面積的13.9%。但政策加持促進中,市場又是怎樣的現狀與態度?在智慧城市建造趨勢下,裝配式建築又承擔了什麼角色與內容?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廣東大地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院(以下簡稱「大地研究院」)旗下高端活動品牌「大地論壇」以全新的呈現形式,如期舉行。這場由大地研究院與廣東景森新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研討會上,共有四位大地智庫專家分別就本次活動主題,為我們分享了相關內容的主題演講。

本次活動主題圍繞「智慧建造讓生活更美好」,以「裝配式建築發展趨勢研討會」為切入點,邀請了多位在國內裝配式建築精深研究與實戰的知名人士,就裝配式建築的政策解讀、行業發展、市場案例、海外市場開發、公共實體研討等層面,展開了主題演講與探討交流。

廣東大地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王幼松教授發表了題為《智慧城市與裝配式建築績效》的主題演講。王幼松教授從裝配式建築住宅在資源、環境等各項指標的實驗數據分析入手,認為裝配式建築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如果能進一步提高預製率,加強構件的標準化設計,未來將會大有可為。從長遠而言,智慧建築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裝配式建築不能單靠政策推動,還需要市場的認可與配合。

王幼松演講《智慧城市與裝配式建築績效》

廣東大地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院專家顧問、廣州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黃鎮梁以裝配式建築的起源與發展為核心,發表了題為《預製裝配式的三類建築結構體系和兩種製作方式》的主題分享。黃振梁教授認為,要探討一件事物的發展趨勢,要先從其源起來看,而中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木建築構件,就可以看成是裝配式建築的起源之一。隨著木製構件的不斷發展,甚至漂洋過海對日本建築業影響至深,並逐步形成日本當代建築的風格之一——預製裝配結構。在北美,人們甚至將這種風格應用在房車設計製作中。現場裝配需要解決對環境的應變性,整體的穩定性,結構構件間的密封性,而工廠預製裝配的輕型活動房屋性能可控,性價比較好,有市場前景。

黃鎮梁教授提出一個設想:相比智慧城市,他覺得有機城市更具人性化,預製裝配建築相比傳統建築方式,的確更有利於有機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但城市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歸根結底,還是市場說了算。

黃鎮梁演講《預製裝配式的三類建築結構體系和兩種製作方式》

在國內裝配式建築大張旗鼓的現狀下,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景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鄧鏡華卻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帶領我們的新技術走向海外,即《裝配式建築在澳洲和紐西蘭的發展》。鄧鏡華先生認為,在國內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原本是一片藍海的裝配式建築市場,會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蜂擁而至,從而變成群雄逐鹿的競爭紅海。市場的觀望與新生事物的磨合,都預示著裝配式建築在國內市場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裝配式建築產業亦可轉向國外市場。南半球的澳洲與紐西蘭卻因為人口激增,房屋供給不足而呈現出大量的機遇。在此背景下,我們完全有機會、有能力去海外市場搏擊,打造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在分享過程中,鄧靖華先生為在場各位分析了當前澳洲與紐西蘭房產市場的現狀,裝配式建築入市的優劣勢,以及國內企業進入其中應該注意的各種事項等。

鄧鏡華演講《裝配式建築在澳洲和紐西蘭的發展》

廣東景森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城則從應用實際的角度,結合公司旗下已經落地的各項新產品,給出了題為《智慧城市——公共設施系統解決方案》的演講內容。陳城認為,裝配式建築作為建築領域的新生事物,在成本、運營、落地等問題上雖然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針對城市公共設施系統而言,卻擁有高效、節能、創意、科技、靈活等諸多優勢。在市場還在觀望的時候,政府與企業應肩負起推動新生事物、改善民眾生活水平的重任,在公共服務設施領域,為市場展示裝配式建築的優勢與存在意義。

陳城演講《智慧城市——公共設施系統解決方案》

陳城表示,在全行業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遍地開花的服務商缺乏系統性與統籌能力,對業主來講,沒有集中式的平臺將其串聯和管理,導致低效重疊的支出服務成本;對服務商而言,沒有資源整合、沒有強強聯合,無法形成規模。景森新產業希望能肩負起「打造智慧城市服務最後一公裡」的職責,從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整體布局出發,以智慧配套「打造城市最後一公裡」為核心理念,在城市更新配套服務領域,依託裝配式建築的優勢,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目前,景森新產業已經落地的有創意裝配式垃圾站、智慧裝配式公廁,同時正在積極推行移動裝配式消防站。

