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都能畫出《蒙娜麗莎的微笑》了,那還要畫家幹什麼?

2020-12-17 騰訊網

用文藝解構生活,

成就煙火氣中的藝術行動派,

讓日常趣味變成高級審美。

今日主題:人工智慧中的魔幻畫家。

藝術+

陳丹青曾說這個時代不是繪畫的時代,不需要那麼多的繪畫。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已經不是繪畫而是影像。但這不妨礙越來越多的AI「藝術家」進軍繪畫領域。

人工智慧時代,哪些工種會被機器替代?這等世紀焦慮,最為安心的或許要數那些藝術工作者,因為藝術和創造往往被認為是人工智慧所難以做到的。但他們能否笑到最後?……這裡,要向大家介紹幾位AI畫家,風格迥異,畫技嘛……捉摸不定。其中有不少都開過自己的個人畫展了,有些為電影、報刊供圖,而有些還在實驗室接受訓練。

傳統派:機械手臂的藝術進擊

說到現在,嚴格說來,AI能畫的一個都沒有,因為他們都是採用數字輸出,並沒有用筆繪畫。追根溯源,他們的老祖宗AARON反而是一個傳統的畫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專注水彩作畫40多年。發明者是前藝術家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教授哈羅·德科恩他於1973年開始致力於藝術創作計劃,名為AARON,同時他也是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訪問學者。

哈羅德科恩1995年看AARON畫畫

AARON的繪畫能力逐年提高,80年代學會了將物體或人物放置在三維空間中,並且從1990年起可以用彩色繪畫。最後,它的繪畫作品進入了許多世界主要的藝術博物館,並進入私人收藏家手中,這些收藏家為AARON的藝術品付了數百甚至數千美元。

1992年 AARON作品

AARON 還是一臺很原始的繪畫機器,他教它混合塗料(織物染料,而不是油),甚至給它一種想像力,可以在沒有照片或其他人類輸入參考的情況下繪製人物形象的靜物和肖像。

Final Approach是2013年AARON最新的繪畫作品之一

拼貼派:文字轉圖片的新聞插畫師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教授西蒙·科爾頓於2001年創造了「the Painting Fool」,他最初的意圖僅僅是編寫能夠將照片轉化為藝術作品的軟體。該程序逐漸變得更加複雜,從圖形過濾器和Photoshop等程序中期望的其他元素轉變為情感建模,能夠更鬆散地理解想法並能夠演變其場景描繪而無需具備任何特定參考圖像的能力以及隨意繪製的能力。

這張圖,就是該軟體下載了阿富汗戰爭的新聞故事,並確定了它用於在Flickr上查找相關圖像的關鍵字。然後,The Fool在一幅拼貼畫中展示了這些圖像的美術作品,將一架戰鬥機與一個爆炸物,一個家庭,一個阿富汗女孩和一個戰爭墳場並列在一起。

如果有這項技能,倒是能誕生不少AI圖書插畫師。

抽象派:如果能重來我想當達利

上述的還具有一些色彩衝擊的美感,但下圖的創作可能會帶給你不適感。

2018年3月,人工智慧又有了藝術方面的進展——一個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高中畢業生羅比-巴拉特(Robbie Barrat)在網上發布了讓人顫慄的計算機藝術作品。他開發的AI系統,使用一種計算機神經網絡程序通過觀察成千上萬張藝術裸體肖像,然後讓它自己創作的作品。

這些作品只能被描述為超現實的,臃腫的,就像一個更加瘋狂的達利和一個頭暈的畢卡索聯手製作的藝術品。大多數裸體看起來像是在炎熱的一天裡融化的肉團……但細思極恐,這就是人工智慧裡,我們人類的樣子嗎?

