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下午。
下蒼山,入大理古城。
大理城內依然保存著大量明清以及民國時期建築,皆風格獨特,舍宇甚雅,市容古樸。街巷兩側小橋流水,鮮花盛開。一些老宅,或花木扶疏,或門前垂柳,或綠植青翠,皆裝飾文雅。配合上商鋪的叫賣聲,遊客的討價還價聲。有邊境古風。
一路漫行,走走停停,不買不賣,至文廟時方止步。
文廟,又稱孔子廟。唐朝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其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省稱為文廟。在全國多地均有遺存。
此處文廟為復建,歷史上的大理文廟始建於元代,明萬曆四十七年因火災,多數殿宇被毀,存留的古建築也破損嚴重。至清,陸續復建。
清同治癸酉年,經士紳合議,將大理府、縣先師廟合併,遷至報國寺,即今址,並改報國寺為文廟。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1973年後,文廟大成殿、兩廡、照壁等建築先後被拆除,原文廟建築僅存大成門,是清代老文廟建築的唯一遺存,為五間單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建築。2014年,大理文廟恢復重建。
楹聯頗有氣派,仿曲阜孔廟:
上聯:德冠生民 溯地闢天開 鹹尊首出
下聯:道隆群聖 統金聲玉振 共仰大成
德冠生民,溯地闢天開,鹹尊首出。
八月十七日,晚。林先生邀約共餐。
劉萬祖先生專程從鄉下取了一隻土雞,摘了茴香菜,劉先生話不多,安安靜靜,樸樸實實,施先生好友「大理小昭」也趕來一道,洗菜做飯,樸質自然。小昭說,她熱愛高山大川,喜戶外運動。
月光滿天,諸公共飲。一道水煮茴香,吃出了童年的味道。施先生的胭脂醉,有點醉人。
八月十八日早。
晨起,胡先生連夜開車從曲靖趕到大理,一路勞頓,只為送我們去朝雞足山,禮迦葉尊者。
林先生因忙於家事未及脫身,滇西之行,水驛山程,林先生照顧左右,添衣膳宿,故不覺行旅之苦。心甚感激,電話辭行。
施先生準備了自製普洱茶,古樸典雅,「大理小昭」趕來相送。握別。祝福。感恩。
途中多山,一路祥雲。
早年學佛,曾向家兄請教,家兄曰:可從《虛雲和尚年譜》找個下手處。遂請《虛雲和尚全集》一套,《年譜》內容主要輯錄虛雲和尚之家世、生平事跡、開示、靈異感應等。年譜中,有關雞足山記載頗多。
雞足山,為大迦葉尊者守衣入定之所,是尊者之道場。雞足山與點蒼山遙望。因山勢背西北面東南,前列三崗,後拖一嶺,宛如雞足得名。為佛教名山之一。明、清時山上有大小寺廟百餘座,現存祝聖寺、金頂寺、銅瓦殿等。徐霞客曾留詩盛讚金頂日、海、雲、雪壯麗景色。
傳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顯說密說,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及乃佛末後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獻金檀木花示,是時座下百萬人天大眾,皆不做聲。惟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於汝。」此乃教外別傳。這就是禪宗的開始。亦稱為心心相印,教外別傳。為佛法之命脈,為正法之眼藏。
佛陀入滅後,迦葉尊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直至阿難為法之繼承者,始入雞足山入定,奉持如來附囑之金襴衣,以待彌勒出世而授之,方行涅槃。玄奘大師西天取經途中曾記下:「迦葉承佛旨住持正法,結集至盡十年,將入定滅,乃往雞足山。」
雞足山山周數百裡,書載諸大菩薩靈跡顯化頗多。唐宋元明清初更是龍象輩出。及至民國之後,寺毀於兵。後虛雲老和尚志心復興雞足山,佛教在此再度興盛。
八月十八日,午時。至雞足山山門。山門匾額曰:靈山一會。
本想徒步上行,因師友同行,故從靈山一會坐中巴車到祝聖寺,一路風光,山中樹木參天,林深徑幽,偶遇靈泉,只觀其形,不聞水聲,頗為憾。
而後,從祝聖寺乘纜車上山上金頂,約數公裡。全山氣勢磅礴,林巒深邃,俯而視之,翠障奇絕。
此行一願,就是禮拜大迦葉尊者,拜華首門,故在金嵿未做過多逗留。
途經袈裟石,雲天之下,見一老僧臨崖趺坐,身形清瘦,形貌古樸,執銅磬以玉振,出金聲之樂,音聲清越,供養十方。遂朝其背景頂禮。家姊說當安坐一刻,繼而擇一平坦處趺坐。雲天清明。
從袈裟石處下行數百米,即可到華首門。
一路之上,遊客頗多。
見一路標,曰:華首門。拾階而上,數十階後,至一空地,抬頭一望,則見一峰頂南側有一懸崖,崖如平劈,高數十長,巖壁有痕,天然生成一道石門,其高數十丈,左右各三丈之多,門縫顯然,宛若城門,氣勢恢宏,巍峨壯觀,鬼斧神工。
華首門下,有修行者數十人趺坐大聲誦《心經》。有人燒香,有人禮拜,有人拍照。
我只是,慢慢跪下,叩首禮拜,一拜又一拜。本想念佛,念頭卻已無法提起。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叩拜,直至陽光照耀,鋪灑大地。
師友說,有百拜之多。我說,不知。
我知道,這就是迦葉尊者入定等待彌勒下生之地。真實不虛。
光明滿室,光含萬象,室大百裡,巍峨莊嚴。
是夜,宿昆明金馬碧雞坊旁側。夜夢華首,金光外溢,推門而入,不見僧俗,惟光明滿室,光含萬象,室大百裡,巍峨莊嚴……
十九日午時,乘飛機,回徐州。
雲天之上,再次入夢,一如前夜。醒後,空乘送水三瓶,其名曰:飲馬泉。泉出崑崙。
嘆為稀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摩訶迦葉尊者!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文圖/善業文化)
氣勢磅礴,林巒深邃,俯而視之,翠障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