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湧泉寺秘史:圓瑛法師組織全寺之力,護住寺中最珍貴血經

2020-12-25 搜狐網

原標題:福州湧泉寺秘史:圓瑛法師組織全寺之力,護住寺中最珍貴血經

2015-07-16 佛佑我

2015年5月中旬的一天,福州鼓山湧泉寺81歲的正茂法師向記者回憶起最後一次見到「鐵箱子」的日子,他是湧泉寺年紀最大的法師,也是寺內跟那段兵荒馬亂的歲月最接近的人。

「鐵箱子」是1939年湧泉寺用來裝經書的,當時的住持圓瑛法師,為了不讓寺內最珍貴的20箱經文落入日本人手中,組織力量將經文轉運到尤溪縣。福州淪陷後,日寇果真到了寺內,但終究撲了空。

半個多世紀後,我們從知情人的零星記憶裡,梳理出部分文獻資料,試圖揭開那段轉移經文的歷史,以及屬於這座古老寺廟的抗戰史。

運送經書的鐵箱焊接密封而成

六十年代還曾存在

1963-1964年,正茂法師見到了當年運到尤溪用來裝經書的鐵皮箱子,數量大概有十幾個,「箱子是用鐵皮焊接上的,純黑色」,正茂法師說,「大概半米多高」,呈長方體結構,看到它時箱子已經破舊不堪。

正茂法師1963年進湧泉寺,時常從老師傅的閒談中得知當時經書轉移的事情,但零零散散,支離破碎,他只記得,老師傅們簡單地談到當時如何將經書包裝入內,然後讓和尚將經書挑到船上,最後再溯江而上,深入尤溪內地,進行保藏。

寺內和尚建議運往尤溪寺廟保藏

對於所運經書和尚緘口不言

1955年,胡善美當時是福建師大地理系的大一學生,因為幫當時的部隊測繪鼓山地圖,全班三十多人有幸在湧泉寺住了二十多天。

胡善美從當時寺內一位老和尚口中了解到關於經書轉運的部分細節,「當時寺內忌憚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和尚可能被殺,廟可能被燒,但經書要是被毀或是被搶走,那麻煩就大了。

胡善美進當時儲藏經書的房間內看過,「滿滿當當的,幾大壁櫥,上面寫有康熙乾隆字樣,裡面的經書不讓看」。

老和尚回憶,當時寺內打算把經書轉移出去,但對於轉移的地點有過爭論,最終決定靠自己轉到閩北地區。胡善美說,那時寺內剛好有一個尤溪的和尚,出面建議可以往尤溪內陸移藏,那和尚對尤溪的寺廟比較了解,知道哪個寺廟藏佛經比較安全,為此,該和尚還多次回尤溪踩點,並安排相關事宜。

湧泉寺有近萬冊經書,不可能全部轉運,一個是目標過大,另外一個時間緊迫,寺內重點挑選了部分經書,老和尚回憶,挑選的經書被僧侶們從山上挑到閩江口。「載經書的船是那種小漁舟,頂上弓著一張帳篷」,寺內的和尚都被教誨,切不可將經書轉移一事洩露出去。胡善美非常好奇,但老和尚對此事緘口不言。

血經副本,字跡鮮紅

鐵箱內藏有血經

系高僧用鮮血配金粉寫就

福州開元寺方丈、圓瑛法師的徒孫本性法師告訴記者,當時由圓瑛法師親自護送的20箱經文,其中就包括元代的《延祐藏》。據了解,至民國期間,《延祐藏》全國只有鼓山湧泉寺和山西太原崇善寺有保存。

除此之外,還有明代的《南藏》、《北藏》、明清兩代刺血寫的佛經以及國內罕見的珍貴版本,其中不乏康熙和乾隆皇帝欽賜入寺供奉的經書,甚至還有來自印度和緬甸的貝葉經,以及9部657冊刺血寫的經書。

