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滇西古鎮

2021-02-12 當代作家

車,駛出石林,沿杭瑞高速過大理後,轉向西南,朝著騰衝方向。路,似綿長白練飄柔於高山崇嶺、萬古江流之上。

車窗外,山澗溪谷,峰巒簇擁,千山萬壑躺在寂寥裡宛延。今日,車輪碾過的路便是滇西的古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右邊前方的高黎貢山峰已進入眼底,自然而然又想起了「遊聖」徐霞客,這裡曾是弘祖先生千辛萬苦遊履之徑。雖然,還是那山、那江流,但高速公路已飛江而駕,覆沒了深苔古道,車輪代替了舟楫腳步。此時,我們坐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上,有天上的太陽陪著,有呼嘯而過的車輛同行,四面發出的聲響、動靜打碎周圍山峰慢慢聚攏的靜穆,撩起心中莫名地孤獨和寂寞。無法想像,當年弘祖先生孤零零蠕動在千山萬水間,不知以怎樣的身板、腳板、心板從滇東一直走到滇西南。從先生留給世人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先生行走的孤獨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境界,先生孤單寂寞的外表,內心卻裝著何等豐富的精神世界。《越高黎貢山日記》中,先生是如何走過這條路的?他渡怒江、龍川江,翻高黎貢山,風餐露宿,遇雷雨、恐瘴癧,從保山到達騰衝,走了三個日夜,與之相比,我們今日的行走又算得了什麼?


明崇禎乙卯年三月十九日,弘祖先生遊歷了洱海蒼山後,開始向著滇西行走,四月十日從保山出發,次日下午舟渡怒江,以寥寥數語描述怒江。「江流頗闊,似倍於瀾滄,然瀾滄淵深不測,而此當肆流之衝,雖急而深不及之,則二江正在伯仲間也。其江從北峽來,按《一統志》雲,『其源出雍望』。」先生的行走,內心有份堅定的執念,記錄履跡,留予後人。我輩今人,感悟至深,猶感身臨其境。那一天,舟至西岸,遇暴雨急來,於十人合抱的大樹下躲雨,大風凌厲飛揚,待雨散後,便向西行,攀登高黎貢山,隨後陣雨重來,雖說暴雨時瘴氣極毒,仍繼續登上峰頂。「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憶諸葛武侯、王靖遠驥之前後開疆,方威遠政之獨戰身死,往事如看鏡,浮生獨倚巖,慨然者久之。」這一天這一夜,先生渡過怒江,登上高黎貢山,露宿頂峰,雨止雲開,月色正好,獨自一人背靠著高峻的山崖,望天慨嘆,嘆人生漂泊短暫,嘆彼時此地歷歷壯舉。武侯諸葛亮、靖遠侯王驥前後拓土開疆,威遠伯方政隻身戰死,往事如鏡中之影,件件在前。先生哪裡知道,是夜,他在高黎貢山上的月下之嘆,竟成了三百多年之後世人悲壯浩嘆。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這裡經歷了一場生死穿越,與日本倭人拼殺血戰,取得聞名於世的滇西抗戰慘勝。累累白骨、斑斑血跡,怒江流淌的每一滴水,高黎貢山上的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侵略者罪行的見證。歷史在此地重合,帶給人們驚心動魄的壯舉,無論是武侯諸葛亮火燒藤甲兵之處,或是弘祖先生遊履之地,或是作為慘烈的滇西抗日戰場,高黎貢山已成為歷史的豐碑矗立於西南邊陲,我輩後來者希望能捨撿起隻字片文,留下永遠的記憶,以撫慰泣血的英靈和民族的疼痛!

