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會大佬遭「限高」,千億新華聯陷債務泥潭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 武佔國

來源 | 野馬財經

千億版圖的新華聯,現在開始「賣身」自救。

近日,北京法院網顯示,新華聯(000620.SH)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控股」)持有的亞太財產保險17.3%股權,將於2021年1月3日進行拍賣,評估價共8.51億元,起拍底價約為評估價的8折。

實際上,今年3月以來,新華聯控股多隻債券違約,共計逾期本金23.6億元,最終亞太財產保險股權被拍賣,也是迫不得已。

從去年底開始,關於新華聯的負面消息不斷,新華聯控股背後的大佬傅軍也是頻頻登上頭條。就在前幾日,由於債務違約,新華聯控股及傅軍都被開出了限制消費令。

來源:天眼查

屋漏偏逢連夜雨。作為「泰山會」的重要成員之一,前段時間螞蟻集團被暫停IPO,傅軍也是股東之一。該場造富盛宴暫停後,傅軍一時間自然也無法分羹。

新華聯的千億版圖被動收縮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新華聯控股被列為被執行人達到29次,近一年列為被執行人達23次。

新華聯集團實控人傅軍被眾多媒體冠以泰山會大佬的一員,他和史玉柱是老相識。10年前,新華聯集團旗下的房地產業通過借殼實現A股上市,其中便有史玉柱參與。

2015年8月,新華聯還斥資20億元,與泛海控股全資持有的子公司、巨人投資、億利資源、匯源全資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國內首家民營再保險公司——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新華聯集團及相關企業還先後參股長沙銀行、寧夏銀行、天津銀行、大興安嶺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版圖日益壯大。

新華聯集團官網顯示,截止目前,新華聯控股旗下7大產業中,有多家金融機構的股權,保險板塊有亞太財產保險、三峽人壽、新華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銀行板塊有北京銀行、長沙銀行、寧夏銀行、大興安嶺農村商業銀行。此外還有蘇寧金融服務集團、長石投資、新華聯國際投資等。

然而,到了2019年三季度,傅軍的千億資本版圖出現了重大轉折。尤其是在金融板塊開始承壓,並出售金融股權。

2019年9月30日,新華聯集團總資產達1335.4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億資本集團,事實上,當時的總負債也高達93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9.7%。

負債上升的同時,集團的上市平臺新華聯實現營業收入56.25億元,同比減少8.80%;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減少46.64%,雙雙出現下滑。並且,此前三年新華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直為負。

就在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新華聯的資金情況開始緊張。去年四季度新華聯的貨幣資金開始減少,由三季度末的52.89億元,減少至年末的49.18億元,今年帳上貨幣資金進一步減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減少至31.56億元。

去年新華聯還勉強實現盈利,今年新華聯的業績情況出現大幅下滑。前三季度,新華聯營業收入為25.6億元,同比下降36.79%;淨利潤轉虧,虧損6.8億元。

與此同時,新華聯控股的多隻債券出現違約,股權遭到凍結。其中,今年3月6日,新華聯控股一筆10億元的中期票據構成違約,隨後兩個月又有兩隻債券違約。對此,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聯繫到了上市公司新華聯證券部,對方只是表示以公告為準,沒有給出更多解釋。

近期,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於下個月1月3日,對新華聯控股持有的亞太財產保險17.3%股權進行拍賣,評估價共8.51億元,起拍底價約為評估價的8折。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新華聯集團已開始嘗試部分出售金融資產了。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2018年,新華聯擬將寧夏銀行第二大股東和大興安嶺農商行第一大股東位置讓出,掛牌底價18.04億元。

今年年初新華聯控股又把遼寧成大(600739.SH)股份清倉,遼寧成大有著「券商」+「保險」+「生物醫藥」等多重概念。

泰山會大佬的生意經

新華聯掌門人傅軍有著諸多傳奇經歷,1957年出生,父親是當地村黨支部書記,從小便跟著父親參加村裡的會議。

18歲高中畢業後,傅軍便開始進入政府部門工作,23歲成為茶山嶺公社黨委書記,26歲成為醴陵市外貿局局長,30歲到省城長沙成為湖南省工藝進出口集團副總經理。後來傅軍對媒體回憶說:「我在政界的16年還是挺一帆風順的。」

