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稱中山博物院,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總佔地總面積達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末,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
自1948秋遼瀋戰役潰敗的那段時間起,蔣介石便已下達明確的指示,自民國三十七年底起,暫存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分批搶運到臺灣。
南宋丨官窯青瓷葵口盤
而抗戰時期遷運到四川重慶的河南博物館文物,則來不及運去臺灣,時任教育部長的杭立武急電並隨後覲見蔣介石,要求派空軍專機到重慶,運走河南博物館的精華文物,獲得首肯。
北宋丨定窯龍口執壺
於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間,也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兩架民國專機在重慶南岸搶運走三十八箱珍貴文物,皆是珍稀之寶。
北宋丨定窯白釉印花牡丹花盤
經過協商,國民政府成立由杭立武任國寶搬遷主導者的國民黨文物聯運機構,秘密多次商議究竟要運多少文物到臺灣,其搶運的標準以精品為原則,以先運走故宮博物館八百箱為目標,並以當時參加英國倫敦藝術展的八十箱文物為主,其餘單位各自挑選最精要的文物和檔案帶走。
北宋-金丨定窯印花孔雀牡丹紋盤
據杭立武本人回憶和記載,運走臺灣的第一批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320箱,中央博物院212箱,中央圖書館60箱,中央研究院120箱,外交部60箱,共計700多箱。
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三日,杭立武找來商船經過兩天日以繼夜的裝載,第二批文物全部裝上船隻運往臺灣。第二批的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1680箱,中央博物院460箱,中央圖書館462箱,北平圖書館18箱,中央研究院856箱,共計3500多箱。
明化成丨青花菱龍紋盤
清·乾隆丨玉蓮福靈芝
清丨青玉飾水仙花分隔盒
1月9九日,經各單位代表商議,第三批文物又開始運往臺灣,
其中:故宮博物院有972箱,中央博物院154箱,中央圖書館122箱,共計1200多箱。
宋丨蘆雁圖
清雍正丨瓷胎畫琺瑯柳燕圖碗
南宋丨官窯青瓷貫耳壺
綜上,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為:5496箱。
而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的最有特色的精品。
明宣德丨青花龍鳳紋葵式洗
清丨嵌寶石白玉盒託
北魏丨坐佛
西漢丨黑陶繭形壺
明永樂丨甜白釉蓮花紋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