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呵護冬小麥防凍害獲高產

2020-12-24 紅四方複合肥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小麥麵積最大的國家,從南到北均有種植,其中冬小麥佔90%以上,冬小麥想要獲得高產,了解凍害的類型和影響因素很重要。

冬小麥凍害類型

1.暖冬驟寒凍害型。小麥播種至入冬前後,氣溫偏高,冬前小麥長勢良好。入冬後,由於連續降雪或凍雨,麥苗因未經抗寒鍛鍊(麥苗低溫溫度適應和糖分積累階段),受凍害輕者葉片乾枯,重者會凍傷生長錐(早播旺苗生長錐更易受害)。

2.冬季長寒凍害型。指冬季持續低溫並多次出現寒潮(如在北部冬麥區冬季寒冷年份,最低氣溫到-17℃以下,連續天數在10天以上),風多雪少會加重凍害,導致地上部嚴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

3.冬末早春融凍型。指氣溫反常回暖,麥苗冬季休眠後生長錐已開始萌動生長分化,小麥耐寒性已下降,又遭遇早春寒流,凍融交替和冷暖驟變造成死苗,這就是通常說的倒春寒現象。

冬小麥凍害的相關因素

1.冬前旺苗容易受凍。播種早、秋季氣溫高或者越冬期推遲造成冬前積溫高,導致小麥主莖葉齡大,分櫱多,形成旺苗。這類小麥分櫱節細胞糖分濃度下降,冰點增高,抗寒性下降。冬前旺苗在冬季容易受凍,冬前小麥拔節的不能安全越冬。一般認為小麥主莖冬前葉齡7片以上,畝莖數100萬以上,麥田基本封壟的視為旺苗。另外,主莖葉齡過大,株高過高或者群體過大,田間鬱閉封壟的也視為旺苗。

2.越冬前後氣溫突降容易造成凍害。小麥在越冬前後有一個糖分積累和細胞脫水的過程。越冬前後日平均氣溫在0℃至5℃的日期長可增加小麥糖分濃度,有利於抗寒性提高。此期時間短或未經此期而驟然大幅度降溫就容易造成凍害。

3.旱寒交加容易造成凍害。小麥越冬期間單獨由於寒冷造成凍害的可能性比較小,而越冬期間乾旱和寒冷相互作用卻容易造成凍害。

4.管理不當會造成或加重凍害。一是小麥適宜的播種深度一般為3-5釐米,播種深度不足2釐米的容易受害。二是秸稈還田不勻的麥田;乾旱麥田;整地質量差,土壤不踏實麥田;播種質量差,播後未鎮壓麥田等都有可能加重凍害。另外,小麥越冬初的傍晚澆水,在水未全部滲入土壤時突然降溫,在地表結凍,也易造成小麥分櫱節受凍。小麥越冬期間澆水,水不能滲入地下,小麥易窒息和受凍死亡。

5.部分品種冬性偏弱,容易造成凍害。不但冬性品種、半冬性品種等品種類型之間抗寒性有差異,而且同類品種之間也有差異。在同樣栽培和氣候條件下,同一類型品種中,冬性偏弱的品種與其它品種相比,一般凍害較重。

小麥凍害的防治措施

加強肥水管理,發生凍害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1.因苗施肥澆水。各地要因天、因地、因苗,開展小麥分類肥水管理,促進弱苗早發增櫱,穩定壯苗保櫱增穂,控制旺苗穩長壯櫱,力爭促弱轉壯、保壯穩健。

小麥發生凍害後主要是主莖和大櫱受害最重,小櫱受害較輕。春季應仔細觀察小麥受凍情況,對於部分主莖和大櫱已經死亡,小櫱仍然存活的麥田,不要毀種,應在返青時及時追施化肥,促進小櫱生長發育。推薦追施紅四方尿素7.5~10公斤/畝,缺磷的麥田可配合施用磷酸二銨,以促進根系生長。