在湧泉寺藏經殿的大廳內,玻璃櫥窗裡擺著上述部分珍貴經文的副本,也有清代高僧的血經,文字清晰可見,顏色鮮紅。

在湧泉寺藏經閣內看殿的智和法師告訴記者,用血寫成的經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及大量的鮮血,「供血的高僧,要長期不吃鹽,血液就不會凝固」,胡善美說,「鮮血配以金粉,色澤金紅,為防止蟲蛀,還得加以適量的明礬」。

經書走水路到尤溪再轉運

僱百名挑夫秘藏三峰寺

這些珍貴經書如何走水路順利運抵尤溪的三峰寺,這些經歷,湧泉寺幾乎沒有多少相關記載。

三明尤溪縣政協文史學習和民族宗教委員會的張玉紅主任查找尤溪文史資料,在一篇由時任尤溪縣長的童慶鳴口述、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整理的《鼓山湧泉寺<大乘經>版運抵尤溪三峰寺的經過》的文章中,部分疑問似乎得到了解答。

童慶鳴回憶,日寇進逼東南各省,為保護鼓山湧泉寺儲藏的國內外稀世之寶《大乘經》版,防止落入日軍之手,省府密電尤溪縣政府,要將其運抵尤溪保藏,他立即委託熱衷於教育事業的詹宣猷辦理此事,由詹宣猷準備秘藏地點和搬運事宜。

1939年7月,圓瑛法師親自護送的二十箱經書用輪船秘密運到尤溪口,然後再由木船運載到尤溪縣城,之後又動用了百來人秘密挑往位於紀洪鄉的三峰寺(現在位於管前鄉,「文革」中被毀)。

對於為何選擇在這座寺廟,張玉紅說,文中只有寥寥數語帶過,「該寺建於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清康熙22年重修,乾隆八年僧端本增茸,高築在群山之巔,風景幽美,氣候涼爽,有眾僧住寺」,而這些經書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才重新運回湧泉寺,「但據1957年清點,原有762卷的《延祐藏》僅存600多卷,損失的大多是補抄的50卷」,本性法師說。

福州淪陷時

日本軍官曾到湧泉寺詢問佛經去向

這提前的轉移,事後被證明完全正確。福州淪陷期間,曾有日本軍官帶著兩個衛兵闖入湧泉寺,自稱是研究佛經的「學者」,談吐謙謙有禮,並要求參觀寺藏佛經,守寺和尚無奈之下打開藏經殿,這名日本軍官翻了兩個多小時後並不滿意,又追問寺僧,是否有其他佛經藏在別的地方,寺僧並未透露出轉移經文的去向,只是答,「沒有了,都在這裡」。

事實上,日本人與湧泉寺佛經的淵源遠不止於此,1929年(日本昭和四年)春,日本常盤大定博士攜人到中國進行「南中國佛教史跡調查」,至鼓山湧泉寺查看後,「至少有四五十部佛教經典著作他們沒有」,後稱湧泉寺為「中國的第一法窟」。

而與弘一法師私交甚好的日本人內山完造,也曾在回憶文章裡寫道,被弘一法師認為藏在湧泉寺「或為吾國現存之最古之經版」的康熙時版的《華嚴經疏論纂要》,由蘇慧純居士印了二十五部,想把十二部送給日本方面,「將來出書以後,也送到尊處(內山完造)。」據文獻顯示,《華嚴經疏論纂要》,就是清初鼓山湧泉寺住持道霈(1614-1702年)禪師所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這是其耗費十年光陰在唐朝佛教名著《華嚴疏鈔》、《華嚴經論》的基礎上,重新刪節訂正而成的中國佛學經典代表性著作之一,共120卷,分裝48冊,是仍未收入藏經的巨著。

以上可見當時日本民間與湧泉寺早已有所往來,並對佛教文化的傳播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圓瑛法師曾組織僧侶救護隊支援抗戰