來源:《學習型中國》節目視頻截圖

1990年,在進出口集團幹了三年後,傅軍決定親自下海乾貿易,於是他親赴馬來西亞,幹起了進出口貿易,這成為他下海後的第一桶金。兩年後,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傅軍開始回國在北海、長沙等地做起了房地產。

房地產也成為新華聯最重要的一塊資產,現在A股上市的新華聯便是房地產業務的主要平臺。

開始做房地產的同時,傅軍四處出擊,收購陶瓷廠、投資東嶽化工、合資長豐汽車、代理五糧液「川酒王」,分別涉足陶瓷、化工、汽車、酒業等等。

隨著集團多元化的發展,傅軍開始涉足資本市場。2003底,收購實力中國,「新華聯國際」實現借殼上市;2004年6月,新華聯集團參股的長豐汽車在A股上市;同年10月,新華聯集團作為第二大股東的皇城集團在馬來西亞二板上市;2007年12月,新華聯控股的東嶽集團在香港主板上市。

至此,新華聯集團已涵蓋房地產、礦業、化工、陶瓷、城市管道燃氣、酒業、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全資、控股、參股60多家企業,「新華聯繫」正式成型。

但當時,新華聯集團還沒有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於是新華聯集團準備將房地產業務在A股實現上市。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泛海控股掌門人盧志強、巨人集團掌門人史玉柱、科瑞集團掌門人鄭躍文都是其登陸A股的重要推手。

1996年上市的牡丹江石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於陷入經營困難,後大股東變更為西安聖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是業績沒有改善還陷入了違規擔保、侵吞上市公司資產、虛假合同等鬧劇中,經過艱難重組,新華聯控股、科瑞集團、泛海投資、巨人投資等成為新的股東。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隨同新華聯參與此次重組的泛海投資和巨人投資等夥伴,在上市後,一年多時間也有5倍的帳面收益,三年股份鎖定期後,浮盈逾億元。

就在傅軍和眾多「泰山會」大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同時,他也被眾多媒體冠以泰山會大佬的一員。2015年,傅軍的新華聯還和盧志強組成財團參與史玉柱收購海外遊戲公司Playtika,至今仍然在為裝入A股上市公司而努力著。

2018年,傅軍以320億元人民幣,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82位,成為近年來排名最高的一年,同時傅軍成為湖南株洲首富。

被「限高」的株洲首富能否翻盤?

2017年10月20日,傅軍在杭州西溪喜來登大酒店舉辦的新華聯集團總經理高級培訓班會議上提出,到2025年實現總資產和營業收入均超過2000億元的目標,並爭取進入世界500強。

如今,傅軍曾經的豪言壯語,正在遭受著現實的拷問。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新華聯控股的總資產為1114.35億元,相對於去年同期1335.4億元,已是大幅下降。當然,集團的負債情況也有所下降,三季度末的總負債為900.8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近66億元。

此外,集團的營業收入為171.46億元,相對於去年同期325.24億元,幾乎是去年的一半。

金融版圖的布局曾是新華聯的重要一環,不過這並沒有讓新華聯避免債務違約的命運。

首先是今年3月6日,新華聯控股一筆10億元的中期票據,到期無法償還,構成實質性違約。緊接著,新華聯控股又在4月和5月發生了兩筆債券兌付違約。甚至新華聯控股及傅軍多次被列入執行人,而且還上了限制高消費的名單。

中國諸多民營系族企業喜好涉足金融資產,但是隨著9月13日央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的出臺,民營金控公司受到了更多的監管。

隨著監管的落實,將有更多的民營金控系族企業被放到陽光下監管,盡力避免像包商銀行這樣的破產事件發生。

如今,千億新華聯債務危機爆發,你認為泰山會大佬傅軍還有機會翻盤嗎?

