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老雒陽飲食博物館開館 展出漢代「燒烤爐」
藏品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今日,其場館面積之大、歷史跨度之長、館藏展品之多,堪稱我省同類博物館之最。王天喜介紹,此次開館共挑選了特色藏品317件對外展出。這些展品分別擺放在室外、室內五個展廳,展品種類包括石器、銅器、陶器、瓷器、玉器、銀器、鐵器、木器、漆器和竹器等10大類,展品涵蓋了先民們在飲食方面所使用的炊具、盛器等,可謂老祖宗吃飯家什的一次集體亮相。
-
考古出土漢代「燒烤爐」!古人燒烤也瘋狂啊
青銅雲紋方爐 是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古代燒烤爐西漢皇家御用的上林方爐 上林苑打獵、現場燒烤、皇帝真會玩啊 不知道怎麼就跑到美國博物館了廣州的南越王趙佗墓葬也出現了燒烤爐 其中爐子裡還有幾條魚、都已經石化了 估計把魚放水裡、一條河都得喊他祖宗吧綠釉陶烤爐 東漢時期長安的墓葬出土裡面是烤「知了」 老秦人愛吃野味啊馬王堆漢墓在燒烤爐旁邊還出現一堆竹簡
-
濟源市出土漢代烤爐,經過研究,當時的古人喜歡「烤」這三種美食
然而考古學家出土的兩件漢代燒烤爐,卻讓許多人驚掉了下巴——漢代就有燒烤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是挖到墓了。此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來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燒烤爐等製作美食的器物,古人比我們還有口福。
-
知了、兔子一起來:漢代居民燒烤實錄
除了「高溫」,還有一些念出來就覺得充滿了夏日氣息的詞語,比如竹蓆、氣泡水、西瓜、冰鎮啤酒、烤羊肉串、烤五花肉、烤雞翅、烤茄子、烤金針菇……說到夏天就想到燒烤,簡直就是所有華夏兒女的本能,對於燒烤這件事,我們有著祖傳的熱愛——真的相當祖傳了,漢代就有非常全面的燒烤畫像記錄了。
-
夏天就要BBQ:LotusGrill便攜無煙燒烤爐
這款燒烤爐共有黃、橙、綠、紅、紫、灰六個顏色,這對於一款僅僅是用來戶外的燒烤爐來說,十分難得。加快燒烤爐的烹飪速度。 這款LotusGrill燒烤爐在安全性方面考慮的也十分充分。燒烤爐將木炭封閉至密閉網格內,以避免燒烤爐受到衝擊或者突然倒置而產生的炭火外溢現象;而且雙層爐壁以及爐網上梁的設計,有效避免使用過程中燙傷的產生;此外,爐網通過安全鎖扣緊扣在燒烤爐上,徹底避免炭火外溢的可能性。所以即使爐火正旺,也可以放心挪動燒烤爐。
-
迷你世界:燒烤爐製作,噴火燒烤,旋轉一鍵啟動,玩家:錢管夠
嗨嘍,大家好,今天又是周末了,各位小夥伴當然要去迷你世界裡遊歷一番啦,不過很多人都已經放假了,很多玩家想必也是經常在迷你世界裡出現吧,今天我們周末迎來狂歡,來一起燒烤吧,但是你們知道燒烤爐怎麼製作嗎?我們在周末的時候當然也是需要狂歡一下啦,一起來遊戲中燒烤吧,雖然不能吃,但是還是可以欣賞一下遊戲中的燒烤是怎麼樣的吧,一鍵啟動旋轉燒烤,這樣的燒烤爐實在太好用了,而且比現實中的要強上不少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製作步驟吧。
-
迷你世界:一條龍旋轉燒烤爐,24小時不斷運作,一日三餐吃雞腿!
迷你世界可以說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一款3D沙盒遊戲,小夥伴總是能憑藉著自己的想像力建造出各種好玩、有趣的建築物,畢竟背包裡擁有多達上種的道具可以隨意使用。在生存模式裡製作陷阱固然重要,但是捕捉到的獵物也需要烹飪才能變成食物,所以建造烹飪道具非常的重要,近日就有一位玩家建造出了一條龍旋轉燒烤爐,這款燒烤爐也不一般,它能24小時不斷運行,不管放入多少小雞都可以經過燒烤後變成雞腿,最後通過旋轉傳送功能,存儲到最終的木箱裡去,所以很多小夥伴表示學會製作這款一條龍旋轉燒烤爐,以後一日三餐都可以吃雞腿啦,下面就來瞧瞧這款旋轉燒烤爐到底是如何建造的吧
-
燒烤爐中的扛把子!便攜多用還能控溫
經過漫長的發展,到現代社會,由於有多種用火方式,燒烤方式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出各式燒烤爐、燒烤架、燒烤醬等。「路邊攤」,或想體驗一下自己動手的樂趣,一款便攜實用的燒烤爐就可以解決~,沒關係,這款烤爐遠比你想的要貼心。
-
「溯源甘肅」河西走廊的早期居民
【溯源甘肅】河西走廊的早期居民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汪受寬甘肅省中部以南北流的黃河為界,大體分為河東和河西兩部分,河西部分就是通常所說的河西走廊烏孫古稱烏氏,即秦穆公降服西戎八國中的烏氏,是居住於今甘肅平涼與寧夏固原一帶古戎族的一支。秦惠文王打敗烏氏戎,在此地置縣,屬北地郡,稱烏氏縣(治今平涼市崆峒區東),這是烏孫曾經居住於河東的印記。被秦人打敗的烏孫人西遷河西走廊,與月氏人一起遊牧於祁連、敦煌之間。戰國後期,乘匈奴冒頓東襲東胡之機,強大的月氏人出兵攻滅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兼併其地,烏孫民眾多投奔匈奴。