並下南洋籌募善款

本性法師告訴記者,1937年,圓瑛法師組織召集蘇滬佛教界青年,組織僧侶救護隊,「八·一三淞滬會戰」發生後,僧侶救護隊用卡車,運載災區難民和傷兵,送至上海各收容所及佛教醫院,上海淪陷之後,僧侶救護隊隨軍由上海沿途至南京達漢口,繼續從事救護。

十月間,圓瑛法師親自前往南洋馬來亞半島,募集醫藥費,以資接濟。隨後圓瑛法師與徒弟明暘法師一起前往新加坡等地籌募善款,組織第二第三僧侶救護隊,皆得償所願。

但在1939年秋,圓瑛法師正在圓明講堂主持法事活動,日本憲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圓瑛法師和明暘法師,但他們始終毫無畏懼,經多方營救,才最終脫險。

因為忙於抗戰,圓瑛法師甚至無暇打理湧泉寺。記者在福建省檔案館內,查詢到一份於1946年5月份呈交,名為《鼓山湧泉寺寺產被敵搶掠請求救濟》的資料檔案,當時的鼓山湧泉寺住持虛雲法師向國民政府申請救濟,內文寫道,湧泉寺因日寇兩度入侵福州而鼓山首當其衝,「僧等本國民之責即前住持圓瑛和尚奔走南洋群島募集巨款,創辦僧侶救護團並設難民收容所於戰地之後方收容戰區難胞,故對本山僧眾生活以及物資生產不能兼顧」。

這個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的古廟,在民族危難之時,不惜介入到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即便寺廟曾被敵兩次劫掠,「更以威脅行動之自由」,但僧侶們依然堅持民族大義,正如虛雲法師對威脅所做出的回應,「僧本佛陀無畏之精神終不屈服,艱苦響義以期國家與宗教共存亡,矢志不敢稍逾移」。

圓瑛法師(1878-1953年)法號宏悟,別號韜光,又號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縣人。18歲在福州湧泉寺禮增西上人出家,先後師從各禪宗名師,廣獵大小乘諸經論,對《楞嚴經》造詣尤深。1934年,在上海創辦圓明講堂後,就常住講堂講經說法,著書立說。1942年在圓明講堂舉辦了圓明楞嚴專宗學院等,刊印圓瑛法師所著《楞嚴經講義》等20餘種經書,並設蓮池念佛會,培植僧才。

圓瑛大師畢生熱愛祖國,反對外來侵略,維護世界和平事業。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英勇行為是最使人欽佩的大德懿行。

七·七事變爆發後,在危急關頭,圓瑛大師召開中國佛教會的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中國佛教徒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且擔任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團長。