此時,車已穿越瀾滄江、怒江、龍川江,繞過高黎貢山,離騰衝很近了,晚上八點恰是夕陽西下時分,思緒隨著那一抹晚霞飄向天的盡頭。一路上,高原的風,彝人的味,構成了滇西風情的黃昏。轉了個彎順道而行,和順古鎮以六百年前的明滅燈火、參透世情的淡定寧靜迎接著我們悄悄地闖入。


古鎮的早晨,被一場清雨洗過,纖塵不染。古鎮離騰衝縣城約3公裡左右,因四季溫暖,古名陽溫墩。當年弘祖先生到達騰衝後,考察大盈江時,他如此描述:「大盈江過河上屯合緬箐之水,南入南甸為小梁河。」在他的遊記中稱這裡為「河上屯」。我們在街上逛蕩著,我用六百年的心情在明代清朝的建築群裡穿梭留連。它的歷史太短又太長,在五千年華夏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八份之一,而與美國相比卻早了三百六十年的歷史。這是一個最早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外向型古鎮,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打下江山後,便要坐定天下,一統中國,屯守邊疆。

從此,從內地四川、江南、中原來的戍邊軍人徵戰滇西後就留了下來,代代繁衍。接踵而來的是各姓民屯紛至沓來。因為地處緬甸邊境,四百多年前,村民們漸漸地開始「走夷方」,陸陸續續,走緬甸、走印度、加拿大、美國、印尼。用奔走於世界各地賺來的錢,把徽派、江南水鄉、歐式、南亞風格的建築搬到自己的家鄉,建造了一個既古典又時尚的家園。經過六百多年的時代變遷,它怡然故我,以明風清韻遺世獨立。那些石頭街巷裡,似乎留有平底布鞋踩過的痕跡,髮髻藍衫飄過人影幢幢;牌坊照壁、四合五天井、雕窗和畫簷,層層挨著的老宅門臺裡訴說著斑駁的歲月和歲月書寫的故事。

古鎮背靠青山自東向西而建,火山石鋪就的街道順房屋一路延伸過去,陌巷裡弄交錯連接,每一個巷口、大戶人家或祠堂前都建有大月臺,石階依牆而築,拾級而上便是大平臺。那條叫順河的河流依街流過,河岸上新柳拂水,古樹成蔭。河南面是廣闊的田地,正值播種的季節,遠遠地是一片片新土翻過景象。沿河慢慢地走,我能感受到這裡昔日的繁華和恬靜。大月臺是古鎮閒暇聊天之處,也是信息匯流之地。外面商貿、遊學歸來的士紳,在這兒天南地北、談古論今,暢談天下大事;農桑勞作歸來的村民,利用飯前飯後片刻閒時,聚集在此,閒聊東家長西家短,誰家喪嫁生養、紅白喜事。對面河裡不時有小船悠悠划過,傳來兒童戲水的歡笑聲和鴨子遊水的「呱呱」叫聲;沿河岸每走一段便有一典雅的涼亭站立在水中,這是古鎮特有的六座洗衣亭,四周是較大的圓木支撐著,底下阡陌交錯架著石條,人站在上面,既能看到清清的河水,又能在上面搓洗搗衣,那一柱一石一瓦當,無不融入了那些走四方男人的心疼和體貼,他們為自己的女人建造洗衣亭,可以淋不到雨曬不到太陽,女人們把自己對於遠走他鄉男人的思戀、企盼和溫情深深地揉進那一槌槌搗衣聲裡。

我躑躅於古鎮街頭,徘徊在歷史和現實的坐標上,無數次想像過它曾經的輝煌,從絲綢古道迎來送往的大馬幫、富商大賈、文化名人,古鎮以大包容成就了大文化,使它在歷經歷史深重災難後,依然深情款款地矗立在世人面前。我想,它的深情應該蘊藏在那些亭臺樓閣、雕花瓦當、火山石牆中;也深藏在商貿文化和宗祠名號裡;更鐫刻在世世代代人們的心坎上。古鎮著名的「彎樓子」既是一座獨特民居又是昔日「永茂和」跨國商號,小地方做成大商貿,李氏家族五代人的經營,創造了一百年的輝煌成就,在騰衝商界,人們叫響叫亮的是「東董西董彎樓子」,李氏家族以何等至高無上的信譽,才榮膺萬家之贊。


