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雞足山

2020-10-13 善業文化

八月十七日。下午。

下蒼山,入大理古城

大理城內依然保存著大量明清以及民國時期建築,皆風格獨特,舍宇甚雅,市容古樸。街巷兩側小橋流水,鮮花盛開。一些老宅,或花木扶疏,或門前垂柳,或綠植青翠,皆裝飾文雅。配合上商鋪的叫賣聲,遊客的討價還價聲。有邊境古風。

一路漫行,走走停停,不買不賣,至文廟時方止步。

文廟,又稱孔子廟。唐朝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其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省稱為文廟。在全國多地均有遺存。

此處文廟為復建,歷史上的大理文廟始建於元代,明萬曆四十七年因火災,多數殿宇被毀,存留的古建築也破損嚴重。至清,陸續復建。

清同治癸酉年,經士紳合議,將大理府、縣先師廟合併,遷至報國寺,即今址,並改報國寺為文廟。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1973年後,文廟大成殿、兩廡、照壁等建築先後被拆除,原文廟建築僅存大成門,是清代老文廟建築的唯一遺存,為五間單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建築。2014年,大理文廟恢復重建。

楹聯頗有氣派,仿曲阜孔廟:

上聯:德冠生民 溯地闢天開 鹹尊首出

下聯:道隆群聖 統金聲玉振 共仰大成

德冠生民,溯地闢天開,鹹尊首出。

八月十七日,晚。林先生邀約共餐。

劉萬祖先生專程從鄉下取了一隻土雞,摘了茴香菜,劉先生話不多,安安靜靜,樸樸實實,施先生好友「大理小昭」也趕來一道,洗菜做飯,樸質自然。小昭說,她熱愛高山大川,喜戶外運動。

月光滿天,諸公共飲。一道水煮茴香,吃出了童年的味道。施先生的胭脂醉,有點醉人。


八月十八日早。

晨起,胡先生連夜開車從曲靖趕到大理,一路勞頓,只為送我們去朝雞足山,禮迦葉尊者。

林先生因忙於家事未及脫身,滇西之行,水驛山程,林先生照顧左右,添衣膳宿,故不覺行旅之苦。心甚感激,電話辭行。

施先生準備了自製普洱茶,古樸典雅,「大理小昭」趕來相送。握別。祝福。感恩。

途中多山,一路祥雲。


早年學佛,曾向家兄請教,家兄曰:可從《虛雲和尚年譜》找個下手處。遂請《虛雲和尚全集》一套,《年譜》內容主要輯錄虛雲和尚之家世、生平事跡、開示、靈異感應等。年譜中,有關雞足山記載頗多。

雞足山,為大迦葉尊者守衣入定之所,是尊者之道場。雞足山與點蒼山遙望。因山勢背西北面東南,前列三崗,後拖一嶺,宛如雞足得名。為佛教名山之一。明、清時山上有大小寺廟百餘座,現存祝聖寺、金頂寺、銅瓦殿等。徐霞客曾留詩盛讚金頂日、海、雲、雪壯麗景色。

傳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顯說密說,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及乃佛末後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獻金檀木花示,是時座下百萬人天大眾,皆不做聲。惟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於汝。」此乃教外別傳。這就是禪宗的開始。亦稱為心心相印,教外別傳。為佛法之命脈,為正法之眼藏。

佛陀入滅後,迦葉尊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直至阿難為法之繼承者,始入雞足山入定,奉持如來附囑之金襴衣,以待彌勒出世而授之,方行涅槃。玄奘大師西天取經途中曾記下:「迦葉承佛旨住持正法,結集至盡十年,將入定滅,乃往雞足山。」

雞足山山周數百裡,書載諸大菩薩靈跡顯化頗多。唐宋元明清初更是龍象輩出。及至民國之後,寺毀於兵。後虛雲老和尚志心復興雞足山,佛教在此再度興盛。

八月十八日,午時。至雞足山山門。山門匾額曰:靈山一會。

本想徒步上行,因師友同行,故從靈山一會坐中巴車到祝聖寺,一路風光,山中樹木參天,林深徑幽,偶遇靈泉,只觀其形,不聞水聲,頗為憾。

而後,從祝聖寺乘纜車上山上金頂,約數公裡。全山氣勢磅礴,林巒深邃,俯而視之,翠障奇絕。


此行一願,就是禮拜大迦葉尊者,拜華首門,故在金嵿未做過多逗留。

途經袈裟石,雲天之下,見一老僧臨崖趺坐,身形清瘦,形貌古樸,執銅磬以玉振,出金聲之樂,音聲清越,供養十方。遂朝其背景頂禮。家姊說當安坐一刻,繼而擇一平坦處趺坐。雲天清明。


從袈裟石處下行數百米,即可到華首門。

一路之上,遊客頗多。

見一路標,曰:華首門。拾階而上,數十階後,至一空地,抬頭一望,則見一峰頂南側有一懸崖,崖如平劈,高數十長,巖壁有痕,天然生成一道石門,其高數十丈,左右各三丈之多,門縫顯然,宛若城門,氣勢恢宏,巍峨壯觀,鬼斧神工。

