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時節天氣寒冷,非常適合泡溫泉,泡溫泉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利於身體的健康。那麼泡溫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怎麼科學泡溫泉呢?下面為大家說說泡溫泉的注意事項!
泡溫泉的注意事項
1、勞累時不適合泡溫泉
人覺得勞累時,最重要的是去睡覺或休息。而若是為了解乏馬上去泡溫泉,反而可能加重心肺的負擔。另外,在吃了飯後或喝了酒後一個小時內、剛做完劇烈運動後都不適合泡溫泉。
2、時間有限制
由於溫泉的水溫多在38—42攝氏度,略高於體溫,所以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15分鐘,每天最多不過3次,以免加重心臟負荷。而且,當身處 3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時,身體還可以利用對流、輻射以及出汗3個方式進行散熱;一旦達到36攝氏度以上,就只能靠出汗散熱了。但身在水中,汗水根本不能蒸 發,這就會導致體熱難以散發,時間泡得過長就可能導致中暑。
3、注意保暖
泡溫泉後要注意保暖,迅速擦乾全身,特別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和四肢皮膚的皺褶處,及時塗抹滋潤乳液,鎖住皮膚水分。
4、及時擦乾身體
溫泉浴畢,直接用幹毛巾將身體擦乾,頭髮吹乾﹔除非皮膚敏感型者,否則溫泉浴完不要用清水將溫泉凝脂衝掉,也可持續保溫效果。
5、稍事休息
泡過溫泉後,新陳代謝加快,所以不應該緊接著進行其他活動,或喝酒、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身體負荷或消化不良。應稍事休息、放鬆以恢復體力。
正確泡溫泉的步驟
首先,先從腳淋起,慢慢往上,全身都要用溫泉水潤溼﹔最後用溫泉水澆淋頭部。冬天入浴之前的全身暖身浴是很重要的,可預防腦貧血的產生。
接著,慢慢地進入浴池中泡,剛開始只泡到胸口部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身浴,約浸個3-5分鐘左右,全身都暖活起來後,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也就是全身浴。漸進式的入浴法,可以避免腦充血的現象。
泡湯的時間長短視溫泉的溫度而定,如果汗流浹背,或是心跳急速加快一分鐘跳動達120下,就表示你泡過頭了!可先起身休息個5,6分鐘後,再繼續第二回合泡湯。
泡溫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以上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當然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泡溫泉的,比如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人群都不宜泡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