2.及早清溝理墒。南方地區對未開溝的套播麥田要及時開挖田內三溝(廂溝、腰溝、圍溝);對已開溝但配套不完善的麥田要及時疏通;對冬季凍融交替、田埂塌落的麥田,要及時挖溝築埂,做到溝渠相通,確保排水通暢,防禦或減輕漬害。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呵護冬小麥防凍害獲高產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小麥麵積最大的國家,從南到北均有種植,其中冬小麥佔90%以上,冬小麥想要獲得高產,了解凍害的類型和影響因素很重要。冬小麥凍害類型1.暖冬驟寒凍害型。冬小麥凍害的相關因素1.冬前旺苗容易受凍。播種早、秋季氣溫高或者越冬期推遲造成冬前積溫高,導致小麥主莖葉齡大,分櫱多,形成旺苗。這類小麥分櫱節細胞糖分濃度下降,冰點增高,抗寒性下降。冬前旺苗在冬季容易受凍,冬前小麥拔節的不能安全越冬。
  • 如何施肥保障冬小麥長勢,種植土地哪裡找
    科學平衡施肥,是小麥高產的關鍵因素。由於生長期長達8個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因此,應根據其需肥動態和肥效時期來科學確定施肥方式。越冬前,冬小麥對養分需求不多,以氮為主,約佔總養分吸收量的10%~14%,磷鉀比例均不足10%,但此時麥苗小、根系發育弱,對養分供應的敏感性較強,必須確保養分供應;越冬後,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小麥群體的增大,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開花時才緩慢下來,尤其是鉀,開花以後停止吸收。
  • 冬小麥長勢差和施肥有關?施肥多年,可能你一直沒施對
    科學平衡施肥,是小麥高產的關鍵因素。由於生長期長達8個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因此,專家建議,應根據其需肥動態和肥效時期來科學確定施肥方式。從拔節到開花期是冬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總養分需求量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鉀都在這一階段。開花以後直到成熟,還需要吸收28%的氮和極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鉀。一般而言,高產田小麥吸收的養分,尤其是氮,約有2/3來自於土壤。因此,提高土壤肥力是實現小麥持續高產的關鍵措施。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 技術概述 1.1 技術基本情況 2018年起,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試驗站馬兆亭、雷鈞傑二位同志組成新疆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攻關團隊,對新疆滴灌冬小麥進行超高產技術攻關,通過3年的努力,不斷突破新疆滴灌冬小麥超高產紀錄。
  • 小麥高產,5個時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和芸苔素,但也別誇大它們
    隨著農業實用技術的發展,當今冬小麥要高產,除了播種技巧、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之外,保護性殺菌劑、葉面肥和調節劑越來越得到農業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朋友的重視。就比如說芸苔素、磷酸二氫鉀等農資成分越來越受到歡迎,甚至有人說這些藥組合起來是萬能葉面肥配方。
  • 冬小麥播種要不要施底肥?哪些底肥好?看行家怎麼說
    種植冬小麥要不要施底肥?底肥選啥好?種植冬小麥要想奪得高產,必須要施足底肥。底肥是冬小麥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基礎性肥料,是不可能缺少的肥料。冬小麥缺少底肥,會造成幼苗生長不良、分櫱不良、發育不良、品質差、產量低。冬小麥的底肥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基礎,是小麥品質和產量的根本保證。冬小麥底肥,適合全價肥料,包括小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肥料。冬小麥施肥通常分三種形式,底肥、追肥和葉面肥。
  • 山理工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單產刷新全國紀錄
    經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2020年全國各省小麥最高產量,山東理工大學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以畝產856.9公斤位列榜首,刷新全國單產新紀錄。經過隨機選點、現場實收、測定雜質等多個嚴格步驟,測產實收面積2.01畝,收穫鮮籽粒1758.15公斤,籽粒平均含水量13.65%,雜質率1.3%,折合畝產856.9公斤,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記錄。生態無人農場種植的「山農28號」小麥,由朱俊科教授團隊培育而成。該品種於2014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7年通過國家審定。
  • 冬小麥發生旺長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去有效控制?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種植的冬小麥長勢良好,我們就害怕會有旺長的現象發生。如果真的發生旺長現象,你知道它造成旺長的原因嗎?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進行防治呢?我們首先來說一說冬小麥出現旺長現象的危害性。冬小麥出現旺長,在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麥苗出現分櫱,結果分櫱早,分櫱多,生長的麥苗葉片狹窄,細嫩,沒有辦法抵抗寒冷,輕的凍傷,嚴重的凍死。
