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承載初心
小康屬於人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我市作為經濟強市,更是承載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為記錄好呈現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永康人公眾號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舟山鎮端巖村
垃圾分類分出「網紅村」
就在昨天,浙江衛視《浙江新聞聯播》播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譜寫「兩山」新篇章——永康:垃圾減量人人參與 美麗村莊戶戶共享 》。
舟山鎮端巖村曾經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小山村,這幾年,村裡在「垃圾分類」的環境革命中,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村。
眼下,村裡還以「垃圾分類」文化為載體,依託周邊豐富的山水資源,大力開發美麗經濟,村民的小康生活清晰可見。
近日,來自石柱小學的學生和家長們來到端巖村參加「垃圾分類」的暑期實踐活動。
石柱小學學生 郎金樺:我覺得我要把這些知識帶到自己的家裡,然後讓家裡也變得像這裡這麼幹淨。
石柱小學學生 程凱悅:今天的分揀員一邊操作一邊講,比我們在書本上學的更加生動。
端巖村在四年前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對於一個小山村來說,過程充滿了艱辛。
舟山鎮端巖村黨支部書記 俞海:的確遭到過很多村民的抵制。
針對村民不分、亂分的情況,村兩委建立了二次分揀制度和相應的獎懲機制,並將垃圾分類跟黨員評星掛鈎。不到兩年時間,村民分類的自覺性大大提高,村子每天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少。拿端巖村端頭自然村來舉例,146戶398人,現在日均外運垃圾量不超過15公斤,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每天只產生38克垃圾。這一組數據也得到國內各級媒體關注報導,端巖村也因為垃圾分類工作成為了網紅村。
舟山鎮端巖村黨支部書記 俞海:到現在遊客量多起來以後,還是控制在十幾公斤,我們還是堅持把垃圾分類的二次分揀,還是做到了精細。
通過垃圾分類工作,村子越變越美,端巖村被評為浙江省3A級景區村。今年,端巖村順勢而為,依託周邊楊溪溼地和巖宕景觀資源,以村民入股的方式投資1000多萬元建造了這幢集「住宿、餐飲、休閒、會議、垃圾分類研學」於一體的「塘湖山莊」。從4月15號運營以來,總共接待了50多個批次的團隊。
村民俞建雨養了近200隻土雞,以前,這些雞都得拿到集市上賣,塘湖山莊建起來後,遊客不少,土雞和土雞蛋都供不應求。
舟山鎮端巖村村民 俞建雨:現在這個雞養多了,錢也多了,生活也變好了,我們奔小康了。
塘湖山莊產生的效益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還能給村民們發放分紅福利。
舟山鎮端巖村黨支部書記 俞海:我們正在發展美麗經濟,讓老百姓的口袋子也美起來,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小康生活。
記者:呂旭斌
實習記者:徐婷婷
編輯:胡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