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2020-12-16 財經點點懂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白巖松:抑鬱症五年,三次想自我了結,治療中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提起白巖松,我們首先會想到那個風趣睿智、博學多才的央視名嘴,但鮮有人知的是,他曾經被抑鬱症折磨多年,從80公斤瘦到了55公斤!

在《對白》這檔節目裡,有一個女大學生就提問他:「您抑鬱過嗎?您是靠讀書走出抑鬱的嗎?」

白巖松對這個問題很是重視,他也絲毫沒有避諱自己抑鬱的經歷,而且也坦言讀書對他的病症起了很大的作用。

抑鬱五年,三次自殺,這是你所不知道的白巖松

1992年的時候,白巖松天天夜不能寐,睡不著覺,緊接著發現自己後腦勺有塊斑禿,問家人,家人才告訴他其實他們早看見了,只是不敢告訴他,害怕他多想,而那時家人已經能夠感受到他內心中的抑鬱。

後來的五年時間裡,他抑鬱不能自拔,拒絕與外人交流,就連日日陪伴他的妻子朱宏鈞他也只願意用紙筆進行交流,拒絕言語上的溝通,可是越是拒絕交流越是抑鬱,以至於他一度認為這個世上沒人能理解自己,而自己也理解了海子、海明威等人為什麼最後的選擇都是自殺結束生命,因此他三次想要效仿自殺,卻最終還是停留在了最後一步。

幸運的是,家人及時發現了他的一系列反常狀況,深愛他的妻子陪他一起去看心理醫生,陪他一起經過數次治療,最終白巖松找到了開解自己的方法,也是幫助他走出抑鬱症的最好的良藥——讀書。

他說:「讀書就是在讀自己,如果不去讀很多書,讀很多的人,我怎麼能明白自己,自己又怎麼去接受自己的缺陷?而接受缺陷之後,原本抑鬱的我忽然覺得自己竟然完美多了!」

讀得多了,讀得深了,從一個個人物身上他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而自己的全部經歷、想法在那些人的苦難、成功面前不值一提。

那個時候他喜歡閱讀《曾國藩全集》,有一天他讀到裡面有一句話叫「花未全開月未圓」,突然茅塞頓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

意思是花沒有全開的時候是最好的,月亮還沒有全圓的時候是最好的殘缺也是一種美,因為當你到達了極致後,往往才是災難的開始,就此一句話徹底點醒了他!

古人用一副對聯,就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很多名人讀了此書之後,也是對他連連稱讚和感嘆。

曾國藩的為人處世的大道理有很多,他將他的畢生心得都寫在了《曾國藩家書》裡,,這一本書包含了曾國藩一生的智慧。

《曾國藩全書》內容極為廣泛,收錄了曾氏從年輕至去世前的百餘篇較有代表性的家書,按內容大抵可分為治軍、為政、修身、治學、持家、處世、理財、交友、用人等章。

由這些書信,可窺斑見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為思想智慧,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讀曾國藩家書智慧,小編強烈推薦《曾國藩全書》。本套書既有很高收藏價值,又讓讀者比別人學得更多,看得更透。