和順人多富商大賈,但他們不是「土壕」,他們是真正的富貴人家,這得益於世代亦儒亦商亦農,他們既重商業走四方,又重儒學博知識。八大宗祠至今還保存著祭祠禮教文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元龍閣,名家名聯增添了高古的色彩;和順厚重的文化氛圍培育了歷代無數舉人和秀才,一代哲人艾思奇更是為和順人贏得了無尚的榮耀。走進和順圖書館 ,古色古香建築結構,7萬多冊的古籍、珍本,諸多文化大家的題字,文風撲面、書香撲鼻。圖書館成立於1924年,由華僑集資興建,它被稱為「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可見,和順人的好學精神由來已久,他們不只是會賺錢更是好讀書。有調侃的話,說和順人不務正業,在田間勞動期間,也跑到圖書館先讀會兒書。

我站在滇緬抗戰博物館前踟躇,一種民族悲壯感從心底油然而生。這裡承載著騰衝人民傷痛的記憶,也是每一個來到騰衝的中國人不能忘卻的記憶。博物館是個三進的古典院落,第一展廳停放著一輛當年軍用吉普車,往裡走,展框裡擺放著飛機殘骸、機槍炮彈,倭刀軍徽、電令文稿、日本人用來活煮中國平民的汽油桶、炮彈殼做的和平鴿等等,每一物件的背後都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歷史片段。件件與樁樁,又把我們拉回到那個血腥的戰場,炮火隆隆,刺刀森森,旌旗獵獵,戰馬蕭蕭。在槍淋彈雨中,中國軍隊從怒江以東英勇苦戰直至東緬邊境,為了把日本侵略者趕出騰衝、趕出中國,松山戰役苦攻硬戰,二十多萬中國將士葬身滇西,魂飛疆土。這場慘烈戰爭背後,有多少母親的眼淚,有多少閨婦的飲泣,有多少稚子的哭嚎。今日抗戰博物館,曾是1944年中國遠徵軍收復騰衝時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部,七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滇西血戰壯山河,騰越悲歌昭日月」豪壯;血漬濺河山、白骨堆焦土的戰爭殘酷。說到滇緬博物館,不得不說館長段生馗,他用差不多30年的時間,傾其所有,借款貸款,並且幾乎捨命,把散落在滇西和緬甸的抗戰珍品一一找回,收藏了20多萬件抗戰文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僅憑一已之力,於2005年7月7日在和順古鎮,昔日抗戰總司令部舊址成立了滇緬抗戰博物館,這件關乎民族榮辱的大事,卻是一介民間人士在完成。其實,稱讚一個人的「偉大」嘴上說說容易,而他卻是幾十年持之以恆,在寂寞中前行所完成的非凡之舉。博物館裡的每件物品告訴我們,血債不能忘,罪證永遠在。

