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武漢大連小夥的傳奇經歷: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

2020-12-11 孟記濃湯

那個曾經上過央視,火遍全網的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最近又火了。他來長沙的計劃一直沒有放棄,這不時隔三月他終於來到長沙,雖然這次沒上錯車,不過他才出機場又起波瀾,讓他不禁感嘆:「我又給長沙市民添麻煩了,我不應該出門,應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裡。」那麼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要去長沙,坐錯車。大連小夥本名叫蔣文強,今年2月本想去長沙一趟,結果誤上運送外地回武漢人員的專門車廂,陰差陽錯滯留武漢。

因「包吃包住」當志願者。蔣文強說,自己當時一下車就發現問題大了。高鐵站不再售票,舉目無親的他,打車打不到,酒店也住不上。於是,他上網搜索志願者,想找志願者來幫助自己。結果他在搜志願者的時候,下面就蹦出來了招聘的廣告,廣告上面的四個字吸引了他的眼球—— 包吃包住。就這樣他成為了一民志願者,負責在醫院打掃清潔衛生。

回家途中車拋錨,快到家門撞護欄。3月份蔣文強所在的病區新冠患者清零了,在隔離14天後,他終於能跟隨大連醫療隊返回了,不過在他從大連返家的途中,他的車子又在高速因為電瓶沒有電拋錨了,他無奈自嘲:我又在等在救援,我太難了。不過他顯然不知道他的微博發的有些早,三小時後終於到家門口,他又撞上了路旁的柱子,車輛保險槓被掛掉。

終於到了長沙,搭乘網約車,紅綠燈再撞車。時隔三月,蔣文強決定完成自己的計劃來長沙談他的手遊業務。這次順利從機場出來的時候,他心情大好,隨後便叫了一臺網約車,沒想到在司機師傅過紅綠燈的時候,又被另一輛車給撞了,他也不禁調侃道:「應該在家老老實實呆著。」

蔣文強的經歷真可謂是傳奇,很多網友表示,「編劇都不敢這麼寫」,「這堪稱現實版人在囧途,拍電影的話我會去看。」網友雖是戲言,不過還真有影視公司找到他希望把他的經歷拍成電影,不過被他拒絕了。

蔣文強的經歷一時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三個月來熱度依然不減,據 「大連」蔣文強自己描述,經常有人給他打電話,微信加好友,甚至睡一晚起來之後會有200多個未接來電,後來他乾脆調成了勿擾模式;還有醫院裡的護士特意跑來要跟他合影。

我想大連小夥吸引我們的不光是他那傳奇的經歷,更多的是他身上閃耀著調侃挫折,笑對人生的豁達樂觀,他勇敢堅強卻又勤懇務實。從坐錯車誤入武漢,差點流落街頭,到網上求職,當志願者;從當志願者之初的害怕以致想換工作,到後來成為幫助鼓勵他人的明星志願者「大連」;再到回到家鄉,繼續努力創業。

我們從蔣文強身上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看到了很多事我們無法選擇,可是我們能夠決定怎樣去面對。他的「囧途」之所以能變成「奇遇」,我想這和他樂觀豁達,勇敢堅強的人生態度是分不開的,我想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學習的——笑對挫折,樂觀向上,踏實勤奮,機遇就在前進的路上。