幾位專家的專題分享之後,大地研究院旗下智庫品牌大地智庫分別為鄧鏡華、陳城,以及東莞御野世界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金紅三位專家現場頒發了專家聘書,邀請三位與大地智庫一起,共同關注並助力中國城市與鄉村建設與發展。

大地智庫向三位專家頒發專家聘書(從左至右:何志堅、鄧鏡華、陳城、張金紅、王幼松、黃鎮梁、喬啟軍)

最後,本次研討會的三十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及機構代表們圍繞著「裝配式建築在住宅市場中的發展前景」、「裝配式建築成本降低的可行性」等議題展開熱烈探討,活動最終在全場大合影之中緩緩落下帷幕。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企業/機構代表(部分)在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出席本次活動的專家及企業/機構代表(部分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王幼松

廣州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黃鎮梁

廣東華南建築設計研究院番禺分公司設計總監 馮嘉輝

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所長 唐忠林

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程師 廖軍華

東莞御野世界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張金紅

景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穎

景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 鄧鏡華

景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陸偉

廣東景森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城

中輝控股創意貨櫃事業部總經理 黃鵬

深華建設(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 鍾文書

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黃國輝

廣東瀚聯建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何志堅

北京中色北方建築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董事長 張巧俠

景森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 門福明

廣州莫伯治建築師設計事務所總建築師 古衛

廣州景興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張建中

廣州澳居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朱明

廣東大地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院執行院長 喬啟軍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最新政策匯總一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最新政策匯總一覽(圖)   隨著2016年國務院及住建部相關政策出臺,各省市支持裝配式建築的政策也紛紛落地,裝配式建築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 2020年中國及地方省市裝配式建築行業政策規劃匯總(全)
    原標題:2020年中國及地方省市裝配式建築行業政策規劃匯總(全)   我國裝配式建築已經發展了近70年,從手工作業到機械化生產、從借鑑到自我創新,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5年市場規模...
    2、政策規劃:多層面政策出臺,產業發展加速——國家政策規劃產業發展目標製造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中央層面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推進裝配式建築行業的發展。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多層面、多角度的發展裝配式建築行業。近幾年,一系列政策的頒布,加快了我國裝配式建築行業的發展。
  • 2021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市場特點分析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在建築業整體繁榮增長的同時,裝配式建築行業也隨之迅速發展。2014-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每年均保持24%以上的增速,到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已經達到1.9億平方米。近年來,國家對建築行業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預見未來裝配式建築行業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裝配式建築產業的發展趨勢與布局特徵
    ,產業發展基礎好,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氛圍和市場發展環境。據住建部統計,除國家出臺的政策外,2016-2019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出臺裝配式建築相關政策文件686份,相關標準規範389份。4、裝配式建築技術不斷完善,市場接受度持續提升行業標準不斷完善,技術不斷進步。近年來,我國已在裝配式建築的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行業制訂了多個國標和行業規範和規程,有關的裝配式建築的規範規程在不斷地修訂、更新和完善。
  • 臨潁大力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築
    「塵土飛揚、叮叮噹噹,這是傳統建築工地給大家帶來的固有印象,但綠色裝配式建築卻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整潔,簡便。」臨潁縣產業集聚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潁縣作為河南省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縣,早在2017已年就被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 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差異何在
    裝配式建築作為20世紀早期就被提出的概念,因其具有建造速度快、生產成本低、工藝現代化等優點而被廣為推崇,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築佔比目前已經達到70%-90%,而國內的裝配式則是剛剛起步。隨著近年來政策利好的不斷出現,國內裝配式建築行業日益升溫。
  • 輕質隔牆板與裝配式建築的淵源
