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讀書,是向內旅行去往精神世界
旅行,是向外讀書探索天地蒼穹
行千裡路,讀萬卷書。讀書與旅行,既是樂事,也是雅事,都是追求精神層面的愉悅,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與素質。旅行就是讀書,讀山山水水、讀人生百態、讀風土人情;而讀書就是心靈的旅行,在文字中旅行、在飄香的書頁裡遊走、在先哲的思想裡行吟。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其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又逢一年一度的讀書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公益廣告《讀書 - 白巖松篇》已經登陸央視各大頻道,該公益廣告由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出演,旨在倡導「全民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 - 白巖松篇》
讀書就是心靈的旅行。旅行首先要尋找心儀的目的地,讀書首先要尋找自己喜愛的書。旅行目的地有很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海外風光域外風情、偏僻山野靜謐鄉村,都是極好的去處,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閱讀更是如此,書的種類很多,文學給人帶來情操的陶冶,體驗生活的苦難與快樂;哲學帶你思考別樣的人生,感悟人性的柔弱與偉大;歷史讓你穿梭千年的時空,與帝王將相盤旋,與文人墨客相識,與平民百姓共哀嘆。即使是一本時尚雜誌,也會給你帶來生活的潮流,季節的流行色。不管哪種書,都會帶你走進精神殿堂,感受文字散發的溫暖光芒。
當閱讀形成一種習慣,那麼它就是一種在閒暇時可以寄託心神的東西。你就不會害怕寂寞和獨處,相反,你會珍惜難得的獨處時光。享受在這段閒暇裡,借書本和文字,與來自不同閱歷、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之間,進行深度的對話。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曾經說過的,「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人生是自己的,無論世人追求的財富、權利或者其他都只不過是人生的附加物,真正的核心只有自己,而讀書則讓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
正如三毛所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有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閱讀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利,也是最為普遍、最為持久的文化需求。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強調: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事業,重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讓我們捧起書本
在文字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讓我們像讀書一樣去旅行
不放過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溫馨與激情
讓我們像旅行一樣去讀書, 踏踏實實一字一句
體會書裡的精彩與睿智
看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