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省團隊遊恢復,杜甫草堂博物館恢復夏令時開放時間
暑期出遊旺季來臨,成都鄉村旅遊成為熱門選擇
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可恢復跨省團隊旅遊,被暫停了6個月的跨省遊恢復了,這為沉寂已久的旅遊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7月19日,我市宣布恢復跨省團隊旅遊,全面點燃成都跨省遊的熱情。近日,記者獲悉,自跨省遊恢復以來,我市各大博物館和鄉村遊成為旅遊熱點。
文博遊人氣漸長
博物館延長開館時間
暑期遊與跨省遊的疊加,讓我市旅遊市場逐漸恢復常態。據了解,目前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跨省跟團遊的遊客數量較之前呈增加趨勢。在各園區和展廳中也明顯可見暑期研學團、親子家庭遊等遊客的身影,人氣持續增長,恢復往日生機。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恢復夏令時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從9∶00至18∶00開放,周六、周日9∶00至20∶00開放。金沙遺址博物館7、8月周一不再閉館。目前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日接待遊客量已從3000人上調至5000人。
文博活動帶來藝術盛宴
在延長開館時間的同時,我市各大博物館也為遊客呈上了精彩紛呈的文博活動。由中國書法館、西泠印社、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承辦,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四川大研堂書法篆刻藝術院協辦的「惟彼孤山——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正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了郭強先生同期創作的系列書法篆刻作品及金石拓片等,同時展示大研堂師生精心創作的書法篆刻新作。此次展覽不僅為蓉城市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盛宴,更為成都與杭州搭起了文化藝術的橋梁。此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16日。
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大足石刻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主題臨展「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暫定名)將於8月16日開幕。此次展覽通過大足石刻研究院藏60餘件(套)宋代至明清石刻藝術精品,向遊客展開一幅石刻藝術與世俗生活的生動畫卷。古蜀與大足,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在金沙相遇,向遊客展示成渝雙城文化之美。
從7月20日起,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4D影院恢復開放,全天候滾動播放基於考古發掘資料、史書記載、神話傳說創作的4D電影《夢回金沙》。藉助視聽技術和特效動椅,遊客可以回溯千年時光。據悉,4D影院採取限流,每場限32人觀看。
鄉村遊成搜索熱詞
成都等地成熱門選擇
7月以來,暑期出遊旺季來臨。馬蜂窩旅遊大數據顯示,今年暑期,鄉村旅遊成為人們除文博遊的另一大熱門選擇。
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透露,馬蜂窩的平臺數據顯示,重啟跨省遊後,成都等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搜索量相比重啟跨省遊政策出臺前漲幅在200%以上。他指出,在這一時期,文旅行業可以更好地擴展國內旅遊資源和提升旅遊服務。從用戶的需求和產業的發展來講,旅遊業的發展是往高品質旅遊方向在升級;從安全出行和防疫角度來講,從大車變小車、大團變小團,明顯感覺旅遊的品質和玩法變得更多,對於旅遊資源也會有很深入挖掘,從全新的角度發現一個更美的中國。可以看到,很多新潮的玩法,包括像房車、露營、直升機、水上運動、戶外、騎自行車穿越等,都逐步遷移回國內,能夠全面升級國內的旅遊產業。
房車露營等成今年新玩法
小眾鄉村遊目的地大多以戶外活動為主,人員聚集較少,非常符合目前中國遊客對「安心遊」的需求。同時,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鄉村遊目的地的旅遊資源和服務能力都在不斷提升,能夠滿足遊客對於旅遊品質的要求。與此同時,遊客對鄉村旅遊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不止於以往「農家樂」、採摘園、垂釣等舊式體驗。「馬蜂窩發現,以往遊客關注的目的地可能主要集中在城市級別,但今年很多遊客搜索或關注的目的地可以精確到區縣甚至鄉村。」業內專家指出,一方面是由於遊客積累了更多的旅行經驗,也有了更明確的旅行訴求,另一方面是由於旅遊業各層級開始重視線上營銷,大家通過網絡可以發現更多身邊的美景。
業內專家分析,目前國內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全國遊客,知名度較高的鄉村,如稻城、宏村等,另一類是更傾向於周邊遊和休閒度假的鄉村遊目的地,如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以及臨近熱門目的地的小眾鄉村。這些鄉村如果能夠在做好品質和服務的同時,注重線上內容的生產與營銷,不斷積累在線旅遊資產,將有潛力吸引更廣泛的旅遊客群。除了傳統的農家樂之外,年輕遊客也期望在鄉村尋找更具特色的旅行方式。戶外徒步、民俗文化和非遺體驗都是年輕人喜愛的鄉村旅遊項目,房車露營、漂流和探洞則是今年新興的旅遊玩法。未來,隨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鄉村玩法的不斷創新迭代,鄉村遊也將迎來更多年輕的客群,為鄉村旅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本報記者 王嘉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