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那匹馬死了,日寇還在埋馬的地方立了一塊石碑,上書「開源忠魂」四個字。「開源」是那匹馬的名號,「忠魂」是日本人對那匹馬的褒揚之詞。
近來,電視劇《青島往事》熱播,又把人們帶回到那段難以忘懷的歷史中。劇情在講到當時的青島市長沈鴻烈,表示要堅決抗擊日寇,決不讓日寇在青島登陸時結束。其實在青島歷史上,還真有那麼一段公案,直接影響了青島軍民對日寇侵略的抗擊。
日寇為了打擊抗戰派,儘快侵佔青島,精心策劃了一項用軍馬謀殺中國高級將領的惡毒計劃。據《海岱尋蹤》載: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處於海防前哨的青島,隨時可能遭到日寇的進犯。當時的青島市長沈鴻烈當即採取了緊急備戰措施,他果斷免去了年老怕事的原公安局長的職務,任命敢作敢為的少壯軍人廖安邦為新的公安局長。
1938年初,侵華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青島棧橋登陸。
廖安邦接任局長後不負眾望,有序地開展抗戰準備。當路透社記者來訪,問他:「廖局長將採取什麼措施,應付當前局勢?」廖安邦答道:「我是軍人,現任地方保安官員,守土有責,自應積極備戰,恪盡天職,誓與青島共存亡。」
8月14日,日本人的侵略野心進一步彰顯,他們製造了「德縣路事件」,故意令日本浪人在德縣路上槍擊兩名日本海軍,致一死一傷,意在嫁禍於我方,進行軍事訛詐。市長沈鴻烈當即令廖安邦迅速做好應戰部署,嚴陣以待。結果日軍未敢貿然進犯。
「德縣路事件」發生地——聖功女子中學
當時,青島為條約所限,不駐中國陸軍,只有五個公安分局,共有警察兩千多人。為了適應戰時需要,廖安邦將全市警察編為五個大隊,各大隊的編制訓練,完全按陸軍標準。這樣,每大隊需要配給馬八匹。在青島買馬不易,開始只從停業的跑馬場購得二十餘匹,尚差半數。12月30日,廖安邦正在市局召集各大隊長研究有關防務布置及撤退的事宜時,跑馬場送來三匹白馬。廖安邦出來一看,見這三匹白馬膘情體形均佳,鞍轡齊備。他很高興地說:「牽過來一匹我試試。」送馬的人隨即牽過一匹馬來。廖安邦自恃對於馬術下過一番工夫,況且這馬又不是生馬,認為不難駕馭。
詎料,廖安邦一跨上馬背,這馬前蹄騰空而起,接著就是亂蹦亂跳,左轉右轉。廖安邦使盡所有力量也沒有把這匹馬馴服,還當即被這匹馬摔出去一丈多遠,頓時奄奄一息。幸虧搶救及時,未至喪命,可由於大腦受到嚴重震蕩,已不能繼續工作。
這就是日本特務為了要害死堅決抗戰的廖安邦而設的毒計。他們知道廖安邦馬術不錯,最喜歡騎馬。而當時青島公安局也正在買馬,所以他們決定從馬上面下手。他們精心選了三匹白馬,給其中一匹最好的馬注射了一種藥物,人騎上後馬必瘋狂,一定會摔死廖安邦。果然,廖安邦見到這麼好的馬,非要自己試一試,就出了這樣的意外,給抗戰造成了重大損失。12月31日,沈鴻烈奉命率軍政人員撤離青島,因而也未來得及調查追究,此事就成了一樁公案。
不過,1938年1月10日,日本侵略軍佔領青島後,他們竟主動宣稱:那匹馬拯救了青島市民,若非那匹馬把廖安邦摔成重傷,實戰之下的青島將成為一片焦土。他們把這匹馬送到中山公園裡飼養,說成「神馬」,讓人們參觀。後來那匹馬死了,日寇還在埋馬的地方立了一塊石碑,上書「開源忠魂」四個字。「開源」是那匹馬的名號,「忠魂」是日本人對那匹馬的褒揚之詞。
豈不知,這正是日本侵略者所施鬼蜮伎倆的自我招供。(文/劉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