孟記濃湯原創分享,其他和你的交流,歡迎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誤入武漢大連小夥快手曬與鄧倫合影,客串《在一起》出演自己的故事
    本想去長沙,卻誤入武漢被滯留成為志願者;回到家鄉,又遭遇大連突發疫情,重新穿上防護服......大連小夥蔣文強這輩子都不可能想到,一次坐錯車,居然讓他的人生有了如此巨大的改變。8月7日,#誤入武漢大連小夥客串在一起#登上熱搜第一名,這一次,他將和鄧倫、李沁等明星一起出演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之我叫大連》,講述自己的故事。
  • 人生如戲
    我們在戲中感受到了很多人生,這些人生充滿了傳奇,坎坷,神話,每一部戲中的人生都是充滿悲歡離合,時世滄桑的故事,而相對與戲我們的人生就顯得有些平淡,但是平淡的人生才是我們最真實的人生,而戲中的人生雖然精彩但卻是別人的故事,看戲不如認真而快樂的過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個日子,在戲中體驗人生,只是虛幻一時的感受,而真實的感受自己的人生,才是最美麗的戲。
  • 大連小夥「誤入」武漢經歷被拍成劇,他還跑了個龍套
    你還記得那個誤入武漢,被迫滯留,成為志願者的大連小夥嗎?最近,這個小夥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視劇了。8月6日,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發布了已經完成的9個單元的預告片,其中《我叫大連》單元就是以他的故事為藍本改編的,他本人還客串了一個角色。
  • 雲頂賭場,創辦人林梧桐曾遠赴馬來西亞,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當中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還是成功了。從小生意到大生意,他一直堅持做最好的自己,從未放棄。馬來西亞是穆斯林國家,也是一個禁止賭博的國家,在這樣的環境下創辦一個雲頂賭場,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空中樓閣,顯得是那麼的不切實際。林梧桐在創業過程中,困難重重,雲頂賭場是在山上。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亦真亦假,人生有時候看來就像是一場鬧劇!
    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過著一個平凡的日子,上一所平凡的大學,有一個平凡的對象,有時候就覺得自己真的活的是一部悲劇,人生平平的,沒有絲毫的波瀾,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短短幾十年到最後匯聚成一部不知道結局的戲劇。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玩世不恭卻過得很幸福的星座女
    反而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幸福的讓人羨慕,真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啊!雙子女雙子女其實就是一直自在慣了,也不喜歡有人對她指手畫腳的,他們總給人一种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感覺。她要是任性起來真的是沒人能夠攔得住。雙子女的自由任性本能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她們看到這些人有種庸人自擾的感覺。
  • 散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作者:子墨人生如戲,如果懂得演繹,戲裡戲外,悲歡離合都是精彩;戲如人生,如果懂得哪個是真實的自己人生如戲,自己是別人眼裡的風景;戲如人生,別人也是自己眼裡的故事,戲裡的幸福,也許是人生的苦,人生的幸福,也許是戲裡的悲傷
  • 朗誦: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作者 | 青青子衿  · 朗誦 | 茉清攝影 | 崔軍 · 編輯 | 絹子只要讓獨一無二的生命唱出了自己的歡歌,演繹出了自己的故事,給生命的舞臺留下了絢爛的一曲,就是人生最大的收穫。戲曲裡有生旦淨末醜,宮商角徵羽,可是人生的舞臺上,你卻可以做你生命的主角,不用擔心別人搶了你的戲碼,奪了你的風採。只要不迷失在別人的戲文裡,只要不丟掉自己生命的色彩,你就始終是自己戲文的主角。只不過,做主角容易,做一個精彩的主角卻不易,因為精彩需要自己創造,輝煌需要自己打拼。
  • 七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戲中遊,反覆無常少靜休。今日和風隨曲舞,明朝冷雪浸心頭。匆匆過客春秋度,把把霜刀歲月憂。沽酒三杯煙雨醉,品茗一盞釋煩愁。人生如戲戲中遊
  • 電影界的教父,人生如戲的瑞典傳奇大師英格瑪伯格曼
    名導如麥可漢內克、伍迪艾倫、拉斯馮提爾、馬丁史柯西斯等都對他有無比的推崇。更是後世電影的啟蒙。起源於瑞典的電影大師究竟是如何創作出一部部精彩的曠世傑作呢?《伯格曼:人生中的那一年》深入的剖析大師傳奇的一生。運用潛意識、色彩對比與觀影者溝通第一次看柏格曼的《芬妮與亞歷山大》,就被他強烈的彩色與黑白對比,可憐的童年生活,壓抑的喘不過氣。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電影講述了清朝乾隆末年,嶽九遭陷害被從京城趕到了揚州,遇到了戲班裡的汪潤生,汪潤生是一個性情中人,因「戲子」身份遭人輕視,頹廢到了極點的時候,受到了嶽九的鼓勵重新振作,並且跟著戲班進京唱戲,歷盡千難萬險,受盡了陷害,最終受到了鳳格格(馬伊俐飾)的青睞,並在格格的幫助下為皇帝表演。
