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放生後中毒死亡瀋陽猛禽救助中心表示——
被救助野生鳥類七成有中毒跡象
近日,一隻被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救助過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鷹類的一種)在被放生一個月後死亡,工作人員確認死亡原因系吃了一隻被毒死的喜鵲,而發現屍體的農戶曾將大的翅膀剪去,打算「做羽毛扇」。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猛禽中毒的事情時有發生,「去年救助的野生鳥類中,約有70%有中毒跡象,目前我們還有一隻大因為嚴重中毒,無法睜開眼睛。」
獲救放生後出問題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副主任孫曉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底,一位熱心人士在開車過程中看到有人抓著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走在路上,意識到這是非法行為,便下車將大「搶了回來」,並將其交給了瀋陽猛禽救助中心照料。
孫曉明說,經過檢查,確認這隻大雖然身體較為虛弱,但並沒有大礙,符合放歸野外的標準,在它身上加裝了跟蹤器後,於1月30日在瀋陽將其放歸。
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的志願者回憶,回歸天空的大「很快高高盤飛起來,並與兩隻烏鴉『短兵相接』。當晚查看了跟蹤記錄,這傢伙竟然進城逛了一圈,晚上又出城休息了」。
按理說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到了2月14日,瀋陽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查閱跟蹤器的記錄時發現了問題。
農戶家中發現屍體
「跟蹤器每天都會發回3次位置數據,我們從14日開始注意到這些位置基本沒怎麼變過。而且這個跟蹤器還會發回溫度信息,雖然隔著羽毛不會和體溫一樣,但這個測量出來的溫度應該還是要高於戶外的溫度的。可是從14日開始,我們發現傳回來的溫度不斷變低,最後幾乎和戶外溫度一樣了。」孫曉明告訴北青報記者。
春節期間,孫曉明等人前往瀋陽城郊的一處小村莊,這裡是大身上的跟蹤器最後發回來的位置。但多次搜索都沒能找到失蹤的大。「按照跟蹤器的位置,應該是在一家農戶附近,我們問這家人有沒有見過這隻大,對方說沒有見過。但當天晚上我們發現,跟蹤器傳回來的溫度從零下1攝氏漲到了零上11攝氏度。」
21日,孫曉明等人帶著一隻曾參與過野生動物救護的警犬到了事發村莊,計劃進行進一步搜索。「我們帶著曾經包裹過這隻大的鷹巾,想讓警犬去按照味道搜索。」但是搜尋人員到了前述農戶家附近時,家中的老太太最終承認,是自己發現了大的屍體,想用翅膀做羽毛扇,才把翅膀剪下來的。
在老人的指引下,調查人員在附近找到了大的屍體。
獲救野鳥多曾中毒
孫曉明介紹,發現大屍體的位置旁邊還有一隻被吃掉半邊身體的喜鵲。「通過大和喜鵲的狀態我們可以判定,兩隻鳥都有中毒的跡象,我們基本確定這隻大是在食用了中毒而死的喜鵲後,不幸中毒遇害的。」
孫曉明表示,猛禽中毒的情況近些年屢見不鮮。「現在在我們基地還有一隻1月28日救助的大,嚴重中毒,用了好幾種藥,至今還不能睜眼。」
據介紹,去年是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成立以來救助量最大的一年,全年共救助各種野生鳥類253隻,其中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的猛禽155隻。孫曉明告訴北青報記者,救助的鳥類中約70%都有中毒的症狀。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一些市場裡,會有商家售賣用有毒農藥浸泡的穀物,這些穀物的外包裝上會寫明是用來『毒獵野鳥』的。」孫曉明說。記者屈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