  • 衛星遙感技術在冬小麥種植情況監測上的應用
    對河南省冬小麥長勢分析得出,冬小麥生長初期的長勢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2020年1月以來雨水充足、溫度升高,冬小麥長勢良好,明顯旺於去年同期。3月中旬後,長勢趨於平穩,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同時,麥田溼度較大,溫溼環境有利於多種小麥病蟲害發生,可能會對冬小麥產量產生的不利影響。
  • 一箱蜜蜂如何才能實現高產?
    一箱蜜蜂如何才能高產?在聽蜂之語看來這由多方面因素決定,有客觀因素,也有我們養蜂人的主觀因素。總的來說要想實現蜂蜜高產,重點需掌握以下七大關鍵:一、客觀因素。①、天氣。養蜂靠天,從古到今都是如此。一箱蜜蜂要想高產,就必須有足夠的蜜源支撐,這就涉及到了蜜源覆蓋率與流蜜情況這兩個方面。蜜源覆蓋率高;蜜源集中;蜜源流蜜好;有這三點才能具備蜂蜜高產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轉場追花奪蜜的原因。
  • 【科普閱讀】冬小麥油菜過冬「秘籍」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王素琴  日前,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全國農業氣象情報顯示,目前,冬小麥在我國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大部處于越冬期,在江淮、江漢、西南地區大部處於分櫱期
  • 冬小麥-光明日報-光明網
    【留住鄉愁】    從冬到春,田野是冬小麥的舞臺。初冬時節,一望無垠的冀中平原脫去了老氣橫秋的外衣,田野一片嫩綠,那是剛出土不久稚嫩的麥苗,在初冬小風兒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這是農人用辛勤的汗水描繪出的美麗畫卷。
  • 茼蒿種植如何獲高產?種子、季節、方法與管理,一樣都不能少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茼蒿種植如何獲高產?種子、季節、方法與管理,一樣都不能少。茼蒿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由於其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與特殊的氣味,以及簡單製作食用的方法,因此也就成為了人們日常比較喜歡的蔬菜品種之一。在筆者當地農村就常有人種植,筆者自己也年年都會種植一些自給自足,下面就把本人的種植經驗與大家分享,以供參考。
  • 給大家推薦幾個超高產的,你不妨試試
    「白露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是河南地區關於小麥播種期的諺語,十一過後,全省各地陸續開始播種冬小麥了。關於種小麥,給大家分享幾個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優異的小麥品種,馬上就要種小麥了,大家可以嘗試種一下。
  • 小麥要高產,抽穗揚花期管理是關鍵!
    目前河南多地冬小麥已經進入抽穗揚花期,小麥抽穗揚花期是決定穗粒數,奠定穗粒重的重要時期;而小麥的籽粒產量有70%以上來自於後期的光合產物,特別是在高水肥條件下,由於苗期和中期氮代謝旺盛
  • 孕期正確的洗頭方式,醫生:做到這5點,呵護自己也是呵護寶寶
    懷孕其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在懷孕後不僅行動不便之外,還有一個最讓孕婦煩惱的事情,那就是洗頭;那麼,在孕期的媽媽如何正確的洗頭來呵護自己和肚子裡的寶寶健康呢?孕期做到這5點,呵護自己也是呵護寶寶第一點:選擇最佳的洗頭時間孕婦洗頭髮的時候應該要選擇一個最佳的時間,不應該隨著自己的喜好,想什麼時間洗頭髮就什麼時間洗頭髮,孕婦不宜在早上或者是在夜間洗頭髮,如果在早上洗頭髮容易造成孕婦出現頭疼的現象,或發生感冒,會影響到肚中的寶寶
  • 小麥早熟、高產也品種有較大的關係,怎樣買到優良的麥種呢?
    根據實地自然條件,小麥多為春季、秋季兩季播種,春節後至三月播種的為春小麥,9月中下旬~10月中旬播種的為冬小麥。現在即將進入冬小麥的播種期,農民朋友們怎樣購買到優良的麥種呢?一、不可盲目的追求早熟、高產品種。
  • 冬小麥分櫱少是怎麼回事?
    一、什麼是冬小麥分櫱? 2、小麥分櫱期時間 小麥一生分櫱增長有兩個旺盛階段:適時播種的冬小麥從出苗後半個月左右開始分櫱,到平均氣溫下降到3℃,停止分櫱進入越冬期,為小麥第一旺盛階段。越冬後,當氣溫回升到3℃以上,小麥開始返青,分櫱繼續發生,到起身期出現第二旺盛階段。
  • 勝利油田遼東打出最大油井 時隔10年再遇高產井
    齊魯網12月15日訊(山東臺記者 於凡 劉歡 通訊員 張玉峰)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日前,勝利油田在大連海域的第11口探井獲得高產工業油流,這也是勝利油田繼2005年在遼東東海海域發現高產油流探井後,時隔10年再次鑽遇高產工業油流探井。
  • 鄭州經開區九龍中學獲贈600套校服
    陽光呵護的操場上, 一件件愛心校服在激情傳遞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學生代表深情地說:「今天我們接過的不僅僅是凝聚著愛心的校服,而是接過一份榮光、一份責任,我們為生活在新時代而驕傲,我們要好好學習,把愛心力量傳承下去。」九龍中學校長張保安表示,盧雲周先生的善舉帶給孩子們的是溫暖的校服,更是精神上激勵和方向上的指引,孩子們將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