來源:東南快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鼓山湧泉寺與臺灣佛教的關係
    經過清康熙、乾隆間的逐步發展,至十九世紀末期,臺灣佛教形成了月眉山系、觀音山系、法雲寺系、大崗山系四大法脈,這是臺灣早期正統佛教的派系,前三者與福州鼓山湧泉寺密切相關。據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介紹,福州鼓山湧泉寺已有近一千一百年歷史,是中國禪宗最重要的道場之一,中國佛教協會的六任會長中,有五任與鼓山有法脈聯繫。
  • 圓瑛法師簡介
    1922年,他到南洋弘法,曾在新加坡、檳榔嶼等處講經。這時他早年在天童寺的同參轉道法師,在新加坡主持普陀寺,後來又在光明山建了普覺寺,圓瑛在普覺寺講《大乘起信論》,並與轉道討論重修福建泉州開元寺的計劃。他離開新加坡,轉住臺灣弘化,曾在臺南講經,1923年秋回到泉州。這時既興轉道、轉物二師,筆書重修開元寺。
  • 天童禪寺紀念隆重寬潤法師、明暘法師誕辰(圖)
    法會在布置莊嚴的法堂舉行,參加本次法會的人員有:山東省佛教協會會長、青島湛山寺方丈明哲法師,普陀山普濟寺道生法師,寧波市名譽會長、天童寺退居方丈廣修法師,寧波市名譽會長、雪竇寺方丈怡藏法師,寧波市佛教協會會長、天童寺方丈誠信法師,寧波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師,寧波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師,龍華寺監院平熙法師,溫州江心寺監院智明法師以及天童禪寺全體法師及居士。
  •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參訪福州鼓山湧泉寺
    佛教在線4月18日消息  中新網報導:四月福州,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四月十八日上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一行乘車盤上了具有八閩佛教第一山的福州鼓山參觀千年古剎湧泉寺。當車子停在山門外後,連戰先生興致勃勃地下了車,他暢開肺腑深深呼吸著墨綠山林間飄來的清新空氣,臉上泛起了淡淡紅光。
  • 有福之州:福州鼓山湧泉寺
    湧泉寺為閩剎之冠,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佔地約1.7公頃,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鼓山不需要門票,單獨景區都需要門票,湧泉寺40元。
  • 福州知名寺廟,「閩剎之冠」鼓山湧泉寺
    鼓山湧泉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佔地約1.7公頃,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到福州遊玩,有幸到湧泉寺觀摩。當日下著細雨,鼓山籠罩在迷霧之中,樹木、花草滴著雨珠,空氣很是清新。
  • 佛塔不倒: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圓瑛大師在上海
    據說金皇講寺的現任住持淨德法師就來自寶山寺,此前曾任圓瑛大師一手創建的圓明講堂監院,講經說法十餘年。我到的時候已經臨近午飯時間,仍有三三兩兩的香客進寺祈福。寺廟的院子不大,一眼可以望到盡頭,有座廠房宿舍模樣的小樓仍在改建中。
  • 「閩剎之冠」鼓山湧泉寺 藏在深山仿若世外桃源(組圖)
    湧泉寺有大小殿堂25座,宏偉輝煌,遊人在晨鐘暮鼓中,感受心靈的平靜  現在的湧泉寺,保留了明朝嘉靖年間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宏偉輝煌,法像莊嚴。晨鐘暮鼓中,遊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靈平靜。  湧泉寺有三寶——陶塔、雕版、血經。其中,兩座立於古剎門前的陶塔,已有千年歷史。
  • 閩剎之冠的湧泉寺藏有三大鎮寺之寶,你知道是什麼嗎?
    建在鼓山上的「湧泉寺」是閩剎之冠,非常有名氣。湧泉寺建在鼓山的半山腰,寺廟前面是香爐峰,後靠著白雲峰,寺院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格局,「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來過這個千年古寺,或許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家知道來湧泉寺要看什麼嗎?
  • 見書:福州鼓山湧泉寺之行
    這次看到鼓山湧泉寺千佛陶塔和五輪塔的照片,覺得很有特色,而且剛好人在福州且有空,所以乾脆走一趟。  鼓山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裡,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西南北方向皆有景點可供遊玩,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巖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各種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 新聞資料:八閩佛教第一山——福州鼓山湧泉寺(圖)
    位於山腰海拔455米處的湧泉寺,前臨香爐峰,背枕白雲峰,風景秀美。為福州五大禪寺之首。  湧泉寺建築構思獨特,整個寺院依山領傍勢,建在山峰的頜處,堪輿行家稱為「燕窩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所以,遊人無論是步行、乘車,還是坐纜車,都看不到寺院,即使進了山門,仍見不到規模宏大的湧泉寺,素有「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之說。   湧泉寺有「三寶」(陶塔、雕版、血經)、「三鐵」(鐵樹、鐵鍋、鐵絲木),價值連城。
