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2、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3、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風》 唐·李嶠
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5、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 唐·杜甫
6、 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秋思》 宋·陸遊
7、 浪曉浮青雀,風溫解黑貂。《送人遊嶺南》 唐·司空曙
8、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歸園田居·其四》 魏晉·陶淵明
9、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白雲泉》 唐·白居易
10、 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夢李白二首·其一》 唐·杜甫
1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三首》 唐·李白
12、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13、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14、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15、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16、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蘇軾
17、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18、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秋興八首》 唐·杜甫
19、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鵲橋仙·七夕》 宋·蘇軾
20、 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罷亞肥。《稻田》 唐·韋莊
21、 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五代·李煜
22、 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雜詩》 唐·無名氏
23、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相送》 南北朝·何遜
24、 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竹枝詞九首》 唐·劉禹錫
25、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幾簸自天涯。《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劉禹錫
26、 微雨後,有桃愁杏怨,紅淚淋浪。《沁園春·宿靄迷空》 宋·秦觀
27、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晚次鄂州》 唐·盧綸
28、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巫峽》 唐·楊炯
29、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鸚鵡洲》 唐·李白
30、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秋行》 宋·徐璣
31、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點絳唇·採藥歸來》 宋·陸遊
32、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渡黃河》 明·宋琬
33、 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五代·徐昌圖
34、 夜來江上如鉤月,時有驚魚擲浪聲。《秋霽》 唐·崔道融
35、 憔悴莫酬漁父笑,浪交千載詠離騷。《三閭廟》 唐·汪遵
36、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唐·劉長卿
37、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江南曲四首》 唐·儲光羲
38、 萬裡崑崙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狼山觀海》 宋·王安石
39、 頭角蒼浪聲似鍾,貌如冰雪骨如松。《七言》 唐·呂巖
40、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宋·辛棄疾
41、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送陳章甫》 唐·李頎
42、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唐·白居易
43、 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晚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44、 珠翠丁星復明滅,龍頭劈浪哀笳發。《春江花月夜詞》 唐·溫庭筠
45、後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江城子·南來飛燕北歸鴻》 宋·秦觀
46、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臨江仙·暮春》 宋·趙長卿
47、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金·元好問
48、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春水》 唐·杜甫
49、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鬥錯落長庚明。《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唐·李白
50、 千裡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詠史詩·汴水》 唐·胡曾
51、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洞庭湖》 唐·元稹
52、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競渡歌》 唐·張建封
53、 微根才出浪,短幹未搖風。《詠新荷應詔》 南北朝·沈約
54、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金陵懷古》 唐·許渾
55、 霞津錦浪動,月浦練花開。《江》 唐·李嶠
56、 終當遊五湖,濯足滄浪泉。《郢門秋懷》 唐·李白
57、 眼邊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歸。《雨不絕》 唐·杜甫
58、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南湖》 唐·溫庭筠
59、 春水無風無浪,春來半雨半晴。《春光好·天初暖》 唐·歐陽炯
60、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行路難·洞庭水上一》 南北朝·吳均
61、 掛帆遠色外,驚浪滿吳楚。《雨二首》 唐·杜甫
62、 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鵲橋仙·月朧星淡》 宋·謝薖
63、 浪浪謝初始,皎皎幸歸終。《秋懷十五首》 唐·孟郊
64、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 宋·陳師道
65、 何人解識秋堪美,莫為悲秋浪賦詩。《鷓鴣天·一曲青山映小池》 宋·葉夢得
66、 雲落開時冰吐鑑,浪花深處玉沉鉤。《望江南·江南月》 宋·王琪
67、 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滕王閣》 唐·張喬
68、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慈湖夾阻風》 宋·蘇軾
69、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浪交涉亦難為。《初入淮河四絕句》 宋·楊萬裡
70、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泊嶽陽城下 / 泊嶽陽樓下》 唐·杜甫
71、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唐·李白
72、 長年三老長歌裡,白晝攤錢高浪中。《夔州歌十絕句》 唐·杜甫
73、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銀河吹笙》 唐·李商隱
74、 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唐·岑參
75、 避暑信船輕浪裡,閒遊戲,夾岸荔支紅蘸水。《南鄉子·煙漠漠》 唐·李珣
76、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杏花》 唐·韓愈
77、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唐·駱賓王
78、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裡情。《紅葉》 唐·吳融
79、 平生志業匡堯舜,又擬滄浪學釣翁。《關河道中》 唐·韋莊
80、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唐·杜牧
81、 銀河萬裡秋浪,重載客槎還。《訴衷情·七夕》 宋·吳文英
82、 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汴河亭》 唐·許渾
83、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唐·李煜
84、 憑空怒浪兼天湧,不盡六朝聲。《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明·歸莊
85、 更隱小孤煙浪裡,望斷彭郎欲嫁。《賀新郎·覓句如東野》 宋·辛棄疾
86、 只見火光燒潤屋,不聞風浪覆虛舟。《感興二首》 唐·白居易
87、 浪定一浦月,藕花閒自香。 《靜夜相思》唐·李群玉
88、 極目無人行,浪打取魚籠。 《寒江上望》唐·貫休
89、 人心但得平如水,浪自滔天櫓自搖。 《吳江四橋》宋·宋伯仁
90、 門前白道通丹闕,浪裡青山佔幾鄉。 《題松江驛》唐·方幹
91、 浪跡江湖白髮新,浮雲一片是吾身。 《贈鄭讜處士》唐·李商隱
92、 浪翻新月金波淺,風損輕雲玉葉疏。 《仙明洲口號》唐·李群玉
93、 風趁鷺鷥雙出葦,浪催漁父盡歸灣。 《春日登樓遇雨》唐·杜荀鶴
94、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南湖》唐·溫庭筠
95、 雲葉漸低朱閣掩,浪花初起畫檣回。 《宴餞李員外》唐·許渾
96、 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漁父 其一》五代·李煜
97、 浪遠微聽葭葉響,雨殘細數梧梢滴。 《滿江紅 其二》宋·蔣捷
98、 行李蕭蕭一擔秋,浪頭始得見漁舟。 《東錢湖》宋·史浩
99、 風行魏蜀三分國,浪靜江淮萬裡天。 《上金陵章侍郎 其一》宋·劉過
100、 雲收遠嶂晚風熟,浪打寒灘春水生。 《蘭溪舟中寄蘇粹中》宋·張元幹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