華首門下,有修行者數十人趺坐大聲誦《心經》。有人燒香,有人禮拜,有人拍照。

我只是,慢慢跪下,叩首禮拜,一拜又一拜。本想念佛,念頭卻已無法提起。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叩拜,直至陽光照耀,鋪灑大地。

師友說,有百拜之多。我說,不知。

我知道,這就是迦葉尊者入定等待彌勒下生之地。真實不虛。

光明滿室,光含萬象,室大百裡,巍峨莊嚴。

是夜,宿昆明金馬碧雞坊旁側。夜夢華首,金光外溢,推門而入,不見僧俗,惟光明滿室,光含萬象,室大百裡,巍峨莊嚴……

十九日午時,乘飛機,回徐州。

雲天之上,再次入夢,一如前夜。醒後,空乘送水三瓶,其名曰:飲馬泉。泉出崑崙。

嘆為稀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摩訶迦葉尊者!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文圖/善業文化)

氣勢磅礴,林巒深邃,俯而視之,翠障奇絕。

相關焦點

  • 雲中吟系列·大人跡
    穿過村鎮,穿過稻田,跨過溪水,走過樹林,在呼嘯而過的風聲和遊客的吵鬧聲中,這一路上我想的最多的,是那位在雞足山入定,等慈氏成佛時,把象徵佛法傳承衣缽交給彌勒世尊的迦葉尊者。千裡奔波,只為一人。林先生說,相傳,當年大迦葉尊者路過洱海入雞足山,守衣入定華首門,以待彌勒下生,一路留下三個腳印,第一個就在洱海邊,也就是人們說的青山摩崖石刻,一在雞足山木香坪,一在點頭峰頂。
  • 雲中吟系列·三藏
    在樓頂,可遠觀雞足山金頂楞嚴塔,點蒼山峰積雪,玉案山頭明月,洱海萬頃碧波。「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景致盡收眼底。藍天之下,雲影徘徊。身后蒼山,明明朗朗。偶爾層雲中透出光柱斜射下來,如一塊塊白幕,鋪在綠色蔥蔥的山間,光幕中間,光影起伏,光柱之外,綠煙嫋嫋,半山之上,純為黛色,半山以下,綠色盎然。山下遠處的洱海,平靜無波,群山倒影在水面,雲影倒映在群山,水光山色,山水依然,雖靜寂無聲,但氣象巍然。
  • 雲中吟系列·誠心
    應師友邀約,去雲南大理雞足山參拜尊者,並拜見當地師友。師友電話問準備帶何物品,答之曰:「所攜之物無他,惟一片誠心。」古人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心者,或曰為至誠之心。
  • 雲中吟系列·白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有詩:「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杜甫則曰:「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玄鳥,指燕子。其特點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歸於蟄所。
  • 雞足山的歸客(四達居士)
    無疑雞足山成為華夏佛教最古之山,古來爭議也喋喋不斷。當年的洱海地區就是以密為用,以禪為主體,以這樣一種形式流傳,整個洱海流域都呈現出這樣一種傳承體系,並向西向北擴散,無疑三塔寺,雞足山都是這樣鮮活的例子。八十年代的雞足山祝聖寺鎮寶亭民國以前,雞足山的中心是以金頂、迦葉殿等為主體,清末民初,虛雲重修缽盂庵以後,雞足山佛教又以祝聖寺為中心。
  • 雲中吟系列·隴頭梅
    西南而禮至大理雞足山,偈贊迦葉尊者於望日。西行而登乎崑崙之丘,浩瀚之氣充沛天地。西北而入至敦煌古道,念天地之悠悠。北上而入京都,雲水之間而人鮮知。起燕京,經燕趙,過齊魯,進洛陽,行江湖,過瀟湘,路吳越,入閩粵,而後至曹溪。後又進古蜀,過雲貴,抵青海,過陝甘,至敦煌。少林寺,香積寺,淨業寺,國清寺,慈恩宗、華嚴宗祖庭長安華嚴寺,南京棲霞寺,陝西草堂寺,西安大興善寺。諸家祖庭,無一遺漏。
  • 雲中吟系列·街坊
    雲中君。而人居之「坊」, 隨夏、商、周三代「家天下」之封邦建國、封田建制出現後,除了防外患侵入之外,更大層面上則擔負起啟發民智、管理民眾為主題的坊區。
  • 雞足山的歸客(四達居士)
    無疑雞足山成為華夏佛教最古之山,古來爭議也喋喋不斷。當年的洱海地區就是以密為用,以禪為主體,以這樣一種形式流傳,整個洱海流域都呈現出這樣一種傳承體系,並向西向北擴散,無疑三塔寺,雞足山都是這樣鮮活的例子。八十年代的雞足山祝聖寺鎮寶亭民國以前,雞足山的中心是以金頂、迦葉殿等為主體,清末民初,虛雲重修缽盂庵以後,雞足山佛教又以祝聖寺為中心。
  • 雲中吟系列·勁竹
    癸巳年,「雞足山關山門事件」、「惠州交警視頻辱佛事件」、「士力架廣告辱佛事件」、「畢福劍央視公辱佛教事件」等挾佛斂財與褻瀆佛教之事頻繁上演,師竭誠護法,至死不渝,血書本意,殄除魔道,以正制狂,警悟人心,不做「啞羊僧」。其文,為文允正,質而不野。有師雲,早年官商毀佛滅佛運動危難當頭,在教界無一人敢言之情狀下,禪師以拔山扛鼎之志,親率友人及弟子奮力反擊,不顧生死。感人至深!人格操守,令人景仰。