相關焦點

  • 泰山會大佬遭「限高」,千億文旅帝國何去何從?
    然而,多元化也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企業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潰塌。剛剛,又一千億級民營企業吃到多元化的苦果!新華聯集團官網顯示,成立於1990年的新華聯集團,總資產超13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千億元,年納稅超過50億元。而當傅軍提出要在2025年實現總資產和總營收超2000億目標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有一天新華聯控股會因為債務問題在風雨中飄零。
  • 新華聯的三十歲困局:被評為湖南民企之首, 實控人傅軍卻被限消
    傅軍是這家千億資產規模的新華聯控股集團的掌舵者,坐擁百億身家,曾多次上榜胡潤富豪榜,被多家媒體報導為泰山會元老級人物,與史玉柱、盧志強等交好。2018年,傅軍以320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82位,創下近年排名新高,也讓其登上了湖南株洲首富之位。然而,一年多之後,傅軍的境況卻急轉直下,從"首富"變成被執行人。
  • 山東首富陷債務泥潭:公司評級連遭下調 一年內百億債務壓頂
    原標題:山東首富陷債務泥潭:公司評級連遭下調 一年內百億債務壓頂   新晉山東首富王清濤執掌的中融新大再度遭到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 泰山會大佬傅軍之「不容易」投資:樂視汽車、太子奶全都打水漂了
    來源:一波說傳承有道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是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也是「泰山會」重磅人物之一。「泰山會」1993年創設時,成員名單就有他的名字。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在會上講話時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國家金融去槓桿政策的影響,新華聯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經過集團上下奮力自救,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此前的2019年,新華聯集團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再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民企500強之行列。
  • 亞太財險股權100%被質押、凍結 二股東新華聯陷流動性危機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亞太財險股份100%被質押和凍結,其中第二大股東新華聯控股還被爆出債務危機。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王鵬鵬向本報記者表示,亞太財險的股東將所持有股權全部用於出質融資,並不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但如果股東無法償還債務時,出質的股權將被處置,這會造成保險公司的股東被動變動。
  • 福晟集團:資產近千億卻被6億債務壓垮 評級遭斷崖式下調
    員工總數5000多人、總資產近千億、年營收超過400億……就是這樣一家在房產開發領域還算小有名氣的開發商,卻因為一筆6億多的債務違約了。這是一家位於福建的企業,名叫福建福晟集團。「我公司應於2020年11月19日支付『18福晟02』本金及利息共計6.31億元。截至本公告出具之日,我公司尚未支付『18福晟02』利息及回售本金。」
  • 救史玉柱幫柳傳志,中國最神秘商會泰山會能搭救株洲首富嗎?
    千億級企業卻被3億難倒了!但顯然,3億隻是差點壓死駱駝的稻草,背後問題才是更棘手的。據東方金誠披露,未來三個月內,新華聯控股面臨或回收的債券金額達38.60億元。能上架的都上架了,質押的都質押了。這一次,誰將是傅軍的貴人,新華聯又將如何度過此次難關,暫未可知。
  • 商界大佬的江湖會:道農會,泰山會,江南會,華夏同學會
    舊人哭新人笑的戲碼也會在俱樂部上演: 牛根生經過與摩根的對賭失敗,雖然在俱樂部大佬的幫扶下保住了蒙牛,但已難以挽救蒙牛的頹勢; 曾經的主席柳傳志,怎麼也想不到聯想的口碑會一落千丈,如同聯想的生計都步履維艱; 王中軍的華誼兄弟資金鍊斷裂,一度要靠賣房賣藏品來度過影視行業的寒冬
  • 信義集團曾聲稱永不倒閉,最終卻陷入債務泥潭,申請破產
    許久之前,信義集團曾聲稱永不倒閉,最終卻陷入債務泥潭,申請破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信義集團的發展歷程其實信義集團最後的倒閉,並不是因為公司內部出現問題,而是因為董事長一意孤行地守住諾言,才會將如日中天的信義集團也一起拖垮。
  • 浙江一頭千斤黃牛陷泥潭 十幾壯漢使力搭救(圖)
    作者:應玲斌  中新網杭州三月十三日電 (記者 柴燕菲 實習生 汪恩民通訊員朱紅霞)昨天,浙江橫峰一頭千斤重的老黃牛陷進泥潭險些喪命,在當地群眾的搭救下,這頭老黃牛才撿回一條命。  當天中午11時10分左右,浙江橫峰專職消防隊接到報警稱,橫峰街道高洋王村中華北路附近一頭老牛陷在河中。
  • 控制權飄搖引入新戰投未果 新華聯負債率攀升下如何走出泥潭?
