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4月26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一百零四期「鄧散木書齋匾額——三長兩短之齋」特展正式在省博物館展出。
鄧散木(1898-1963),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書法家、篆刻家、詩人。1898年10月生於上海,晚年移居北京,1963年10月病逝。原名菊初,學名士傑,字鈍鐵、散木,別號有糞翁、一足等。齋館名有豹皮室、三長兩短齋、廁簡樓等。
鄧散木先生30年代便以篆刻而揚名海上,曾與齊白石在藝壇上有「北齊南鄧」之稱。他的書法雄渾拙樸,在書壇上有「江南祭酒」的美譽。他精研了篆、隸、正、草各種書體,筆力精道頗具深功。晚年所做草篆、草隸獨闢蹊徑,風格高古。
鄧散木先生於四十歲左右在其書齋上懸起匾額「三長兩短之齋」。鄧散木先生借用「三長兩短」一詞來形容自己的藝術。篆刻、作詩、書法是「三長」,繪畫、填詞是「兩短」。其實鄧散木自謙的兩短是相較於其所長而言。他用「三長兩短」來概括自己的藝術成就,正是其不拘於世俗,率真、豪放、不羈性格的真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