本書包含曾國藩的智慧精華;包含曾氏家訓,是持家、教子秘方;與領導溝通的話術秘笈;三軍統帥的識人、用人之道;這樣一套四本智慧的書99元,卻可以點亮你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曾抑鬱5年,多次想要「自殺」,卻被曾國藩這7個字點醒
    這就是《曾國藩》給予我的啟示。」——白巖松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沒有誰可以簡簡單單的成功,我們所知道的勵志故事只是只是他們所有經歷的冰山一角,勵志的背後往往事痛苦的真相。白巖松:抑鬱五年,三次想要「自殺」2001年,白巖松精心籌備著央視的新欄目——《子夜》,這個全新的節目寄託著白巖松希望,然後由於一些原因,節目卻一直沒能播出,這讓白巖松的壓力驟增,再加上周邊人的質疑,白巖松的內心轟然崩塌。他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每天夜不能寐,一度拒絕和外界交流溝通。
  • 白巖松:《道德經》一句話,讓我拒絕了月賺2000萬的機會,不後悔
    "不忘初心,方能始終",這是初中畢業時,班主任告訴我的話。現在我22歲,已經畢業,但是當初的"初心"是什麼,我有些模糊了。直到我看到白巖松,真真正正將"初心"一直付諸實踐的人。一個訪談中,白巖松坦言:曾經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我放棄了,但是我不後悔 。
  • 她想了結生命,但我們絕不允許!
    近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收入了一例因「抑鬱症」刎頸的患者。 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李君梅主治醫師說,該患者一直深受抑鬱症的困擾,並且有加重的傾向,在洗胃出院之後,去另一所醫院治療抑鬱症時又嘗試刎頸,但幸好被及時發現,只是傷及皮膚,並未傷及到要害。而這一次刎頸,卻不似那時,而是真的差點要了命。
  • 自我訓練——我自己就能治好焦慮症抑鬱症?
    通常,採用了這種新的治療方法,也就是用 「自我訓練」 的方法來治療患者的治療師,會對病人說:「你期待可以在我這裡找到讓焦慮遠離的方法,但我也幫不了你。我能做的只不過是提供給你一種看待自己症狀的新方法。我可以給你靈感,具體告訴你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消除焦慮。
  • 這幾句話經典語錄,支撐我走完抑鬱症艱難的一年
    今天給大家列舉一些曾經對我真的有幫助的一些語錄,希望與你共勉!1、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糕。記得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開始我抑鬱爆發的時候根本不了解抑鬱症,隨著心理諮詢與了解抑鬱相關知識後,開始越來越不懂得謙虛了,我總覺得好像書中的權威知識就是真理,直到有一天有個人和我說,如果你覺得所有的事情你都懂了,這恰恰是你什麼都不懂的開始。
  • 這個老人活到了146歲,最後選擇自我了結,後代對此表示理解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這個老人活到了146歲,最後選擇自我了結,後代對此也表示理解每個人都有願望,但年齡不同,願望也就不同,比如年輕時候想要的可能是房子、車子和錢,等到上了年紀,想要的就不是這些東西了,而是健康長壽,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一位高壽老人
  • 抑鬱症女星自白: 曾經我也想 一了百了(上)-新聞頻道-和訊網
    隨著生活中各方壓力的不斷增大,抑鬱症在現代社會中呈現高發的態勢,尤其在秋季,蕭瑟、悲涼之氣總是「撥動」著人們的不良情緒。昨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沈城多位心理專家,針對熱依扎微博中提到的抑鬱症「關鍵點」一一進行解讀,揭開抑鬱症神秘面紗。
  • 韓寒、白巖松、劉德華交口稱讚的《皮囊》,濃縮出10句經典語錄
    白巖松則說:"這本書從不寫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而是在自省中退回到內心。"或許我們可以從書中精選的10句最扎心的語錄中找到答案:01.沒錢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困頓,還有別人有意無意的疏遠和躲避。02.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
  • 抑鬱症患者對自我產生負面評價,怎麼辦?改變認知歪曲並遷移思維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對自我的負面評價和對未來的一種失望。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就是面對未來抱有極其強烈的渴望,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它。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狀態是非常低落的,甚至是比較頹廢的。自己不能轉彎過來思考,那麼誰也無法去把他拉回來。
  • 拿什麼拯救你,抑鬱症!