和順人說:「我們是一座活著的古鎮」。

相關焦點

  • 雲南一「贗品」古鎮爆紅,斥資32億免費玩,譽為滇西的「後花園」
    ,譽為滇西的「後花園」。儘管彝族古鎮是「假」古鎮的模仿,但並非憑空複製,這是一座以彝族風情為特色的古城,建在德江市原址上,展現了前大理的歷史,這也是國家旅遊業的典範,您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僅模仿大理歷史的新城鎮變成了4A級風景區,但是彝族古鎮經過精心設計,製作和維護,它耗資32億美元,比中國的一些「真正的古鎮」更具魅力,彝族古鎮以古代建築為平臺
  • 滇西文旅 再續新篇|傣族古鎮全國認籌盛大啟動
    ——廣告凝練匠心,歷經雕琢偉光匯通滇西雙子星之一的芒市傣族古鎮在萬眾期待之下迎來了全國認籌的盛大啟動作為傣族古鎮2020年的核心主打產品175—230㎡的半山合院50—200㎡的景區商鋪在獲得了德宏全州各界人士持續青睞之外
  • 航拍上海新場古鎮:「活著」的江南水鄉
    4月28日,從空中俯瞰千年新場古鎮。新場古鎮,上海為數不多「活著」的江南水鄉,素有「十三牌樓九環龍,小小新場賽蘇洲」之譽。新場古鎮,上海為數不多「活著」的江南水鄉,素有「十三牌樓九環龍,小小新場賽蘇洲」之譽。如今,作為入選「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的代表,新場古鎮將與周莊、甪直、同裡、沙溪、黎裡、震澤、錦溪、惠山、烏鎮、西塘等江南水鄉古鎮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堯壩古鎮——一個活著的川黔古鎮
    堯壩古鎮堯壩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古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地處四川盆地邊緣的丘陵地帶、川南黔北結合部。堯壩古鎮景觀堯壩鎮老街上店鋪林立,每逢農曆的三六九,老街一如既往地熱鬧了起來,生意紅火,叫賣聲此起彼伏。土產山貨、新鮮蔬果、日用百貨就會準時出現在古鎮的集市中,四面八方的人們肩背竹簍來到這裡買賣交易,各取所需。趕場之餘,人們習慣來上一碗紅湯羊肉,熱辣辣的紅油,再配上一口暄軟的豆花,足以慰藉一天的辛勞。在這裡,能感受到一股濃鬱的川南風格。
  • 雲南一「假」古鎮走紅,耗資32億門票0元,被稱滇西「後花園」
    可能你會覺得好奇,一個仿建的新古鎮,僅僅是蹭了點大理國的歷史,就成為一處4A級的景區,但彝人古鎮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匠心的打造和用心的維護,並且耗費了32億,它比國內的一些「真古鎮」還要多一些風韻。是彝族文化大走廊的核心部位,是滇西旅遊黃金線上的核心,更是昆明,大理,攀枝花的連接點,因此彝人古鎮憑藉著獨特的區域優勢,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靜心,細心的現代旅遊優勢成為了滇西的「後花園」,甚至得到了四川人的青睞,這便是彝人古鎮走紅的原因。
  • 彩雲之南,經典旅遊專線推薦—精彩滇西之旅
    今天我們為各位朋友推薦的經典旅遊線路為「精彩滇西之旅」線路。昆明----保山----騰衝----德宏----瑞麗5日遊經典線路,當然,此次向各位朋友推薦的是汽車旅遊專線介紹。早晨享受春城芬芳的新鮮空氣,在品嘗春城的早餐後,出發目的地,一路上我們途經恐龍之鄉楚雄、五朵金花大理,然後到達保山,享受一路的美景,最終我們達到精彩滇西之旅的第一站「騰衝」。
  • 黃正良:大理寶豐古鎮探秘滇西山地白族的信仰風尚
    白衣閣位於寶豐古鎮西德隆山,海拔1710米。據閣中碑記載:白衣閣始建於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至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落成,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復修。白衣閣坐西朝東,為一進兩院,由前殿、側殿、廂房、正殿等組成。前殿為硬山頂建築,殿左側有一小院落。正殿為三開間單簷歇山頂建築,建於高臺上,正面及兩側均有臺階可上。
  • 這裡有山有水有民族古鎮,雲南滇西避暑自駕遊
    雲南滇西旅遊線擁有淡水湖、雪山、民族、古城等豐富多彩的旅遊景點,交通方便,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旅遊酒店、客棧、餐飲等配套設施齊全,旅遊體驗多姿多彩,特別適合自駕遊。宅家久了,夏天來了,全國許多地區氣候炎熱,而雲南滇西地區氣候適宜,正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雲南滇西七天自駕遊,享受奇妙假期的經歷。
  • 河南一個「活著的古鎮」,鎮內建築奇特,是歷史文化古鎮之一
    河南一個「活著的古鎮」,鎮內建築奇異,是歷史文化古鎮之一引言河南省是一座歷史悠久,擁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城市,他的著名不止是它曾是多個國家都城的所在,也不止是他的人文風情,還有它獨特的古鎮文化風情神垕古鎮,一個早在五十多年前就被確定為河南省十八條最佳旅遊路線之一的古鎮,它坐落在河南省的伏牛山餘脈,風景秀麗,山川挺拔俊美。文化底蘊「火藝之都」,」活著的古鎮「,」中國鈞瓷之都「,許昌市的三大旅遊品牌之一,都是對神垕古鎮的讚譽。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古鎮至思茅、倚邦綿延數百公裡的崇山峻岭中用青石板鋪成的茶馬古道,記錄了古鎮當年的曾經輝煌。雲南·臨滄·魯史古鎮魯史古鎮是滇西茶馬古道第一鎮,在瀾滄江、黑惠江之間,位於雲南臨滄市鳳慶縣東北部,呈圓狀分布,是滇西至今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有著濃鬱宗教文化特點的古建築群,至今還保留著一條將古鎮一分為二的青石板茶馬古道。