這應用到的技術其實是生成對抗網絡(GAN)的算法,其中兩個神經網絡互相競爭以獲得更好和更好的效果結果,直到達到期望的結果。簡單來說,一個是畫師一個是品鑑師,反覆「重畫」之後,直到AI畫出最貼近完美的畫作——該算法的「品鑑部分」已經在81,500幅繪畫上進行了訓練,水平已經達到區分不同風格的藝術,如洛可可式或立體派。相信在兩個好兄弟的互相監督、修正之下,AI能夠創建出自己的繪畫風格。顯然,羅格斯大學藝術學院和Facebook合作開發的AI比較有慧根。

AI一代的藝術,羅格斯大學藝術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

魔鬼派:谷歌DeepDream的夢魘

2015年,Google和Facebook合作開發的DeepDream問世,最初僅僅嘗試著讓運行相關算法的電腦識別照片中的實際物體,而不是想讓 AI 作畫賣錢。

經過一系列調整和複雜優化,這個 AI 系統終於可以將圖片中的物體按照自己的理解"臨摹"出來。除了細節上還不夠嚴謹和完整,AI 的"臨摹"作品已經初具輪廓,但怎麼感覺到處都是狗頭?

其風格詭異違和,充滿了異世氣息,甚至有些恐怖。網友們將DeepDream這個英文名翻譯成「深度夢魘」,果然很合適它的畫風。

谷歌就為其舉辦了一場叫做「深度夢魘——神經網絡藝術」畫展,並宣布將展示幾種不同風格的畫作,其中就包括:迷幻、海景、梵谷、以及狗!

這些DeepDream的大作,你都能猜出原圖嗎?這遊戲,我們可以玩一天!

這張畫在畫展上被賣出了8000美元的高價,也成為了當時轟動不小的新聞。

學院派:中規中矩異常乖巧

Pikazo的名字來自著名畫家畢卡索。它的畫畫方法和夢魘類似,就是都是要選一張照片和一張繪畫作為結合:

建築照片被仿梵谷風格繪製

Pikazo發明者是德國工程師Rosenberg,他的靈感正來自夢魘的那場畫展。看過之後,他決心改良夢魘的算法,讓它從夢想中走向現實,變成更加平民化,甚至人人可用。然而他努力之後,Pikazo繪製每幅圖畫仍需要30-45分鐘,渲染過程直逼CPU的使用極限。

於是,Rosenberg找到了英特爾,在藉助後者強大的CPU的幫助下,最終Pikazo目前繪製一幅高清圖像的時間已經縮短到了5分鐘左右,通過英特爾的雲計算實現,同時繪製成本也從原來的15美元降到了1美元。

極簡派:把複雜簡單畫出來

除了夢魘,谷歌的AI畫手還有一個溫柔貼心派的——由 Google Creative Lab 運用機器學習技術,推出 AutoDraw,只要大致畫出雛形,Google 運用機器學習就可以「猜」出來你想畫出什麼。

AutoDraw 介面類似電腦的繪圖工具,AutoDraw 是網頁介面,不論是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的瀏覽器,都能順暢運作。儘管 AutoDraw 介面類似畫圖工具,但是最特別的地方是運用機器學習。

Google 使用合作藝術家的畫作,猜測使用者想畫什麼。使用者只要挑選心中想畫的東西,像是雨傘、房子、汽車,之後 AI 會猜你實際上是畫什麼,列出可能結果清單,原先的隨手塗鴨就變成藝術家等級的畫筆,後續可以用其他工具修改成想要的畫面,並且下載完成的畫作。

點擊播放 GIF 1.8M

AudoDraw 背後運用去年推出的 Quick, Draw! 技術,用類神經網路來猜測繪者到底在畫什麼。它甚至能幫你補完未完成的塗鴉,糾正其中的錯:如果你花了一隻三隻眼睛的貓,Autodraw會去掉一隻眼睛。

這個中規中矩,又有糾錯功能,是不是和現在的手寫輸入法很像了?

野獸派:幾筆化成貓怪

如果說,之前都是AI理性的分析運算結果,如果其中加入了人為變量呢?人和AI共同畫出的畫是怎樣的?