  • 禪宗祖師迦葉入定雞足山
    雞足山作為迦葉尊者的道場,在那時已名揚四方。臨終前,他託付徐霞客:「我有志朝雞足山,生時不能到達,死後請將骸骨送往雞足山,以足心願。」徐霞客守諾,背著靜聞的骸骨,行程五千餘裡。兩年後,終於來到雞足山,並為亡友寫下了:別君已許攜君骨,夜夜空空泣杜鵑。徐霞客把靜聞的骸骨埋葬在雞足山文筆峰下,與這片神奇的山巒同呼共吸。
  • 初雪過後的雞足山美不勝收
    近日,初雪過後的雞足山美不勝收。雞足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是享譽南亞、東南亞的佛教聖地,中國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迦葉菩薩的道場,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理景區的重要景點、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態景觀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學研究、觀光旅遊、科普科考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
  • 迦葉尊者為什麼不遠萬裡來雲南雞足山入定?
    那麼記載中的雞足山是印度雞足山還是中國雞足山呢?我們一探究竟。,故一般旅遊線路是不安排往雞足山的。雞足山,古稱青巔山、九曲山、蓮花峰。遠古時期,有迦葉開山「抱金襤袈裟,攜舍利佛牙,入定雞足山,闢華首門為華化道場」的傳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有「乃往雞足山」的記載。
  • 迦葉尊者的道場雞足山——華夏第一佛山
    迦葉尊者的道場——雞足山。2500年前,靈山會上,佛陀拈花問答,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正眼法藏,禪宗法門開始相傳,然後將衣缽付予弟子——迦葉尊者。囑咐他等待彌勒佛下生,交付於彼。尊者入涅槃前攜金縷袈裟和佛陀舍利子,往雞足山守衣入定。禪宗「衣缽真傳」的典故,奠定了雞足山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從此,這裡便作為迦葉尊者的道場,成為佛教徒朝聖禮佛的聖地。
  • 爬雞足山
    2009年8月8日,第一個全民健身日,我們大理的幾個西部志願者選擇了爬賓川雞足山  下午四點多大家從下關出發,到達賓川縣城已經是五點多,沒時間吃飯了,就直接坐上去雞足山的車。因為要虔誠的爬上雞足山去許願才會靈,所以大家在山腳就下車了,隨便吃點飯便開始爬山了。當時已經是七點半了,按正常速度也可能是十一二點爬到山頂,可這是晚上啊?!不過大家倒是挺有激情的,居然還有人提議爬個通宵,七點左右就能在山頂看日出了,瘋狂的人啊!
  • 雲南雞足山碧雲寺
    雲南雞足山碧雲寺 2013-05-07 15:32:18  來源:碧雲寺
  • 佛教:虛雲大師與雲南雞足山的禪宗
    當時著名革命軍領袖李根源擔任雲南省革命軍協統,因為一向厭惡佛教僧徒不守戒律,於是率領士兵進駐雞足山悉檀寺,一路拆毀寺院,趕逐僧人,並指名要逮捕正在雞足山的一位很有名望的禪宗高僧虛雲。此時的虛雲正在雞足山祝聖寺率眾打禪七,僧眾們都勸虛雲趕快逃走,但虛雲卻說:「你們如果害怕就走吧,我不怕。」
  • 踏遊雞足山生態景觀之美
    10月13日,我、君哥、周哥和剛認識沒多久的廣州小夥伴慧姐、小妹妹,一行五人從大理古城至下關自駕出發,途徑大理機場後沿雞足山旅遊公路行駛,引洱入賓隧道、萂村白族歷史文化名村、野鴨塘自然景區、上滄溼地、下滄田園風光、優質葡萄基地、萬畝桔園、花橋水庫景區等,最後到達了雞足山旅遊景區。
  • 賓川雞足山風景名勝區
    賓川雞足山風景名勝區靈嶽重輝 天下雞足  雞足山是中國著名佛教名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雲南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古人用一鳥、二茶、三龍、四觀、五杉、六珍、七獸、八景來概括雞足山的自然美景。二是通過組織及舉辦系列主題活動推介雞足山。開展AAAAA級旅遊景區建設,提升景區質量。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快速推進新建及改造項目,投資800萬元,完成「一部手機遊雲南」雞足山景區建設項目,完成高智能化景區建設任務。
  • 雲中吟系列·天皇氏
  • 雲中吟系列·蘭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