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快釣天下盡享最新釣魚資訊
前些天和老友去野河釣魚,見他正在穿蚯蚓,是取整條從尾部刺入,露出半截頭部在鉤外扭動。
他說他釣了20年魚,絕不會錯。
而我一直都是穿頭不穿尾,就算用半條的話也是棄頭用尾端的。
現在我把我對用蚯蚓垂釣的經驗寫下來,以待大家評論指正。
一、我用蚯蚓打窩
很多釣魚人都說用蚯蚓餌,當然配合酒米、菜籽餅打窩最好。其實釣魚特別是野釣充滿變數,沒有絕對的最佳組合。
我曾經在酒米窩中下鉤兩小時沒動靜,改換釣位,直接用蚯蚓打窩反而連口。方法是用蚯蚓剪成碎段,捏在岸邊的溼土裡一起拋向窩點,碎蚯蚓強烈的氣味能很快吸引到附近的鯽魚、昂刺、鯰魚,特別是昂刺(有些地方叫黃顙魚、汪刺、黃辣丁等),釣得都嫌取鉤麻煩為止。
後來討教一高手,他說可以試著備些黏土(窯泥),將蚯蚓碾成泥狀,和進黏土中,這樣即有氣味,魚又無法吃到蚯蚓,此時掛蚯蚓來釣效果會更好。
二、蚯蚓和中藥的配合使用
以現在魚的密度,光靠蚯蚓是比較難吸引到除昂刺外的其他魚的,特別是天氣越來越冷了,可以考慮用蚯蚓配合其他中藥來使用。
丁香油對魚的吸引力很大,沾過丁香油的蚯蚓比單純蚯蚓誘魚效果要高很多。要注意這個「沾」字,別把蚯蚓都一股腦泡在丁香油裡,那樣蚯蚓死得快,我一般會準備一小瓶丁香油,要用時掛好蚯蚓在瓶裡浸一下提出來馬上用。
另外也可以用研成粉未的阿魏,撒在蚯蚓身上,儘量散均勻些,但別撒太多,這樣以蚯蚓和阿魏獨特的氣味,可以吸引到鯽魚、鯉魚甚至鰱鱅。
三、蚯蚓的選擇
蚯蚓有很多種,市場上在售的一般是源自日本的太平二號、三號,不得不說日本在釣魚方面走在了前面,無論是從釣法(臺釣)到釣具(竿、線、鉤)等,還是餌料(丸九),就連蚯蚓,也因為魚對紅色比較敏感而改良了蚯蚓的個頭和顏色。
不過並不是買來的蚯蚓就一定好,很多時候野釣我用塘邊挖的蚯蚓,效果要好過買來的蚯蚓,這或許是當地蚯蚓的慣常氣味降低了魚的警覺性,並且野地裡的蚯蚓無論在生命力(水中活躍性)、韌性(易掛鈎)還是氣味(味道重)都要勝出商品蚯蚓。
當然現在蚯蚓難挖,而且個頭剛好適合作垂釣用的就更少了。
在購買商品蚯蚓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蚯蚓的活性。蚯蚓在水中除了顏色還靠蠕動來吸引魚的,一旦蚯蚓僵軟,對魚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所以購買蚯蚓最好現場裝盒的,並且儘量現用現買。垂釣時蚯蚓在水中浸泡時間長了要及時更換。
四、蚯蚓的掛鈎方法
很多人說蚯蚓掛鈎還不簡單,只要鉤子穿進蚯蚓體內就行了。事實上針對不同水域、魚情,要靈活地運用各種蚯蚓的掛法。
1.整條蚯蚓
很多老司機會選擇用整條蚯蚓掛鈎,而且習慣從尾部穿進,覺得蚯蚓頭部的蠕動更猛烈些,誘魚效果會更好。
但事實上相反,露出蚯蚓的尾部要比頭部在水中誘魚效果要好得多。
這種掛法最大弊端就是小魚多時容易被拖拽,所以只適合吃口稀少時用。
2.半條蚯蚓
用半條蚯蚓可以增加刺魚的概率,所以如果遇到蚯蚓較長時可以截半使用。
根據上面的說法,半條蚯蚓就用尾部的這半條吧,很多高手都是棄蚯蚓頭部不用的。
區分蚯蚓頭和尾很簡單,有環狀的一端就是頭,不明白的話就用鉤子扎一下,扎在頭部的話,整條蚯蚓都會扭曲,扎在尾部則只會尾端作躲避掙扎狀。
3 .中端穿掛法
穿法是用鉤尖從蚯蚓頭部1/4處刺入,將整個鉤子埋入蚯蚓中。
這也是我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好處是比較容易穿鉤,而且蚯蚓的兩端同時在水中蠕動,更加強了誘魚效果。
4 .對穿掛法
很多人對用蚯蚓露不露鉤有爭論,有人覺得露鉤更容易增強刺魚效果,有人認為露鉤會讓魚警覺。
本人多次對比3 、4 兩種方法,露不露鉤對魚的作用相差無己,魚沒有人想像得對鉤尖有那麼高的警覺,但露出鉤子是否真的會增加刺魚率,本人則無法統計。
5.疊穿法
這種方法蚯蚓在鉤上要牢固很多,而且蚯蚓相對集中,便於魚兒吞食,又可減少小魚拖拽。
缺點是穿蚯蚓較複雜,蚯蚓在水中易死,所以除了遇到小魚太多、經常有頓口而不上魚外,其他時候較少採用這種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