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萊頓大學包雅蒂教授:廣州在中荷歷史文化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2020-12-12 廣州日報

來自荷蘭的Ardi Bouwers(包雅蒂)具有多個身份:荷蘭萊頓大學中荷關係學專家,媒體及跨文化傳播教授,智庫China Circle創始人。在今天舉行的2019年「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記者會上,包雅蒂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包雅蒂女士介紹,她與中國及中文有很深的淵源。早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82年,她就經深圳到訪過廣州,並於1983年起在南京大學留學一年。目前在荷蘭和中國兩地從事教學,主要教授的課程包括21世紀的中國、跨文化傳播等。包雅蒂女士也是暨南大學的客座教授,每年來廣州一個月,擔任新聞學和傳播學教授。

包雅蒂女士在跨文化傳播領域已經有20多年的經驗,她在採訪中高度讚揚了中國與荷蘭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在荷蘭,每所高等院校至少有1000名本科到博士各階段的中國留學生,這顯示了中國的重要性不斷上升。她也指出,荷蘭到中國的留學生比例還不夠,未來需要加強對中國的了解。

對於廣州承辦此次讀懂中國大會,包雅蒂女士認為這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她還提到對廣州的飲食文化印象十分深刻,廣州美食成為廣州對外文化交流中一張靚麗的名片。

回顧20多年中外教學生涯,她也表示,在講述荷蘭和中國的歷史文化交流時,經常提及廣州的重要作用,其中,廣州的絲綢、瓷器等物資很早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荷蘭,尤其是荷蘭的瓷器與中國的青花瓷有很大的淵源,它們燒制的方式是很類似的。而荷蘭代爾夫特陶這個小鎮的瓷器當初也是學習中國青花瓷的燒制方式而成的。

在談及中國和外界的交流時,包雅蒂女士認為世界與中國的交流需要更雙向,「包括廣州舉辦今天這樣的國際會議,我認為也是很有意義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楊逸男、程依倫、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逸男、程依倫、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張毓