  • 滇西的足跡
    溫泉也好,溼地也罷,都不及滇西抗戰紀念館留下的印象深刻。那些為國抗戰,血染滇西的先烈們,他們用生命捍衛著祖國領土的完整,捍衛著中華民族的自尊自強。來的時候先到的涑河古鎮休閒一天,走的時侯又在麗江古鎮逗留了一天的時光。
  • 這裡被稱為「活著的古鎮」
    出過進士、武舉人和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王朝聞,被譽為「活著的古鎮」。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堯壩古鎮 李仁奇 攝
  • 浙江最美古鎮:嘉善縣西塘古鎮的水鄉風光,一座活著的千年古鎮
    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塘古鎮一座典型的江南古鎮,西塘的水鄉風光不知迷了多少人,西塘不僅是江南六大古鎮同時是眾多古鎮中一個一直保持著活力的千年古鎮。
  • 這是四川的川黔古鎮,被譽為「活著」的古鎮,享受安靜祥和慢時光
    四川省內大部分老城是典型的川西民居老城建築群,有生活氣息,但由於大多追求經濟效益,商業化使很多遊客對老城不太熱情,但四川省保留了現在唯一的川黔老城,這個非常冷的古鎮是八尾堤古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是現在四川省唯一保留下來的川黔風古鎮,也是被稱為「活著」的古鎮, 八尾堤古鎮位於瀘赤路中段,屬於四川瀘州和貴州赤水交界,是兩省交界的邊境古鎮
  • 河南不要門票不宰客的古鎮,遊客:這是國內唯一「活著」的古鎮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華夏文明,也就是我們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雖說現在大多數地方都是高樓聳立,但也不乏有古鎮遺蹟出現,在這片黃土大地上,就有這麼一座古鎮,因鈞瓷而興,千年窯火不息,它被遊客們一致評為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但卻少有人知。
  • 鈞瓷文化發源地,被稱為「活著」的古鎮,你去過嗎?
    河南作為我國的人口、旅遊大省,其境內有眾多的旅遊資源,而現在這一座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也就在省內。這座活著的古鎮叫做神垕古鎮,相信有著絕大部分人可能都不認識第二個字。這座古鎮和它的名字一樣到處都充滿著神秘感!現如今的古鎮都是經過了多次的翻修或者是重新建造的,其內充滿著各種的商業氣息,唯獨神垕古鎮這個古鎮卻不一樣,它是完全保留著原來初始的形態而存在的。
  •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活著的千年古鎮,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活著的千年古鎮,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鎮內多處種福堂、尊聞堂、薛宅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傍晚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溢,整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
  • 滇西大環線,8天7晚人文自駕線路
    踏上人文之旅,帶上娃自駕環遊滇西在雲南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條絕美的大環線它覆蓋了滇西經典的美景,集高原峽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熱海於一身合古城韻味、民族文化、邊境風情、珠寶玉器為一體一條「大滇西旅遊環線」帶娃讀懂整個滇西
  • 浙江又一古鎮崛起,夢中的江南水鄉,一座「活著」的千年古鎮
    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西塘古鎮」,這個古鎮位於浙江嘉興的嘉興縣,是一個5A級別的古鎮。作為一個江南古鎮,江南水鄉的特色風貌形成了古鎮內部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色。在這裡我們能夠看到依河而建的街衙,臨水而築的江南民居還有27座石橋和122條古道街道和千數餘米的廊棚,這是一座「活著」的千年古鎮。倪宅,西園,種福堂等等的景點將古鎮的韻味散發出來。
  • 邂逅滇西春光 埃裡克邊城奇遇記
    請忽略我眼角的熱淚,跟埃裡克(也就是我),一起再去重溫那場滇西春日奇遇記吧。(Tips:北京現在有直飛芒市的航班,每天一班) 奇遇1:從北到南 瞬間遇見春暖花開埃裡克札記:離開2月底的北京,還抱著對暖氣的眷戀踏上了直飛芒市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