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當你從永勝縣城前往程海鎮
然後翻過崀峨坡,程海便映入眼帘了
一汪青藍湖水,四周群山環繞
村村綠竹粉牆,處處曲溪環繞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個地方
可以忽略時間
徜徉在靜謐、自由、紛繁之中
那,一定是程海!
(本文圖片均來自美麗永勝、彩色蝸牛)
程海鎮的居民,在這裡環海而居
在此流域範圍內,有9個村委會47個村民小組
各個民族雜居在一起
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各有不同
像是絢麗開放的花朵,簇擁在一起
綻放成一副絢麗多彩的畫卷
讓我們隨著程海湖
去看看環湖而居的那些村子吧
1
星湖壩子
星湖壩,雖然沒有三川壩大,但是也算是程海周邊最大的壩子了。整個星湖壩子村莊稠密,良田眾多,村莊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從這裡遠眺程海風景還是很不錯的。
星湖,原名七星村,因芮家村、王官營等七個村似七個星座,故名七星村。而後因其瀕臨程海,故更名為星湖。
2
河南村,河北村
從星湖壩子一路向北,前往程海東路,經過的第一個村子,便是團山河南村了。再往北就是河北村,河南村與河北村的分界就是團山河。(圖中間的河)
3
半海子村
從名字來看,半海子村是處於程海的中間地段了,永勝方言有言:「半中辣腰」,即處於一個物體的中間部分之意,而半海村的位置也就是處於程海的「半中辣腰」了吧。半海村還是大的呢!
4
清德村
繼續沿著程海東路走,就會經過清德村,在過去叫亂石崗村,後改名為清德村,是程海東岸沿線上必經的一個村落。
5
劉家灣村
這裡應該是姓劉的人多吧,叫做劉家灣村。
6
海腰村
接下來來到海腰村,1949年2月,滇西北地區武裝鬥爭中震驚雲南的「海腰事件」在這裡發生,32名革命戰士慘遭殺害。它是永勝縣地下黨組建的第一支人民武裝力量,它為當地革命者堅持武裝鬥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7
蒲米村
過了衝子村和昔拉灣村,我們來到程海東岸中部,蒲米漁村就坐落在這裡,實乃一處風水寶地。蒲米村於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蒲米村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碧波蕩漾的程海邊上,田園、村莊、海水,構成一幅迷人的畫卷。走進蒲米村,古式民居建築隨處可見,沉澱了很深的傳統文化底蘊。花燈、洞經古樂、耍龍舞獅是蒲米村的文化瑰寶。
8
青草灣村
然後我們來到青草灣村,2018年12月被公布為中國傳統村落。山水曲處稱灣,加之草木繁茂,故得名「青草灣」。
青草灣村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各姓十幾代人在這片6平方公裡的神奇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靜生活。據2016年的統計,全村現有218戶918人,絕大多數是漢族。
9
程海北部灣——黑伍
從青草灣前行,便是傳說中的黑伍了。黑伍一帶,土地肥沃,水熱條件好,盛產水稻、玉米、冬早蔬菜等,出產豐富。清代以來,海塢改作黑塢或黑伍。黑伍便逐漸成為永勝人的慣稱。現在,黑伍主要是指程海北部灣的村落。
程海北部灣有著一個圓弧形的大灣,地勢平坦,遍地沙礫。這裡天然沙灘細軟潔淨,沙灘由海浪衝刷形成,點塵不染,湖水清澈,簡直就是旅遊休閒的福地!玩玩水,吃吃魚,簡直就是享受。
10
小陽保村
從黑伍繞到程海西岸,西岸道路要比東岸好走。路過的第一個村子就是小陽保,小陽保村落沿著道路兩旁蔓延開。
11
潘浦村
從小陽保向南而行,就是潘浦村,也是程海沿岸種植甘蔗最多的村子。每年十二月底,潘浦村的甘蔗就成了西海線的亮麗風景,家家門前擺放著香甜的甘蔗,過往行人無不駐足品嘗……
12
洱崀村
洱崀村,是程海有名的旅遊度假村。村裡酒店、客棧等設施相對齊全,海邊風景也頗為秀麗。這裡的人家大多推開門就能看見湖,那一抹純淨的藍,讓人每天都心情愉悅。你可以在湖邊戲水、捉魚捉蝦,漁夫們乘船捕魚,勤勞樸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周末有空閒時間,可以約上三五好友來洱崀度假哦!
13
金蘭村
金蘭村隸屬於永勝縣程海鎮河口行政村,坐落在白雲山東麓、程海湖西岸,實乃依山臨水之風水寶地。當地民間俗稱格早蘭,1951年正式定名為金蘭村。金蘭村名,取意甚善,名副其實。
金蘭村現今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的刀杆節。屆時,村民無論外出遠近,都要趕回家來過節。刀杆節中最扣人心弦的表演,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人們常把「刀山火海」比喻為非常危險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人視為勇士。
14
河口村
河口屬於程海南片較大的片區了,村莊眾多,獨居一方沃土,有一條節叫河口街。河口村的出名是因了一副至今無人對出下聯的絕對:河口三可口,辣椒、豆腐、白條魚。
15
毛家灣村
從河口往南,經過鳳羽村,前往毛家灣村,便是偉人毛澤東先祖父的客籍地,目前,永勝毛氏宗祠和邊屯文化博物館已坐落於此。
在這裡,你可以面朝程海
聞著陽光下那溫暖的味道
感受著湖面吹來的清風
靜靜地聽著湖水拍打漁船和岸邊的聲音
仿佛可以把時光醞釀成美酒
一起去程海玩吧!
組稿:李麗明
責編:章麗清
圖片來源美麗永勝、彩色蝸牛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主編:楊江芹編輯:李麗明 徐泓
初審:章麗清 終審:楊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