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7月26日消息:
人們常用「住在火山口上」來形容危險,但大多數住在火山口上的瓊北民眾,卻少有這種危險。
「海南有個火山口,那是一座死火山」,這是人們對海南火山的普遍認知。事實上,海南並非一座火山,也並非所有的火山都是死火山。海南是我國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最強烈、最頻繁、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
據統計,海南島北部地區自新生代以來,共有10期59回次的火山噴發火山熔巖遍及海口、文昌、瓊海、定安、臨高、儋州等7個市縣以及洋浦經濟開發區,面積達4000餘平方公裡,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有100餘座。而其中近一半數量的火山分布在海口市境內,特別是海口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在面積約10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就分布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火山40座。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還是海南噴發年代最新的火山群,其距今最近一次噴發已有7千多年的歷史,與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相比,確實太長太長。然而,如果我們把一座火山比喻成一位百歲老人,則火山的1萬年也許僅僅相當於百歲老人的一夜,就好比睡了一覺。因此,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是尚處於休眠期的火山,而非死火山。
據資料統計,全球平均每年大約有50到60座火山噴發,其中有一兩次屬近1萬年來有過噴發活動但無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這表明,需要對過去1萬年而不只是對在人類歷史時期有過噴發的火山進行監測和災害預防。
省地震局火山監測中心主任胡久常副研究員對海南火山做過多年深入的研究。胡久常主任認為,海南的火山有三大特點,一是海南的火山堪稱世界上最小的火山之一,單座火山噴發規模很小,直接影響範圍也十分有限;二是火山噴發活動後的休眠期很長,因此也往往被誤認為是死火山;三是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是我國唯一處於省會的城市火山。
相比而言,火山預報比地震預報更容易,一是火山噴發的地點明確,二是前兆現象更為明顯,三是巖漿自地球深部向上運移至地表有一較長的時間過程。
對於海南的火山災害防禦工作,胡久常主任認為,首要的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火山監測臺網,開展長期的監測和研究。另外,火山是很好的旅遊資源,將火山科普與火山旅遊結合,有效提高全民的火山防災意識。
責任編輯:陳薈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