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新玲
記者近日隨保護長江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團在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長江沿線採訪時了解到,嚴重威脅長江防洪安全的非法採砂雖經各地嚴厲打擊,仍屢禁不絕。尤其是在省際交接處,非法採砂更為猖獗。
非法採砂屢禁不絕
6月4日上午10時許,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隨江蘇省水政監察大隊向上遊與安徽交界處巡查,發現幾十艘滿載黃砂的運砂船駛過江面。隨後,在長江江蘇、安徽河段的交界處新濟洲水域,監察大隊發現正在偷採江砂的吸砂作業船和20多艘等待裝砂的水泥船。旁邊的江岸因為採砂而早已坍塌,成為船主們停泊的碼頭。經水政監察人員盤查,這些都是載重60噸以上,無名無號、無證無照的「四無」採砂船,船主大部分是來自安徽省無為縣的農民。
一位船主交代說,他每天採滿一船砂,賣到南京能賺400元。當問一位船主知不知道這是違法行為時,他說:「我又沒有殺人放火,有什麼違法?」
6月6日,採訪團從安徽乘水政監察船向下遊巡查,在與江蘇交界處又發現幾艘採砂船。船主發現監察大隊後,立刻調轉船頭向江蘇方向駛去。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政水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70年代末開始,長江幹流出現採砂活動。這些年各地建築業繁榮,用砂量逐漸增多,大規模非法採砂逐漸興起,並在不斷加劇。非法採砂不僅有個人、企事業單位,甚至還有各級政府出動的船隻。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政局一位局長的話就是「工農商學兵」全有。因為水流急的地方砂子的質量最好,所以非法採砂船多是在這些地區行動,而這些地方的堤壩因為常年受到急流的衝擊,堤防設施比較脆弱。1996年1月8日,鎮江市一江段因亂採砂發生坍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鎮江塌岸發生後,當年10月江蘇省政府就作出了全省境內長江全線禁止採砂的決定;2000年12月底,安徽省也作出了全面禁採的決定;至2001年2月,江蘇、安徽、湖北、江西已全面禁止非法採砂。
據了解,暴利驅動是長江非法採砂屢禁不止的一個直接原因。今年4月,江蘇地區黃砂的售價從原來的40元/噸上漲到70元至80元/噸,而在上海其價格高達110元/噸。江西九江段也由每噸10元左右漲到40元以上,而採砂每噸的成本僅為4元。一條小型吸砂船在長江挖一天砂,就可賣四五百元錢,每小時可採砂500噸至600噸,被稱為「採砂王」的大型吸砂船,每天收入以數十萬元計。
據沿江城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治理,目前長江非法採砂活動是這些年來最少的,但手段更隱蔽。各地吸砂船以「遊擊戰」、「麻雀戰」等方式偷採,化整為零,你查我停,你退我進,而採砂裝備更趨向大型化、現代化,甚至出現多起暴力抗法事件。
黑惡勢力涉足採砂
被稱為「砂霸」的黑惡勢力涉足非法採砂,或者為採砂船提供保護是長江非法採砂屢打不絕的一個主要原因。記者從江蘇省水利局了解到,今年5月查獲的幾起非法採砂案件,均與地方黑勢力介入有關。5月5日,在揚州長江水域抓獲一艘來自安徽的大型採砂船。船主稱,他之所以在江蘇長江水域採砂,是因為有人提供保護,費用為收入的35%。
在江蘇省水政監察大隊查獲的3份由「南京慶邦實業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無為縣黑沙州兩條吸砂船籤定的保護協議書上,記者看到如下內容:乙方進入採區進行採砂,一切安全由甲方負責(包括官方、民方及扣留人質、損壞船上機械設備);乙方開船前,需帶現金4萬元,由甲方在黑沙州接船;乙方兩臺吸砂船如果被當地政府扣留及損壞船上的一切設備所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概由甲方負責。
今年4月,南京對帶有黑社會性質的10名犯罪嫌疑人批捕,以陳維龍為首的不法分子,就是為長江南京段非法採砂提供保護的團夥。據陳維龍供認,自1999年年底至今,他們僅從3個船主手裡收取保護費就達330萬元。為了對付執法人員,陳維龍還招募了一支能衝能殺的打手隊。江蘇揚州、泰州等地近年也發現多起黑社會組織涉足採砂、收取「保護費」的現象。
安徽省安慶市政府先後三次對安慶江段進行督查和清江,巡查中,公安幹警依法沒收了在採砂船上發現的長矛、土槍等兇器。安慶市把涉足非法採砂的社會黑惡勢力也當作重點打擊對象,先後拘捕了在沿江頗有名氣的陳長奇和綽號為「小地主」的兩個砂霸。
今年2月,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夥獨霸一方的惡勢力團夥成員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以謝曉平為首的這個團夥,就是在蕪湖市東南方的東梁水域收取保護費,組織控制保護偷採江砂活動的。他們還組織了100餘人的應急隊,配備長矛、鐵棍等,進行武裝值班,最後發展到暴力抗法。而謝曉平原來竟是東梁村的黨支部書記,採砂的巨額暴利使其成為稱霸一方的惡勢力頭子。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政水資源局劉振勝局長向記者介紹說,黑社會性質的採砂人員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劃定地盤,自己採砂;另一種是向在某一區域內採砂的船隻收取保護費,提供保護。保護費的數目很大,有的一條船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元。
多頭管理出漏洞
據了解,目前採砂活動的監管涉及水利、航道、國土資源、港監、公安等多個部門。多年來,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的力度,也為非法採砂活動造成可乘之機。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一些縣市鄉鎮村,出於各自利益劃片對採砂船隻進行治安、收費等管理。因此,加強各部門各地區間的配合與溝通,是解決非法採砂屢禁不絕的當務之機。
劉振勝局長指出,現在對於長江採砂的管理只有一些部門出臺的文件、意見,還沒有專門立法,這造成在打擊非法採砂時,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有時甚至引起訴訟。此外,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在探明儲量的基礎上,儘快拿出相應的規劃,採用採砂行業準入制度,規範採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