    我的兒子死了,那天跟往常沒什麼不同,如果不是兒子自殺,到了第二天我可能都想不起來前一天發生了什麼,幾十年的柴米油鹽磨滅了我所有的激情,每天過著一樣模糊的生活,不關心自己吃了什麼,做了什麼,遊遊蕩蕩又是一天。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我是一名「70後」大叔,幾乎與動漫絕緣。但最近我一口氣看完了一部漫畫作品——《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這篇短小精悍的漫畫作品記錄了作者罹患抑鬱症20年的親身經歷。作者從小遭受了大量來自原生家庭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親的粗暴教育。
  • 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就是白巖松,免不了自我膨脹!
    一張滿懷沉重、在鏡頭前總是陰沉沉的臉,憂鬱的眼神,從未舒展開的額頭的皺紋,配上那心懷天下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腔調,這,就是白巖松!說實話,開始是喜歡他的,究原委,探真想,談天問地,頗有幾分深度,但這類節目主持的久了,難免就浸在裡面出不來,於是乎,免不了自我膨脹,真以為自己就是那天底下唯一掌握真理、洞悉事物本質的人,而腳下全是暈頭暈腦需要他燭照指引的芸芸眾生,在這方面,老胡正朝這條路走,或者正走在這條路上!這不,教主一樣的老白開始罵了:哆,爾等,愚蠢(罵那些對美國和其它國疫情幸災樂禍的人是蠢貨)!
  • 曾國藩如何經歷了儒,法,道家的三次轉變,變得遊刃有餘處變不驚
    清代大儒曾國藩繼承了儒家的慎獨,勤勉,刻苦,本身並不聰明,曾國藩對自己特別嚴苛,終於做出了大學問,成就了一番大事業,讓家族興旺,特別他的家書家訓,更是讓後人不斷的學習稱頌。曾國藩在思想上的三次轉變:1.京城10年有餘,勤奮努力,崇尚「儒學」;2.鎮壓天平天國運動後,到鹹豐7年回家奔喪期間,推崇「申不害、韓非」的法家思想,非常殘忍,不留後患,有「增剃頭」之稱;這時的曾國藩,沒有得到應得的功名時
  • 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自我康復療法解析
    我就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做一些剖析,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一、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徵抑鬱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 周杰倫被惡搞白巖松遭求愛 大家樂才是真的樂
    我懂了,不說了,愛淡了,不遠了」,被網友巧妙地改成「怎麼了?你哭了,說好的年終呢?我懂了,不給了,錢沒了,心死了」。《夢裡的巖松》是重新為《隱形的翅膀》填詞,其中不乏一些直白表達仰慕之情的歌詞,「每一天,希望看到夢裡的巖松,每一夜思戀幻化成燦爛的星空,我知道我夢裡有個白巖松,陪我走,走過傷痛」、「努力想,想像那個夢裡的臉孔,我看見,有你的那天都會有彩虹。我願意,用我的一生為你去守候,伴你走春夏秋冬。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呢?主任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我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對我說的一個詞。這時,我通常會再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有抑鬱症?然後你會發現,除了少數人說被醫院證實之外,大多數人會說是基於他們的感覺。例如,我最近真的心情不好。例如,在閱讀了一些關於抑鬱症的書籍和文章後,發現自己有許多症狀。有些人甚至做了一些關於抑鬱症的自我測試,結果顯示有抑鬱症,或嚴重抑鬱症,等等。
  • 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一是抑鬱症患者的腦區發生了改變,使抑鬱症患者決策能力下降,令其行事更加衝動,增加了他們的自殺風險。 二是通過大量臨床經驗得出的結論,想自殺是因為抑鬱症所帶來的情緒反覆和軀體症狀折磨得他們生不如死。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自殺,絕對不是因為他意志薄弱,想要博得關注。
  • 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徵、產生根源和自我...
    我就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做一些剖析,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一、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徵抑鬱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 白巖松:每次跑5-10公裡,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為這本書寫了序。在序中,白巖松提到,作者方旭東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用一年的時間堅持每天最少跑2公裡,最後的365天,他做到了。但白巖松在暗暗敬佩的同時,對這種做法似乎又不以為然。「我勸他解脫,要破一種執著。」
  • 曾國藩硬抗5次奇恥大辱而不垮,還能脫胎換骨,「半聖」果然牛
    到底是五次怎樣的奇恥大辱,竟被曾國藩說成是歷練他自己的磨刀石?如果沒有這些失敗與屈辱,就沒有他四十歲後的脫胎換骨,那毀譽參半的「半聖」稱號更無從談起。五次?一次就有可能擊垮一個人!沒錯,是五次,曾國藩以打脫牙齒和血吞的精神硬抗了五次,並在那之後脫胎換骨,所向披靡。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