2017年網絡上頓生出了名叫edges2cats的火爆應用,看名字就知道,這款應用就是把網友用滑鼠繪製的輪廓線轉變成貓圖的應用。先來看看它正常發揮的樣子:

這個應用的發明者Christopher Hesse,他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這款應用現在早已被網友們玩壞,因為網友畫出來的貓貓,都是下面這樣的:

龍貓也行。。。

哥斯拉貓,龍貓,章魚貓都來了,這哪是畫貓啊……是生物入侵!

但這款現在被當作搞笑小遊戲的畫貓軟體的靈感,來自於一篇非常嚴肅的學術論文——2016年11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加州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BAIR)發布了一篇關於關於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將虛擬圖像轉換為現實照片的文章,並開源了這一算法。當時的論文中,這個算法還是這樣用的:

畫房子

畫包包

萬萬沒想到,那個叫Hesse的腦洞青年看到這個算法之後,直接利用2000多張喵圖和簡筆畫,就把這款AI培訓成了這個畫風清奇的樣子。

各位畫家大可放心,短時間看來,人工智慧還沒有搶你們飯碗的能力。

儘管眾多AI已經有能力繪製出足以媲美人類藝術家的精美畫作,但現在所有這些AI都還是需要參照大量歷史上的人類藝術家的作品作為風格參照。

AI的各類「畫家」身上體現了「與創意相關的某些智能行為,如技能,欣賞,想像力,學習,意圖和反思。」學習能力不容置疑,它可以欣賞人類的情感,並通過自我定義的情緒發展指導自己繪畫,但它們實際上還是從未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人類藝術家們鬼才般的「憑空創作」能力,AI們還沒有掌握。

高級的繪畫技能一定要求創作者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繼承所有前人留下的作品和技術之外,一定要有創新的野心和欲望,一定要有超越甚至推翻顛覆前人的能力,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表達和情感宣洩,形成所謂的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人工智慧如果發展到了這一步,一定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意識存在,它如果能夠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繪畫作品,也就能夠做出其他與眾不同的事情,可能不是搶飯碗那麼簡單的了……你想要這一天的到來嗎?

