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張年年火月月火,一年有9個月「旺銷」
疫情很快過去
再不濟還有五一、十一
不行還有冬遊小暖場、春節小高峰
嗯,真的想多了,你說的那是去年......
今年
只有平平淡淡、淡中有淡、偶爾會旺!
只是
有人可能等不到旺的那一天
疫情防控常態化,全球疫情反覆
要做好適應「淡季新常態」的準備
要傾注核心資源(政策、渠道和產品)
大力開拓省內、周邊城市群和高鐵沿線城市客源
旅遊頭部企業要「深挖洞 廣積糧」
迎接2021年5月旅遊再爆發
先看幾個權威觀點
1、國內疫情從暴發期進入康復期,但境外全面暴發,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狀態,中國面臨嚴峻的境外輸入風險。
2、疫情在夏天結束的概率很低,特別是歐洲的「群體免疫」過程非常痛苦也非常漫長,歐美疫情真正控制住可能會跨年。
3、有記者問張文宏,有一種說法,天氣變熱病毒的傳染性會變弱。現在病毒已經在南北半球傳播開了,北半球進入夏天,南半球就進入了冬天。因此,病毒會不會成為常駐型病毒?
張文宏:
很多傳染病都是跨季度、跨年,2009年H1N1就跨了年份。夏天,病毒可能容易被控制,但歐美疫情大暴發,夏天終止不了,等到冬天,會帶來第二次暴發,可能在11月。
1
?
會不會變成常駐病毒?如果病毒毒性變得越來越低,有可能在人群中反覆感染,因為症狀不明顯,也不會致死,就會慢慢適應,在人體中生存。
如果病毒毒性變強,就容易被人類清除掉,不大容易長期生存。因為病人一生病就很嚴重,肯定會進行治療、隔離,這個病毒就不容易傳播。
但現在說能不能在人類中長期生存還為時過早,要等到一年或兩年後,再看病毒還會不會長期生存。
1
暫時死了 「重啟國際旅遊市場」 這條心
張家界旅遊景區、企業、從業者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虧一年甚至「硬抗」的準備,國際市場就別指望了,至少今年不要過多指望了(順其自然)。
此前,還有部分境外團旅遊從業者,以為疫情最壞的時期已過,氣溫正在升高,病毒會自然消散,至少可以啟動北半球的旅遊市場,5月歐美復工復產,6月後即將迎來全球報復性消費。
這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月16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達到1907765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達到127533例,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升至653825例,死亡病例達30998例。
病毒在南北半球交替傳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境外輸入風險居高不下。
歐美復工後,疫情衝擊後的全球經濟也需要休養生息,至少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而旅遊這一「景氣產品」肯定不是日常生活之外的剛需,所以,今年不要寄希望重啟國際旅遊市場,要果斷聚焦國內市場,爭奪存量挖掘增量。
2
國內旅遊市場,將進入「淡季新常態」時期。
淡中有機,機中有變,變中回穩。
4月5日一早,黃山風景區達到遊客上限,被迫停止入園。
#黃山景區現場擁擠不堪#也衝上熱搜。
據黃山景區管委會官網消息,當天進山人數達到遊客流量限制兩萬人,停止遊客入園。
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黃山天氣晴好。由於對安徽省居民免門費,景區吸引了較多省內遊客前來(所以只要給政策,大力引導,小範圍爆款不難)。
但4月5日一早
@中國黃山 連發3條微博請遊客停止入園。
4月5日,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不可掉以輕心,疫情防控工作有兩個關鍵詞值得重視:一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二是緊抓窗口期。
9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已明確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
13日,文旅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16日,北京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議強調,居家觀察人員要嚴格遵守隔離觀察要求,對違反規定擅自外出的一律轉送集中觀察點,費用自理,14天隔離期限重新計算。
注意幾組關鍵詞。
防控常態化、禁止大規模跨省流動
30%接待量、14天隔離期、先復工再休閒。
換句話說。
只要輸入風險高企,旅遊就處於半鎖定。
旅遊非首要,全力復產,保生活保收入是第一。
北京是風向標,不管是大學開學還是國際會議,看進京政策可知天下大勢,可密切留意。
3
張家界怎麼辦?