  • 於中華:《人生如戲不是戲》
    (原創文章,作者:於中華 審核:何良慶)《人生如戲不是戲》紅塵似海,人生如戲。人生如戲,人生如戲不是戲,人生如戲,不能兒戲。世上百年,瞬間而已。
  • 影視鑑賞;《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影片藉助於幾位京劇演員人生、命運的曲折展現對人的生存理想與現實存在著的永恆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與闡釋。影片因其嫻熟的藝術技巧及內蘊的豐厚的東方化的人文主題勇奪坎城金棕櫚大獎,是迄今為止中國電影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使本片成為不朽經典的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哥哥空谷絕唱的表演。
  • 《紅盒子》: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我愛臺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是個如假包換的影迷。而臺北,不論什麼時候去,她永遠都能給我提供源源不斷的驚喜。我最愛去的影院就是西門町的真善美,它對於我有足夠的吸引力,使我幾乎忘記了西門町周邊幾乎嘈雜的喧譁,其實是我不喜歡的。沒關係,只要鑽進影院,我就會瞬間忘卻身外的世界。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霍元甲飾演者黃元申因趙雅芝遁入空門?
    「人生就是在演戲,過去我演影視劇中人物,現在我演寶林寺裡的和尚,將來年紀大了,就是演老和尚啦!」黃元申入佛門後給大家說的一句話。結尾 人生如戲,那時傳得沸沸揚揚的戀情,大家其實也不能說什麼。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所謂功名利祿不過一場空,黃元申或許早就看明白了這些。
  • 《裝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看電視劇《裝臺》,了解底層百姓生活的百味人生。一開始看這部劇的劇名時,實在想不通這個裝臺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追了劇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個工種,以前我都認為是道具組人員的工作。電視劇《裝臺》直面普通百姓生活,從劇中可以看出普通百姓苦樂交織的人生百態。張嘉譯演出了一個小人物刁順子的善良豁達無奈又心酸。他是一個普通的百姓,雖然居住的城中村,很多村民靠房租過得很滋潤,可是刁順子並沒有趕上好時候,他家的房子只夠自己住,沒有趕上擴建房屋的紅利。
  • 人生如戲(深度文章)
    #作者學院#人生若只如初見當第一次看曲中人彈奏的時候,聽聞遠方相思一曲,醉人心聲語未言,初聞曲中不知意,在賞此曲,卻知,已是曲中戲。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人背後都有心酸;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生活的艱辛,每一段的成長,每一段的感受,淋淋漓漓,殊不知人生的劇情,回首寫下,逢場又一戲。
  • 玩轉布袋戲,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舞臺上的操偶師用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口白讓觀眾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便是風靡閩南地區的傳統戲劇——布袋戲。隨著時代的發展,布袋戲不再是閩南地區人民的專屬娛樂方式,在重慶亦有這樣一群布袋戲愛好者,他們對每一集布袋戲的劇情爛熟於心,在觀看布袋戲之外,他們還衍生出了許多其他的玩法,他們說:「每一個大偶都有著白己的生命,而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出精彩的戲劇」。
  • 楊殿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裡有故事,故事裡有戲
    志在千裡名家述評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裡有故事,故事裡有戲,畫戲者多為戲迷、不入戲怎能入畫呢,楊殿斌老師畫戲是真的走進了戲裡了、他的畫裡的人物都是活的,因為每個人物都是自己,看看畫裡的英雄、美人都是心性的展示,或文或武、或勇或智都是一個文人的心象、是他的幻化
  • 老版電影傳奇崔永元的娛樂人生和文化堅守,闡述:人生如戲
    言辭犀利的小崔經常在節目中與嘉賓探討文化對峙與公共關係在內的各種命題,在擔當策劃製作了《電影傳奇》、《我的抗戰》等電視文獻紀錄片後,崔永元在電視媒介上完整踐行了影像負載文化傳承的功能。回顧《電影傳奇》這檔蘊藏崔永元娛樂人生和文化堅守的電視欄目,就有了特別的現實價值與探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