相關焦點

  • 《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蒙娜麗莎》是公元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畫家達奇的著名肖像畫,作於1503至1506年,由巴黎羅浮宮美術館收藏。這幅畫描繪了一個新興的資產階級婦女的典型,充分表現出這個新女性自信樂觀的情緒,端莊溫雅的性格。
  • 《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能驚豔世界?放大30倍,終發現微笑的秘密
    說到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畫作,《蒙娜麗莎》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每年慕名前來瞻仰該畫的遊客多達600萬。沒有任何一幅古畫,能達到《蒙娜麗莎》這樣的知名度。
  • 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因為什麼賦予它神秘莫測的微笑?
    站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前,我們都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畫中蒙娜麗莎嘴角微皺,臉部的微笑似乎剎那而過,卻又能恰好被捕捉到。是因為出自大畫家達·文西?還是跟這幅畫的模特有關?自從這幅畫問世以來,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世人爭論不休,很可惜並不能解開這個塵封已久的謎團。1、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來觀賞,或者說在不同時間段觀賞,感受和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 達文西畫了一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你知道嗎?
    其實蒙娜麗莎的原型是達文西的父親皮耶羅的好友的妻子,叫麗莎·蓋拉蒂妮,是達文西父親請達文西畫的,那時候達文西經濟上拮据,也是想要幫助自己的孩子。更有趣的是,美國緬因州伯特蘭美術館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經測定,此畫確實是當年達·文西的手筆,畫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餘都酷似蒙娜麗莎本人。專家由此推測,這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可能是作者同時畫的一幅底稿,一幅蒙娜麗莎怎麼會變成兩幅?這是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其一。
  • 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底想表達什麼?蒙娜麗莎的微笑值多少錢?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什麼被人這麼廣為傳頌和討論呢,因為細看蒙娜麗莎,你會感覺她似笑非笑,是要笑之前又像是笑過之後,亦或是已經笑過。嘴笑眼不笑,從不同的角度看畫能得到不一樣的效果,不管是旋轉45度,還是旋轉90度,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已經成為一個膾炙人口的話題,其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千年難以釋懷的猜測:專家給出說法
    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世人探究的一個神秘的謎團,它來源於義大利著名畫家達·文西創作的《蒙娜麗莎》肖像畫。它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傑作。在此畫中,蒙娜麗莎那嫵媚笑容具有一種如夢似幻的千古奇韻,因此被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 外星人大祭司的秘密竟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裡?
    在世界上就這樣一副神秘的畫,她詭異的微笑困擾了人們長達500年之久,這就是出自達文西之手的《蒙娜麗莎》。關於《蒙娜麗莎?畫中的秘密,科學家們至今都沒有揭開。有人說,這是一副藏寶圖,也有人說這是一把離開地球的鑰匙,但不管怎麼樣,故事還要從他的創作者達文西說起,你可能不信,達·文西並不只是一位畫家,他在哲學、醫學、工程學等多達20門學科中都有極高的造詣,可以說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達文西將當時的繪畫手稿公布於世,最少能讓歐洲科技前提上百年。1503年依靠《最後的晚餐?
  • 蒙娜麗莎的微笑「愚弄」了觀者視覺
    研究人員發現,畫家利用精妙的色彩混搭刺激了人們的周邊視覺,通過轉換不同的觀賞角度則畫作主人公的嘴角會呈現出不同樣貌,從而「愚弄」了觀者的視覺。「不過,當觀者將目光轉移到其他面部特徵的時候,人物的嘴角則似乎微微上揚,形成一抹『無法被直接欣賞的微笑』,就像《蒙娜麗莎》一樣。」這種技術被稱為「暈塗法」,在兩幅畫作中均能見到。研究人員還說,也有其他畫家嘗試使用相同技法,卻都不及達·文西。
  • 把女朋友畫成蒙娜麗莎,火了,畫成「睡衣照」,賣了3千萬
    不管你能不能欣賞達文西的藝術,但他的蒙娜麗莎早已經成為了藝術的「代言詞」,《蒙娜麗莎》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幅油畫了。名氣太盛的結果的就是很多人都想模仿,世界上已經有無數的畫家臨摹過這幅畫,還有人依據這幅畫進行再創作,也有人把她寫成歌,還有人甚至想要扮演她。
  •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為何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專家:你倒過來看看就懂了 前言: 世界上有不少的名畫作品,就好比《蒙娜麗莎》,這部作品更是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所創作的油畫,光是面積就達到了77×53釐米,畫中描繪的就是一位面帶微笑的女士,這個笑容更是被認定為很是神秘。
  • 模仿《蒙娜麗莎》畫了個東方美女,草稿就賣186萬,奧秘何在?
