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記憶中是否也有那麼一家店,它不是家,卻給了你一種家的味道。
在寬窄巷子旁邊,有一條名叫過街樓的巷子,它被稱作「家政一條街」,每次還沒走到巷口,就能聽到一群老mermer擺龍門陣的聲音了…
家政、月嫂們佔據了街道的兩邊,她們的話題圍繞著菜市場、遠方親戚、隔壁鄰居,她們手裡標配是橘子瓜子……
然而團長今天的主角不是她們!而是在街尾的這家已經有20多歲的青豇大碗面~
團長來的時候正好是中午飯點,店內人頭攢動好不熱鬧,服務員忙著上菜,在堂內自助點單後找位置坐下,雖然人多,但從下單到上菜還不到5分鐘。
店內的海帶湯和白菜湯是吃麵標配,供客人自取3元一碗,用來解膩順口再好不過。
它家的點菜牌就像以前的小麻將,1素就是小份素椒雜醬,2排就是中份紅燒排骨,放在桌上服務員就能心領神會,宛如接頭暗號一般…
店門外這條長板凳完全成了一條風景線!堂內客人打悶了,大家直接沿街而坐,面朝街道、板凳為桌,很隨性,很成都~
這家店在這裡已經有20多年了(具體年份服務員嬢嬢也記不清了),店內的面種類不多,但它們最最特別的一點是,紹子會隨季節而變化!
夏天放豇豆,冬天放青菜,老闆說應季的蔬菜生長狀態最好,吃起來也更新鮮,所以寧願放棄成都人最愛的豇豆,改為很少見的青菜紹子。
但老實講,在今天之前,團長對青菜和苦瓜,有著同等的嫌棄,但今天吃過之後,我開始接受它了……
素椒紹子面
7元 / 小份
面剛上桌,紹子肥瘦均勻一點多餘的油脂都沒有,一股鹹香的油氣氣隨著面的熱氣向上升騰,勾得人清口水直冒!
將面拌勻,底部的醬汁稠度剛好能掛住每一根麵條、碗底又不會餘留過多醬料符合一碗好拌麵的標準!
一直覺得青菜是苦的,但在這碗面中,不僅不覺得苦,還為整體增加了清新感,青菜將整碗面的油氣氣再往下壓,吃起來特別清爽。
一嗦入口,醬料隨著麵條一同在唇齒間被揉碎,濃鬱的醬香味混合著少許芝麻香,一點都不會覺得鹹、膩。
紅燒排骨麵
8元 / 小份
相比平時吃的宰碎的排骨,我更喜歡整塊小排骨,嚼起來更香,紅燒排骨裡依舊加入了青菜,而這次我先把青菜消滅了…
棒子骨高湯麵上雖然蓋了一層紅油,但直接喝也完全不會覺得油膩,店內自製的棍棍面十分有嚼勁,外軟內芯仍保留一絲韌性,晾了幾分鐘再吃也沒有坨掉,同樣十分推薦!
以前在這附近讀書的小夥伴推薦了團長這家店,對她而言,這家店就是回憶學生時期時,腦海裡浮現出的第一個味道,它或許並不是最特別的,但它最美好。
吃完兩碗面準備離開的時候店內依舊滿是食客,他們許多都是在這裡吃了好幾年的熟客。
長凳露天位剛好可以曬到太陽,摸著圓鼓鼓的肚子,但裝得更滿的是心裡,在味覺中體驗他人最珍貴的記憶,何嘗不是一種小確幸呢~
團長有話說:每個人的記憶中一定都有這樣一家小店,將你私藏的小店分享給團長吧,說不定下次就會翻到你的牌哦!
避免廣告,小店地址信息稍後將在留言置頂告訴大家~
合作聯繫/華先生
電話:15184436981(微信電話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