  • 福州鼓山湧泉寺藏經樓重修後啟用,2萬多冊珍貴藏經「回家」
    第一批回到藏經樓的經書僧伽羅文貝葉佛經清代高僧血書佛經2019年1月,經過一年多的修繕,「八閩首剎」福州鼓山湧泉寺藏經樓重新啟用。200多名義工聚集湧泉寺,他們戴上白手套,列隊排成長龍,手把手將藏經一捆捆從暫存的湧泉寺講堂,經過500多米路程,傳遞至藏經樓。
  • 福建省圓瑛大師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
    福建省圓瑛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主席臺本性法師致辭佛教在線福建訊 2013年4月9日,經福建省社科聯、福建省民政廳批准,福建省圓瑛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連任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本性法師榮膺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持常務工作。福州西禪寺方丈趙雄法師、福州雪峰寺方丈廣霖法師、福州林陽寺方丈修達法師、泉州開元寺方丈道元法師以及王崗峰先生、劉忠武先生、鄧維初先生等12人當選為副會長。會議還形成共識—研究會將於今年秋季舉辦圓瑛大師圓寂6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 連戰參觀福州湧泉寺 合掌向如來古佛彎腰拜謁
    中新社福州四月十八日電 題:連戰湧泉寺裡題湧泉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四月福州,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四月十八日上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一行乘車盤上了具有八閩佛教第一山的福州鼓山參觀千年古剎湧泉寺。
  • 寧波天童寺與阿育王寺方丈一行參訪福州明暘禪師紀念館
    賓主於圓明講壇前合影留念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7年11月22日,浙江省佛協副會長、寧波佛協會長、寧波天童寺方丈誠信法師,寧波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師一行到訪福州明暘禪師紀念館福建省佛協常務副會長、福州開元寺方丈、福州明暘禪師紀念館館長本性法師率福州開元寺執事、明暘禪師紀念館、福建省圓瑛大師研究會、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員工於紀念館門前熱情迎接。本性法師向誠信法師、界源法師一行介紹了明暘禪師紀念館創立的緣起,並陪同參觀了圓瑛大師及其四大弟子明暘禪師、白聖長老、慈航菩薩、趙樸初居士愛國愛教事跡的圖文陳列。
  • 佛寺在福州何以如此美不勝收!
    福州作為八閩都會,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唐代大文豪劉軻在為福州聖泉院所撰碑記中就認為「天下精剎往往稱閩州勝絕」。福州在唐代有一段時間稱為閩州。劉軻常與佛教僧人交遊,留下來了大量佛教類作品,其識見當有道理。其實我們現在常講的「走江湖」這一諺語就是脫自劉軻《希遷碑記》而來,碑中說「自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
  • 鼓山湧泉寺
    孟夏,赴福州。恰逢數字中國峰會開幕,市區的酒店人滿為患,不得已住到了閩江口的馬尾新區。不過,這樣也好。遠離市塵不說,且開窗見山——鼓山。晚間,得知山上有座「閩剎之冠」的湧泉寺,能不到此一遊?我黎明獨行,山陰道上,草木滴翠,清氣沁脾,沿途古碑、石刻,如榻舟遊湖,魚兒時隱時現,不由得且賞且行。
  • 道源法師對臺灣佛教的貢獻
    唯此四大法派,皆出自福州鼓山湧泉寺,全是曹洞宗法脈,亦即全是禪宗傳承,而在大陸盛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在本省則素不為人所知。本省之有念佛法門,為一九四九年,大陸緇素大德避亂來臺以後的事。在大陸來臺的緇素大德中,弘揚推動淨土法門最力的,則為道源老法師、煮雲法師,及雪廬老人李炳南居士。茲為介紹道源老法師的生平如下。
  • 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圓瑛法師募緣重建的東北名剎
    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圓瑛法師募緣重建的東北名剎 2012年01月10日 15:16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極樂寺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年),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1264個春秋,由於歷史悠久,滄桑多變,幾經興廢,1937年,經當時全國佛教協會會長圓瑛法師和居士胡震(古田縣商會會長)募緣重建。
  • 兩岸信眾齊聚極樂寺緬懷圓瑛法師誕辰135周年
    極樂寺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年),曾經是歷史上「福建兵變」十九路軍抵禦蔣軍的指揮部,1932年毀於戰火,1937年經愛國高僧圓瑛法師募緣重建。千年古剎——福建古田縣極樂寺的大雄寶殿前,來自臺灣、海南、福建、廣東等地300餘人共聚於此,同飲禪茶,緬懷圓瑛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