    達文西畫的《蒙娜麗莎》模仿《蒙娜麗莎》畫美女,可不是弄著玩的,那可得需要很高的繪畫技藝和藝術涵養。當然,這並不是說《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不能模仿,或者說再牛逼的天才畫家也畫不出《蒙娜麗莎》所達到的藝術境界。事實上,多少年來,對於500年前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的這幅世界名畫,也不斷有後人模仿和研究,且收穫頗豐,其中就包括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冷軍先生。
  • 蒙娜麗莎的微笑畫像放大後,發現了不解之謎
    他最為著名的畫作毫無疑問就是那副《蒙娜麗莎》,現在被完好保存在巴黎的羅浮宮裡。說到達文西,他的童年一直是歷史謎團,道聽途說也無從考證,但是他的一生真的堪稱奇蹟,小時候我一直以為他只是個會畫醜女人的畫家,但後來才知道他在科學領域作出的巨大貢獻,他對宗教提倡的「地心說」持否定態度,並且大膽地表述了自己的想法,這在當時那個宗教制度嚴明的神學思想社會是會招致殺身之禍的,但是他毫無畏懼,只是想將真相昭告天下,他的這個提議要比哥白尼的「日心說」早。
  • 蒙娜麗莎的那一抹微笑真的是被羅浮宮保留下來了嗎?
    我從在小時候的美術課本中就目睹了達文西繪畫的風採,畢竟蒙娜麗莎的那一抹微笑真的是跨越了國界給全世界的人民帶來了溫暖。而蒙娜麗莎的原型是是一位為達文西做模特的女性,而在那個時候恰巧有了身孕。經常性的撫摸肚子,臉上散發著母性的微笑。
  • 「蒙娜麗莎」真的是在微笑嗎?專家:你把畫倒過來看就不這麼想了
    《蒙娜麗莎》作為達·文西最傑出的代表作,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幅世界名畫。達·文西在1503年的時候就開始畫《蒙娜麗莎》,那個時候達·文西已經前往佛羅倫斯,經過了三年之後,在1506年的時候,達·文西已經來到了米蘭,這幅畫還是沒有完成。後來一直到達·文西去世的時候,這幅畫還在他的工作室裡擺放著。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到底是什麼呢?
    達文西是歐洲的天才人物,500年前作出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北現代人類譽為經典,這幅畫仿佛被達文西賦予了靈魂,可以說是古今500年之內的頂級畫作,甚至圍繞著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花還產生了許多的謎團,一幅畫竟然能夠達到遠古瑪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謎的高度,太偉大。
  • 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外科醫生破解,其實她不是在笑,而是得了一種病
    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外科醫生破解,其實她不是在笑,而是得了一種病達文西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是非常的熟悉的吧,世界上著名的畫家,而他的畫作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要屬《蒙娜麗莎的微笑》了,這幅畫作是非常的有名的,現今也是被掛在了羅浮宮當中。
  • 《蒙娜麗莎》微笑之謎終被揭開?專家放大1.34倍後:她根本沒有笑
    ——羅曼羅蘭從古至今,有很多優秀的知名畫家為我們後背留下了諸多的傳世之作,一筆一划都勾勒出了畫家所賦予的情感,成為流傳百世的驚人之作 ,也一直被後輩們津津樂道 。像《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都是全球最知名的繪畫作品,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備受世人矚目的謎團至今都未解開,就像大家所熟知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以來都是眾人熱議的焦點。
  • 《蒙娜麗莎》究竟笑沒笑?專家將畫放大後,發現畫中出現新生物?
    從古至今歷史上出現眾多著名畫作,這些傳世之作都是由畫家所述的真實情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作截止到目前為止仍然飽受大家爭議,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它代表著一個時期,每年都會有大量慕名而來的人去羅浮宮觀看《蒙娜麗莎》這幅畫作,對於這幅畫作大家一直在爭議的一個問題
  • 把蒙娜麗莎的微笑,和達文西自畫像重合後,畫竟變成了這樣!
    一說到《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部畫的時候,想必大家一定會想到達文西吧?我們都知道在達文西的巨作中,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謂是飽受爭議的一幅畫了,蒙拉麗莎身後的景象,蒙娜麗莎眼睛中的字母,蒙娜麗莎身後的血河等等這些都是討論的話題,而在這些話題中,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大家都說,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和達文西非常的像,於是科學家用技術手段把兩幅畫重合後,會變成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吧。首先大家都看過達文西的自畫像和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兩幅畫吧。
  • 蒙娜麗莎的微笑竟然是個騙局?經專家調查發現,原來是這樣
    他世界著名的畫家、科學家及藝術家。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之一,同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幅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的作者,然而,這幅名畫竟是一場巨大的騙局。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來到羅浮宮瞻仰這幅曠世巨著,每位遊客都會在展示櫃面前駐足仔細觀看,都在試圖找尋《蒙娜麗莎》神秘微笑的秘密。《蒙娜麗莎》耗時四年整副《蒙娜麗莎》的畫作長53cm,寬7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