當然不能等S,也不會S。
旅遊業要
果斷聚焦國內市場,爭存量、挖增量、撐下去。
因為張家界基本面史無前例的好。
1
各項資源處於爆發前夜
時機一到一點就燃 年接待1000萬在眼前
北武陵、南天門、東玻璃、西茅巖~全域旅遊已呈多點攻擊態勢。
有老牌顏值擔當,有新貴品牌傳奇,有網紅狂吸流量,還有新人躍躍欲試。
更重要的是——張家界旅遊營銷思維超前。
不論政府主官兒、還是景區高層,再加數萬營銷大軍,都有深度網際網路營銷思維,而且多年來,張家界打法漸成體系、日趨科學,培養了一大批新時代的旅遊實戰派。
2019年,市中心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3.7%,排名全省第二。
2
大交通處於質變前夜
黔張常來熱身 長益常張吉懷是王炸
但是,張家界部分旅遊從業者和決策者,缺少大局觀,不習宏觀思維,在大交通的爭論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恨不得國際張佔盡風光,成為中心。
有段時間,有人還在爭論荷花機場如何被黃花機場打壓的「梗」,荷花如果不被限制,會迅速接近黃花機場的入境規模云云,這都是格局不夠,要補課。
我們不僅要主動對接省會的戰略,還要積極融入3+5城市群,更要把常德、石門視為黃金「鐵三角」(本想單獨分析「張常石」鐵三角之高鐵布局,產業互補潛力不小)。
當前,多條高鐵正縱深推進,常德、石門的流量就等同於張家界的旅遊流量,常德大交通的爆發是利好,更何況老德還是湖南經濟3強,輻射能力強。
張家界成為湘西北米字交通樞紐
——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橫向大通道
黔張常快鐵+長益常高鐵(2021年底前通車),屆時黔張常大概率會提速至準高鐵,長沙至張家界可壓縮至1.5小時(進擊長株潭 解鎖大武漢)。
縱向大通道
張吉懷高鐵+張石高鐵(十四五規劃),遲早可北出武漢、南進海南。還有安張衡鐵路潛力股(也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包海高鐵B線)。
再加上石門的呼南高鐵,常德的常嶽九鐵路。
「鐵三角」未來會形成2條縱向出海大通道,一條為呼南高鐵出海通道、一條為包海高鐵出海通道,貫通南北連接東西。
高速路網無懸念,綿綿用力慢慢織密。
形成多向交叉,方便各個方向的自駕遊暢達。
橫向通道
常張高速、張花高速(西連成渝超級城市群、東達長株潭和武漢城市群)
縱向通道
張桑高速(將延伸至龍山來鳳)、張新高速(G59呼北高速的一部分,連通益陽、懷化和婁底)。
荷花機場
不是國際張突破1000萬人接待的核心變量
這裡不作分析
國際機場保持住,別妄想和黃花比,要務實。
4
適應「淡季新常態」
如何聚焦國內市場,爭存量、挖增量、撐下去?
根據疫情情況,分3步走(由近到遠、個個突破)
1、先省內自駕遊、周邊短途遊和鄰省團隊遊。
2、再開拓周邊城市和城市群的直通車、自駕遊和大型活動等。
3、擇機拓展跨省團隊遊、專列和包機等。(有機會就乾沒機會就等)
文章發出的同時,仙境張家界百萬自駕遊活動已在武陵源啟動,省內自駕遊活動全面鋪開,但力度要加強服務要跟上,穩住基本盤才能爭取外省盤。
旅遊營銷也要分區分級、精準營銷、突出重點。
那啥?!咋沒有境外遊?
洗洗睡吧,境外客源,今年別計劃了,免得打腫臉成內傷。
2020年旅遊市場非常有限
只有先爭奪存量活下來,才有看到爆發的機會。
然後再擇機挖掘增量,不惜代價也要維持市場、保持熱度。
旅遊頭牌——武陵源已先知先覺
2月21日
武陵源發布10條旅遊免票和優惠政策,並對旅行社推出多項市場開拓獎。
4月5日
武陵源再次公布優惠政策,全國遊客憑轉發「@張家界旅遊」官微的消費券專題,到指定各商家結算,直享現金抵扣。
武陵源政策的核心只有8個字
只要你來 包你滿意
爭存量挖增量,武陵源正在努力奔跑。
其他行業大咖?
你們務必保重龍體,為國際張保存實力。
最後,到底什麼是「淡季新常態」?
平平淡淡、淡中有淡、偶爾會旺
旅遊接待量不能太多也不會太多,細水長流平淡是真,平穩推進做好服務。
但是,政策一旦明朗,要有創造小高峰的充分準備,抓住「火一把」的戰機。
涉旅企業如何應對?
1.
頭部企業要做好輕中度虧損的準備
精細化運營
天門山問題不大,依靠多年的可觀利潤,撐1年不在話下。
大峽谷有點問題,剛成網紅不久,計劃趕不上變化,要上手段轉策略。
武陵源很難,難的不是沒政策,而是門票優惠太多,財政會相當吃力。
西線旅遊要練好內功,迎接2021新世界,還好儲備項目都比較有潛力。
2.
強勢企業要做好虧一年的準備
過了今年市值會翻倍
黃龍洞心很大!
不,應該說祥源資本的心很大,一舉整合黃龍洞、百龍天梯和鳳凰古城三大民營龍頭,決心很大信心很足,左手溫暖右手,我們拭目以待。
張旅集團要穩住......,000430是張家界唯一的主板資源,且行且珍惜。
大庸古城只能著眼長遠,今年開街就不錯了,等明年春暖花開。
張家界冰雪世界不容樂觀,沒營業即歇業,希望授信能幫他捱過冬天。
武陵源星級酒店日子難過,原本在下滑又遇到疫情,希望一切安好挺住別慫。
3.
普通企業挺不住
要做好暫時退守的準備
旅遊民宿、旅遊餐飲、三四線景點
土特產企業、娛樂消費等企業。
以退為進各自珍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那什麼時候才是頭?
2021年3月前後,疫苗的成功研發才是分水嶺。
張家界旅遊的未來
正如中國中高端製造業的崛起
已成體系勢不可擋
遇此疫情衝擊
正是修煉內功之良機
2021年,必可大展鴻圖再創輝煌。
危中見機
機會永遠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你準備好了?能堅持下來?會堅持?
你能捱過去?點擊底部「寫留言」
春天來啦
張家界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