    流動負債249.73億元,期末短期借款僅8.49億元,貸幣資金31.56億元,公司已經全部清償完畢所有公開市場債務。」  資料顯示,新華聯是一家集文旅景區開發與運營、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施工總承包、商業管理、酒店管理、物業服務、旅遊服務等多項業務為一體、具備多業態綜合開發能力的上市公司。  2011年,新華聯是新華聯控股旗下的地產板塊公司,彼時借殼聖方科技成功上市,並更名為新華聯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
  • 新華聯集團引入中金戰略投資,此前多筆債務違約
    &nbsp&nbsp&nbsp&nbsp5月14日,新華聯官方微信號披露,5月13日上午,新華聯集團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籤字儀式在北京新華聯集團總部大廈舉行。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與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王子龍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 走入危局的新華聯文旅:千億集團的關鍵先生和危險因素
    他認為,蕪湖當地人多早被早期賣商鋪的項目盤「吸乾了」,投資能力較為欠缺,只有高性價比,較為低價的商鋪才有較好的市場。另看銅官窯古鎮曾經的數據作為參考。一房產平臺顯示,2018年4月,銅官窯古鎮物業均價為30000元/平方米(最新有平臺顯示為22000元左右),與周邊9個樓盤對比,與其中一個持平,低於其中一個5000元/平方米,高出其他3200元-17000元不等,當時長沙整個區域均價約13000元/平方米左右。目前去化到底怎樣,還有待新華聯文旅透露更多數據。
  • 亞太財險17.3%股權遭拍賣第二大股東或易主,估值溢價卻折價起拍
    債務糾紛下,新華聯集團接連變賣資產,所持亞太財險股權在質押後也未能逃過被處置還債的命運。亞太財險17.3%股權以估價8折遭拍賣,股權多陷凍結、質押狀態12月3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接連披露了3封拍賣公告,拍賣標的,分別為新華聯集團所持亞太財險3.8%、5.4%、8.1%股權,合計17.3%,對應出資額合計69223.93萬元,此次為第一次拍賣,評估價合計約85406.39萬元,
  • 亞太財險17.3%股權遭拍賣第二大股東或易主,估值溢價卻折價起拍...
    債務糾紛下,新華聯集團接連變賣資產,所持亞太財險股權在質押後也未能逃過被處置還債的命運。  其實,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保險機構股權被公開拍賣,但值得關注的是,多以流拍終局,業內分析,一方面在於被拍賣股權原本多為質押狀態,股東方存在債務隱憂,而小比例股權對於買家而言吸引力也相對有限;另一方面,監管對於保險公司股東資質的嚴監管,行業回歸保障的強約束,促使各類資本不再盲目投資保險業。
  • 竟然被3億債務壓垮,還踩雷了ofo共享單車
    就像大自然中的優勝劣汰,2020年則更為嚴峻,有400家房企倒閉,更讓人驚訝的是,千億資產的新華聯因為3億的債務而倒下了,董事長也被約談調查。新華聯集團公司是成立於1990年10月,旗下業務涵蓋面廣,包括礦業,文化,旅遊,化工,能源,金融房地產,等等多個產業新華聯公司總資產超過了1300億元,年營收超過1000億元,納稅超過50億元。
  • 泛海三江IPO洩密 泰山會大佬盧志強負債1598億50億12月到期
    1997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殿堂級人物、泰山會大佬盧志強收購南油物業改名光彩事業,盧志強把南油物業改名為「光彩建設」,當時股價從3元漲到20多元,而這就是後來的泛海控股。泰山會大佬盧志強很快70了盧志強先生,男,1951 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經濟學碩士,研究員職稱,身份證號碼為:370702195112******,住所為:北京市朝陽區 工人體育場西路*號*樓*號。
  • 陷亢龍太子債務泥潭 湖北銀行稱「正在核查」
    據上述求助報告所附的各銀行欠款清單顯示,亢龍太子共拖欠湖北銀行等11家銀行和2家擔保機構欠款29.04億元,其中債務金額最大的銀行機構為湖北銀行(8.26億元)。《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其中債務金額最大的債權人湖北銀行就債務情況、是否進行「救助」及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等相關問題進行求證,湖北銀行方面回覆:「關於亢龍太子有關情況,我行已注意到網絡上的相關消息,對此,我行正在核查。」此前,企業發生資金鍊斷裂時向政府求助的案例並不少見。
  • 業績大幅下滑 朗詩地產頻遭維權陷"偽綠色"泥潭
    (原標題:淨利潤顯著下滑發盈警 朗詩地產頻遭維權陷「偽綠色」泥潭)
  • 【CNN】美國屬地波多黎各自由邦深陷債務泥潭 半世紀來美國郵輪首次重啟古巴之旅
    Today, we're starting with the trip to two locations in the Caribbean Sea.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從加勒比海的兩個地方開始。The first is the island of Puerto Rico, which is going through a sort of exo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