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紅、菠蘿橙、檸檬黃、松石綠、翡翠青、淺湖藍、丁香紫……素有「彩虹小鎮」美稱的庫拉索(Curacao,http://lvyou168.cn/curacao)首府威廉斯塔德(Willemstad),擁有卻不止於彩虹所有的顏色。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加勒比庫拉索旅遊
觀光巴士和小火車穿著花樣外衣,載著遊客去領略加勒比海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入夜,世界最長的木製浮橋——艾瑪女王大橋(Queen Emma Bridge)霓虹璀璨,流光溢彩,亦夢亦幻,架起一座彩虹橋。
你一定想不到,「彩虹小鎮」的由來居然有些戲劇性。相傳,庫拉索的第一任總督阿爾伯特·基克特(Albert Kikkert)認為,折磨他的偏頭痛和視力惡化是由白色牆面反射陽光引起的,於是他在1817年下令要求當地居民把建築外牆粉刷成白色以外的其他顏色。意不意外?
這些被彩虹包裹的建築雖然有著鮮亮的對比色,卻和諧地融入了周圍的景致裡,毫不突兀,反倒顯得俏皮可人,讓人流連忘返。
庫拉索作為中美洲-荷屬安的列斯群島(Netherlands Antilles)中最大的島嶼,威廉斯塔德同樣也是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首府,歷史上曾被西葡英法佔領過,殖民時期成為了加勒比海地區重要的商貿中心。經過數十年沉重的海上奴隸貿易、殖民主義和社會動蕩,又經過數十年的城市復興和遺產修復,威廉斯塔德幾乎是加勒比海保存得最完好的貿易殖民地。1997年,威廉斯塔德的歷史區、內城和海港走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以17-18世紀歐洲建築風格融合豐富的加勒比色彩為特色。
威廉斯塔德的四個殖民區——最能突顯荷蘭城市風貌的內城邦達區(Punda)、深受歐式新興建築元素影響的奧託邦達區(Otrobanda)、百年歷史的豪宅區史卡羅區(Scharloo)和美食餐廳雲集的彼得瑪依區(Pietermaai),擁有多達765座受保護的建築和遺址。城外大約有80多座18-19世紀的鄉村建築,處於極好的自然狀態,點綴美化了整個島嶼。
庫拉索藝術家們對史卡羅區和彼得瑪依區進行了街頭藝術復興,一幢幢豪宅的外牆和古舊街巷的建築被各種題材的壁畫和塗鴉覆蓋,色彩飽滿,活潑生動,毫不起眼的社區瞬間變得奪人眼球,搖身一變成了威廉斯塔德的創意中心。
彩虹,是幸福的顏色。在威廉斯塔德住上幾天,心情也會變得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