    據網易調查報導:裝配式施工將使建築精度由釐米級升級至毫米級,比傳統混凝土現澆施工精度提高3-4倍,建築品質更高、壽命更長,保溫、環保性能也更突出。如今裝配式建築在國內已遍地開花,針對裝配式建築的政策與硬性指標陸續下發,各地區為了完成任務指標,加大力度推行裝配式施工方式,摒棄傳統的建造方式,紛紛選擇新型牆體材料——輕質隔牆板。輕質隔牆板在裝配式建築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佛山「裝配式建築」將越來越多
    政策使房企縮短資金回籠周期,減少資金壓力,以激勵其積極建設裝配式建築。政策:預售款留存額度下浮不超過50%在今年3月份發布徵求意見稿之後,昨日,佛山市住建管理局正式發布《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關於「裝配式建築項目」商品房預售扶持措施的通知》。
  • 2018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分析:三大因素驅動發展,未來農村...
    兩種主流結構體系盛行 鋼結構應用更廣泛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呈現出雨後春筍的態勢,雖然短期內還無法與傳統的磚混水泥房市場競爭,但隨著國家相應政策的推行落實以及各省市紛紛出臺的建築產業化扶持方針,將推動國內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的快速向前發展,在未來我國樓房、工廠、學校、民宿將逐漸實現裝配化,國內建築產業裝配化模式將會得到大範圍普及。
  • 江西:積極培育裝配式建築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綜合性龍頭企業
    但還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市場培育進展滯後、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等問題。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贛府廳發〔2020〕34號)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建標規〔2020〕8號)等精神,大力推行綠色建造、裝配式建造,促進我省建築業轉型升級,實現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協同發展,特制定如下意見。
  • 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現狀及區域競爭格局分析上海市引領...
    中國哪個省市領跑裝配式建築行業?裝配式建築是將建築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構件預製工廠生產完成,然後通過相應的運輸方式運到施工現場組裝成的具備使用功能的建築物,主要結構形式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目前,國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築,全國各地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裝配式建築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裝配式建築與大板建築相比有本質的不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住房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陳宜明介紹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光明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國家曾經推過大型板材裝配式建築,但是之後就很快退出市場了。我們想問,現在我們在發展裝配式建築,會不會重蹈覆轍?
  • 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對比
    針對市場目前流行的裝配式建築,結合咱們項目的實際情況,我談一下感想。裝配式建築是目前國家推廣的方向,也是最近市場上流行的建築形式,無論對國家資源的節約,還是對環境的治理都有很大的貢獻!目前人工價格不斷的上漲,裝配式建築由於是工廠加工,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現場需要人工很少,也主要是機械化安裝,因此可以節約一大部分人工費。裝配式建築比傳統建築更安全更乾淨。裝配式建築現場改變傳統建築現場髒亂差,變成工地現場乾淨、整潔。
  • 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發展情況研究——合肥·經開發區篇
    作為省會城市,合肥市在省內具有較強的資源集聚能力,在發展裝配式建築方面也同樣如此,比如有一半數量的安徽省首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都集聚在合肥市。而就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而言,可以說是當地裝配式建築的「發源地」,安徽省第一個裝配式建築項目在這裡試點成功,起到了先行先試的帶頭作用。
  • 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築和裝配式木結構建築有什麼區別?
    01裝配式輕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築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築即以輕鋼結構為主要承重構件組成的裝配式建築。裝配式木結構建築即建築的結構系統是由木結構承重構件組成的裝配式建築。現代木結構是集傳統的建材(木材)和現代先進的設計、加工及建造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結構形式。
  • [分享]裝配式建築標杆資料下載
    建設產業基地,提高建築智能製造服務及創新能力,完善落實扶持及激勵措施,力爭落實裝配式建築150萬平方米,開展裝配式建築示範園建設。參與其中的建設單位可獲得相應政策扶持和資金獎勵。    2016年至2025年是裝配式建築發展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中我們要面臨裝配式建築發展的三大難關:技術關、成本關及人才觀
  • 北京市裝配式建築發展概況
    一、北京市裝配式建築發展概況伴隨我國建築工業化的發展,北京市裝配式建築已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大板」時期邁入新型裝配式建築發展時期。2.新型裝配式建築發展歷程2005年,隨著萬科實驗樓的建造,我國新型裝配式建築重新崛起。不同工業化體系探索發展、利好政策不斷,促進行業全面優化升級。
  • 裝配式建築三種結構各具特點,誰將成為主流趨勢?
    隨著相關政策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建築行業不斷向裝配式建築轉型,裝配式建築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裝配式建築包括預製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從目前的裝配式建築市場來看,裝配式建築依然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為主。
  • 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發展情況研究——瀋陽篇
    ;四是完善技術標準,初步形成了從設計、構件製作、施工安裝到驗收、裝修的完整技術體系;五是加強政策支持,出臺了加速發展現代建築產業若干政策;六是搭建交流平臺,舉辦多屆現代建築產業博覽會;七是培養技能人才,廣泛開展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