-
男人的面子 煥醒便攜迷你剃鬚刀YTS100試用
八十年代去理髮店刮鬍子是一種享受,首先,刮鬍子前理髮師會把剃刀在皮質的長條上磨一下,聽著那個聲音就有一種舒服的感覺,開始刮鬍子的時候,剃刀在你臉上遊走,聽著剃刀刮掉鬍子「唦、唦」的聲音,感受著剃刀刮在臉上的感覺,又是一種舒服,最舒服是刮完了臉後理髮師用剃刀在你的後脊梁上跳的幾刀,仿佛過電一般的感覺,讓人有一種酥麻的感覺,我說的這些現在的人估計很少有體會到的了。
-
穿越河西走廊歷史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百公裡,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
「溯源甘肅」河西走廊農業的遠古印記
【溯源甘肅】河西走廊農業的遠古印記玉門市出土的玉石權杖頭河西走廊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6℃-10℃,年均降水量約36毫米-200毫米,年蒸發量卻高達2000毫米-3500毫米以上。
-
葛承雍丨為什麼漢代重視天馬而輕視駱駝
但動物考古學家見到最早的完整駱駝骨骼是陝西平陵叢葬坑裡出土的33具遺骸,平陵還發現有雙峰駝木雕像,屬於西漢晚期。實際上,漢代及其以前駱駝主要為草原遊牧民族所有,當時涉及到西域、中亞的商業活動規模有限,所以在中原表現駱駝題材的藝術品很少,不像隋唐那麼普及廣泛。而從商周開始,馬的應用就非常廣泛,特別是以戰爭為主的各類題材,成為藝術表現的重點。
-
天馬與駱駝——漢代絲綢之路標識符號的新釋
〔圖二:1〕 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木馬〔圖二:2〕 甘肅武威漢墓出土木軺車漢景帝時朝廷開始設苑養馬,可是主要在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當時尚不包括河西走廊。漢武帝時才在河西各地設立苑監牧養馬匹(圖三)。
-
迷你世界:最先進的燒烤爐,地心生物成關鍵道具,野怪:我太慘了
在迷你世界的冒險模式中,活躍著眾多的有趣生物,有些異常兇猛,能夠瞬秒路人玩家。而有些生物非常可愛,它們每天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吃草,不僅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可以為玩家提供豐富的食物。我們餐桌上的牛肉、羊腿都是擊敗它們後才能獲得。
-
踩著世遺的腳步穿越河西走廊,看絲綢古道黃金段甘肅的7顆明珠
甘肅人常說「除了大海,甘肅什麼都有」。今天讓我們踩著世遺的腳步穿越河西走廊,瞻仰絲路古道遺留在甘肅的7顆璀璨明珠,探尋中華文明亙古未變的鄉味與鄉愁……絲路明珠獲世界公認這七處遺產都處在古絲綢之路帶上,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2000多年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
人頭形器陶蓋鈕,甘肅鎮原出土的神秘雕塑
今天,我們來說說,甘肅鎮原出土的一件人頭形器陶蓋鈕。這是1987年的一次發現。那年,甘肅鎮原縣的文博人員,在進行田野文物普查時,從一個叫高莊的地方,發現了一件很奇特的彩陶殘器。這件器物為,人頭形狀,高15釐米,頸徑9.8釐米,紅陶製成。整個器物,中空,外形為人頭狀。製作雖然簡單,圓形的臉,下凹,僅僅用幾個大小不等的窟窿,來表現眼睛和嘴巴!
-
承載甘肅歷史,甘肅省博物館,值得一看
該館藏品計有自然標本、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萬多件,一級藏品110多件,如:甘肅彩陶、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世界聞名的銅奔馬(見圖)和成組車馬俑、漢代醫方簡、北宋淳化二年 (991)《報父母恩重經變畫》等。自然標本中珍藏有中國特有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和丹頂鶴等標本。藏品中歷史文物佔三分之二。
-
涇川這座漢代古墓出土神秘銅鏡,怪獸名字竟難住專家
,專家們竟誰都不認識,只好將其收到了博物館中,命名為「漢代四獸鏡」。涇川縣郊區有一個姓陳的農民,他在挖果樹坑的時候,鍬尖「咔」的一聲,挖到了一塊漢代的青磚上,面對排列整齊的青磚,這位農民保護文物的觀念還非常強,當即將消息匯報給了村主任,村主任又將情況反映給有關部門後,甘肅省博物館的專家們,就驅車來到了涇川縣陳姓農民的果園。隨後,這座保存完整的古墓,就被從墓頂揭開了。
-
從五千年前彩陶到魏晉畫像磚,五百多文物再現甘肅古文明
甘肅的彩陶文化:世界彩陶之冠從大地灣一期文化之後,「中國彩陶之鄉」甘肅又經歷了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等階段,形成了獨立的彩陶文化體系和完整的發展史,而甘肅出土的彩陶數量巨大、器型豐富、紋飾精美、工藝精湛,極具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