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悉,近日美國政客又在搞事情。
美國共和黨議員佩裡呼籲要將美國和臺灣地區在各自的辦事處升級為「大使館」,雙方的「駐處代表」稱呼也要相應換成「大使」。
佩裡叫囂將「美國在臺協會」改為「大使館」
據報導,佩裡公開宣稱「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國代表處」應該都升級為「大使館」,而「辦事代表」也要換稱謂,改成「大使」。佩裡表示,美國此舉是為了向世界證明美國全力支持臺灣地區,與臺灣地區是非常友好的關係,並且希望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能起帶頭作用,吸引更多的國家與臺灣地區拉近關係。
此外,美國共和黨議員泰德·約霍也表示,面對中國在臺海的行動,美國應該迅速做出決定,應對中國大陸的「挑戰」,包括美國在內的民主國家,都應該對臺灣問題明確表態。
對此,蔡英文也緊隨其後,發聲明宣稱要對臺海的局勢採取提高警惕的態度,大陸近來高頻率出現在所謂的「海峽中線」區域,不斷增加「兩岸」起衝突的危險係數。沒錯,蔡英文又將鍋甩給大陸,此外,她還聲稱大陸「破壞」臺灣所謂的民主、「抹黑」臺灣和「蠱惑」民眾對抗民進黨當局。
美國政客想先下手為強?
另一方面,蔡英文迫不及待地感謝美國對臺的武器支持,提升臺軍作戰和防禦能力,表示未來還要繼續加強和美國的合作以及探討軍事防務,並強調要增加財政支出在軍事上。但有臺灣媒體指出,蔡英文上臺期間,臺灣地區在軍事防務上支出超高,佔到人均生產總值的2.2%,相關數據也顯示在臺灣每個人賺50塊其中1塊就是用在買美國的武器上。
針對臺灣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曾指出: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完整的行徑決不能容忍」,大陸將持續採取「精準打擊」措施,「依法嚴懲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
有時事評論員指出,從拜登的態度來看,若他上臺,中美關係可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這也意味著美國不會那麼支持民進黨。因此,美國政客最近和臺灣地區互動密切的原因,就是美國的「親臺」勢力怕拜登執政後,會改變川普之前的對臺態度,他們想先下手為強,強行先帶個節奏,把議題設定框死,到時拜登「上臺」了,這熱度也降不下來。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