相關焦點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舉辦第十一屆中荷跨文化交流活動
    由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主辦,珠寶學院承辦的「中國夢」——第十一屆「中國龍·荷蘭獅」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與荷蘭北方萊瓦頓大學(NHL)跨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於日前圓滿閉幕。    NHL校方代表Melchior van Benthem先生、Janneke Broer女士共同表示希望中荷雙方建立更好的友誼關係,對兩周的各項活動安排也非常滿意,感謝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本次交流活動的付出,荷蘭交流團師生在本次交流活動中受益匪淺。
  • 武漢「荷蘭日」中荷文化交流節隆重開幕
    3月22日上午,「荷蘭日」暨鬱金香文化節開幕式在武漢植物園舉行,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武漢「荷蘭日」中荷文化交流節正式啟動,江城即將掀起強勁的橙色風暴。「荷蘭日」活動是由荷蘭駐華大使館為推進中荷文化、經貿交流而舉辦的大型活動,此前已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屆,今年是首次在武漢舉辦。中荷文化交流節由荷蘭駐華大使館、市外辦、武漢國際交流傳播中心共同主辦,荷蘭貿促會武漢代表處承辦。此屆中荷文化交流節包括鬱金香文化節、荷蘭設計展、荷蘭音樂匯等多個主題活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文化交流,增進武漢人民對荷蘭的了解,深化雙方戰略合作。
  • 武漢「荷蘭日」中荷文化交流節隆重開幕
    3月22日上午,「荷蘭日」暨鬱金香文化節開幕式在武漢植物園舉行,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武漢「荷蘭日」中荷文化交流節正式啟動,江城即將掀起強勁的橙色風暴。「荷蘭日」活動是由荷蘭駐華大使館為推進中荷文化、經貿交流而舉辦的大型活動,此前已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屆,今年是首次在武漢舉辦。中荷文化交流節由荷蘭駐華大使館、市外辦、武漢國際交流傳播中心共同主辦,荷蘭貿促會武漢代表處承辦。此屆中荷文化交流節包括鬱金香文化節、荷蘭設計展、荷蘭音樂匯等多個主題活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文化交流,增進武漢人民對荷蘭的了解,深化雙方戰略合作。
  • 贛榆人劉莎莎——中荷文化交流的民間大使
    傾心從事華文教育,熱心傳播中華文化,為加深中荷友誼牽線搭橋。贛榆人劉莎莎————中荷文化交流的民間大使。盛夏時節,贛榆塔山水庫,波光粼粼。水庫岸邊,遠方的村落古樸,散發著歷史滄桑感。作為一座古老的縣城,贛榆曾經集聚了眾多的名人望族,劉莎莎就來自這裡的一支望族。
  • 【中國龍·荷蘭獅】多彩中荷跨文化交流活動 助力學子成長成才
    隨著來自荷蘭的領隊教師Nick及學生Annabel代表NHL-Stenden大學以豐盛的晚餐熱烈歡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全體師生的到來,兩校師生集聚一堂暢所欲言,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教師隊長王金鵬老師代表學校向NHL-Stenden的代表教師Nick贈送了禮物,向NHL-Stenden大學師生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中國龍•荷蘭獅雙周文化交流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 荷蘭王后到訪NEXT建築事務所 建築設計成為中荷交流重要支點
    NEXT建築事務所作為在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領域中國與荷蘭文化交流的踐行者,NEXT不僅在項目設計中創造出許多享譽國際的極富創造性的作品,同時從全局戰略高度出發,針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具有的前瞻性的研究與實踐,力求打造一個在本質上美好的城市。
  • 荷蘭史學家:讓被忽視被誤解的華人走出史料
    70歲的包樂史通曉英語、法語、德語、漢語、日語和印尼語,早年曾在荷蘭萊頓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攻讀漢學、人類學和歷史學,26歲成為漢學博士,40歲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執教萊頓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
  • 中國同荷蘭的關係
    2014年1-6月,中荷貿易額達348.6億美元,同比增長6.9%,其中我出口299.3億美元,同比增長7%;我進口49.3億美元,同比增長6.5%。自1980年以來我對荷貿易一直順差,但我對荷出口70%都屬轉口貿易,50%以上屬於加工貿易。三、文化、教育、科技和軍事交流【文化】中荷籤有文化合作協定(1980年),雙方文化交流活躍。
  • 海外華文作家聚首荷蘭 探討中西文化文學交流發展
    ,來自17個國家58位華文作家共同聚首荷蘭,就如何在海外發展華文文學創作共同探討中西文化文學交流發展進行了廣泛的研討,本次會議的召開對加強荷中兩國文化交流和合作,對促進中西文化的溝通和發展,提升中國文化和世界華文的國際地位,特別是為中荷兩國建交40周年奉獻了一份厚禮。
  •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與中國的友好歷史
    關於這所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32年,在那一年,阿姆斯特丹市議會開創了該大學的前身,主要目的是培養在貿易與哲學領域的人才,而中荷兩國的往來,也基本上始於那個年代。  不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如今,荷蘭人總是把對外貿易作為支持該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把發展國際貿易和航海業所需的商業和數學技能始終擺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 中國同荷蘭的關係
    2014年1-6月,中荷貿易額達348.6億美元,同比增長6.9%,其中我出口299.3億美元,同比增長7%;我進口49.3億美元,同比增長6.5%。自1980年以來我對荷貿易一直順差,但我對荷出口70%都屬轉口貿易,50%以上屬於加工貿易。三、文化、教育、科技和軍事交流【文化】中荷籤有文化合作協定(1980年),雙方文化交流活躍。
  •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與中國的友好歷史
    關於這所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32年,在那一年,阿姆斯特丹市議會開創了該大學的前身,主要目的是培養在貿易與哲學領域的人才,而中荷兩國的往來,也基本上始於那個年代。  不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如今,荷蘭人總是把對外貿易作為支持該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把發展國際貿易和航海業所需的商業和數學技能始終擺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 河海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中荷水研究中心"揭牌
    河海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中荷水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中國網訊 近日,河海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中荷水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我校舉行。河海大學校長王乘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校長德克·貝格為中心揭牌,河海大學唐洪武副校長主持揭牌儀式,荷蘭皇家工程院馬賽爾·斯蒂夫院士、荷蘭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鄱佩德等嘉賓出席儀式。王乘校長指出,在全球水問題日益嚴重的情勢下,中荷水研究中心將為中荷兩國水領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的平臺,河海大學將全力支持該中心的建設。
  • 舉報荷蘭萊頓大學留學生留學心得
    荷蘭留學如今大熱,在荷蘭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一位曾經在萊頓大學讀了一年文碩的同學來講一講:荷蘭絕對是我認為歐洲最適合留學的幾個國家之一,原因有:地理位置。靠近北歐,去玩方便,最重要的是夏天不會像南歐那麼熱。你感受過法國和義大利人民過夏天的心情就懂了,他們已經熱到跳河遊泳……語言環境。
  • 中國駐荷蘭大使吳懇:中荷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值此特殊的時節,中國駐荷蘭大使吳懇19日接受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的專訪。吳懇大使表示,中荷關係目前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進入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快車道」。他還說,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中國和荷蘭加強合作有很好的基礎。地處西歐的荷蘭雖然與中國相距遙遠,但早在400多年前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了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 中國駐荷蘭大使吳懇:中荷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值此特殊的時節,中國駐荷蘭大使吳懇19日接受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的專訪。吳懇大使表示,中荷關係目前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進入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快車道」。他還說,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中國和荷蘭加強合作有很好的基礎。地處西歐的荷蘭雖然與中國相距遙遠,但早在400多年前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了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 江蘇大豐荷蘭花海開啟百合花文化月 續中荷友誼佳話
    以鬱金香和百合花聞名的大豐荷蘭花海景區 徐紹輝 攝   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顧名篩)9月30日上午,2017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在江蘇大豐開幕,並舉辦了荷蘭花海小鎮客廳竣工儀式、中荷代表共植「友誼樹」、荷蘭畫展揭幕等活動。
  • 第五屆全球創新創業會議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成功召開
    >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李政) 在李克強總理對荷蘭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中荷合作日益深化之際,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吉林大學聯合主辦,吉林大學中以創新創業合作研究中心、阿姆斯特丹大學商學院、荷蘭海牙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共同承辦的第五屆全球創新創業會議於
  • 中西文化文學交流高峰論壇荷蘭舉辦
    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推廣華文文學、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作為荷蘭華人僑社慶祝中荷建交4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中西文化文學交流高峰論壇日前在荷蘭代爾夫特市舉辦。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弘揚中華文化文學」。
  • 西方史:簡析荷蘭黃金時代的文化
    1625年,荷蘭各省頒布 了一個法令,對於這類學校的組織以及課程都做了規定:在最初的三年時間裡,每星期必須教授20—30小時的拉丁文;在後三年裡,每星期則教授10—18個小時。高年級則開設希臘文、修辭學以及邏輯學。但是宗教教育在這些學校裡不像1588年至1625年開設的那些學 校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在總的教學課時中約有6%的時間用來教授《海德堡教理問答》 以及《聖經》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