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數據,我國2018年的GDP總量為900309億元,同比增長6.6%。不過,近日國家統計局又對2018年的GDP進行了修正,修正之後的GDP總量達到了919281億元,比前值增加近1.9萬億元。為什麼2018年的GDP總量會突然增加這麼多?GDP上修之後,我國的人均GDP又達到了多少?
對GDP數據進行修正,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其他國家並不少見,一些國家在修改GDP計算方式之後,就會修正其GDP總量,比如印度、越南。還有一些國家,其GDP數據本就分幾次公布的,比如美國就會先公布初值,再公布修正值,最後才公布終值。我國在今年1月份時,也對2017年的GDP總量數據進行了修正,使得2017年的GDP總量比原來公布的數據少了6000多億元。
不過,雖然我國也常對GDP數據進行修正,但像這樣一次性上調1.9萬億的情況還真不多見。按照最初公布的數據,我國2018年的GDP總量比2017年增加了7.96萬億元,增加的1.9萬億元佔了原來GDP增量的23.8%,同時貢獻了2.1%的GDP增速,使得我國2018年的GDP增速由6.6%上升至8.7%。
為什麼GDP會有這麼大幅度上修?
2018年的GDP總量被大幅上修,其實並不是因為2018年的GDP被少算了很多,因為就算有計算誤差,一般一年的GDP也不太可能出現這麼大的誤差。而主要的原因是跟我國第四次經濟普查有關。
我國每隔5年就會做一次經濟普查,而2018年剛好是第四次經濟普查的時間。通過經濟普查得出更為準確的數據,就會對之前的數據進行修正。由於經濟普查5年才有一次,所以每次經濟普查修正的數據,其實是這5年的累計值。也就是說,2018年的GDP總量上修的1.9萬億,並不只是2018年GDP出現的統計誤差,還包括了2014—2017年的統計誤差。如果1.9萬億的誤差是在5年裡產生的,那就沒什麼奇怪的了,因為這意味著平均每年的誤差還不到4000億元,屬於合理的誤差範圍。
其實,相比前面幾次經濟普查時對GDP的修正,第四次經濟普查修正的GDP幅度還算比較小的,GDP的增幅僅2.1%,而前三次增幅分別達到了16.8%、4.4%、3.4%。這就說明了我國的每年GDP的計算數據越來越準確,令每年的計算誤差越來越小。
或許有人會擔心,2018年的GDP總量大幅上修,會不會造成2019年的GDP增速出現大幅下滑?我國今年前三季度的GDP總量為69.78萬億,以修正前的2018年的GDP數據計算出的GDP增速為6.2%。在2018年的GDP上修了2.1%之後,是不是意味著2019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將下調至4.1%呢?
對此,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據我國現行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採用相關指標速度推算法核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19年GDP時,將以2018年GDP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行業相關指標增速核算。因此,2018年GDP總量的上修,對2019年GDP增速影響不大。
GDP上修之後,人均GDP能達到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截至2018年末,我國的總人口為13.95億,按原來的GDP總量計算,人均GDP為6.45萬元左右。在2018年的GDP總量上修1.9萬億元之後,我國人均GDP上調了1360元左右,使得我國2018年的人均GDP達到了6.59萬元。如果今年全年的GDP增速與前三季度的增速變化不大的話,那麼今年人均GDP就有望超過7萬元了。
GDP總量和人均GDP上修之後,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更富了呢?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