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給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我都有疑惑:白雪公主吃下皇后的毒蘋果,確定不是因為饞?
豌豆公主在二十層床墊子和二十床鴨絨被下面,還能被一粒豌豆膈得睡不著,那床得有多小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怪不得有句歌詞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童話故事要這麼安排呢?
盤點那些毀童年的黑童話
你聽說過這樣的「另類」童話故事嗎?
青蛙王子的故事裡面,沒有王子,那是個貧窮少年,都沒有保暖的衣服可以使用,加上營養不良,身體臉色發青,所以才被公主叫做「青蛙」。
如果這是童話的真相的話,我拒絕知道!
童話的真相為什麼這麼毀童年呢?為什麼好端端的突然就變味了呢?這還要從童話的產生說起。
「一分錢難死英雄漢」,中外都一樣!
像現在大家熟悉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這些故事都來自一本名為《附道德訓誡的古代故事》的書,這本聽上去就一本正經的書,當然不是寫給孩子的。
這是17世紀法國詩人佩羅,為貴族家庭寫的寓言故事,目的是勸誡他們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
佩羅創作的《小紅帽》這個故事,是想訓誡當時的年輕女子,要潔身自愛。當格林兄弟將《小紅帽》轉化為19世紀的兒童故事時,女主角已經變成純潔的化身,完全沒有了早期佩羅版所描述的姿態。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童話,都是刪減版的。依據19世紀的閱讀口味,原著中那些「少兒不宜」的情節,格林童話都直接刪除了;而一些殘酷場景的描寫,卻保留了下來。比如在《灰姑娘》這個故事中,灰姑娘的姐姐們,為了穿得下王子的水晶鞋,不惜削足適履。
其中一個人,竟然將腳趾和腳後跟都削去了。之後,王子就看見她的腳血流不止。類似這樣的場景,現在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很血腥。
真正的毀童年,卻成了新的經典
對許多人而言,童話象徵著童年,而童話最大的力量可能是:讓人看見各種可能性。從這個角度說,童話的體裁內容生動豐富,並不是壞事。
如果說《格林童話》是進行了二次創作,讓故事都以「很久很久以前」為開始,以「最終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為結束。積極美好又善良,為小孩子們構建了一個正確的世界觀的話,那麼「三次創作」又來毀童年了。
改編自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同名詩集的動畫片《反叛的童謠》,豆瓣評分8.6,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提名。
它就是一部拍給成年人看的暗黑童話故事,是真正的毀童年。
《反叛的童謠》分為上下兩個故事。而這兩個故事中,又一口氣集結了白雪公主、小紅帽、三隻小豬、灰姑娘等,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不過,它卻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童話」二字的理解。
故事從小紅帽和白雪公主開始,白雪公主的母親去世後,國王迎娶了惡毒的王后;
善良的獵人沒有殺害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將她救下。
另一邊,小紅帽的外婆則被大灰狼吃掉。至此,故事的走向開始徹底崩壞。
七個小矮人並不善良。他們沉迷賭博,白雪公主還要為他們打掃家務。
當七個小矮人揮霍一空之後,白雪公主冒著生命危險,將魔鏡偷出王宮。有了魔鏡的預測,小矮人們逢賭必中。
白雪公主因此發家致富,走向人生巔峰。
另一邊,小紅帽面對兇惡的大灰狼,沒有束手就擒;而是掏出一把手槍,乾淨利落地幹掉了大灰狼。她把狼皮剝了下來,給自己做了一張狼皮大衣。
從此,小紅帽走上了獵狼人的徵程。
另一頭惡狼吃掉了兩頭用稻草和木頭蓋屋子的小豬;
而它的下一個目標,是開銀行的豬老闆。小紅帽此前在豬老闆的銀行存了一筆錢,但是豬老闆卻以倒閉的名義,拒不認帳。這次大禍臨頭,豬老闆不得不請求小紅帽的援助。
小紅帽不僅乾淨利落地幹掉餓狼,還順便幹掉了貪婪的豬老闆,為自己多添置了一份豬皮包包。從此,白雪公主和小紅帽過上了幸福而又快樂的生活。
小紅帽殺人搶銀行,白雪公主賭博出老千;灰姑娘一點都不nice(甜美),是個拜金主義的心機girl(姑娘)。別說毀童年了,感覺老阿姨的青少年都毀於一旦。
可這暗黑又毀三觀的設定,卻受到很多粉絲的追捧。生活中有陷阱和誘惑,但同樣也有真善美的存在。在這個虛構的世界中,沒有了絕對善良的主角,也沒有絕對歹毒的大反派。「童話」不再是正義戰勝邪惡那麼簡單,更多的是關於復仇和寬恕。
「反叛的童謠」,其實並不反叛。它是在告訴我們,即使生活在冰冷之中,也要保持一顆溫暖的心。這是認清了自己、也認清了現實的「童話」。
之所以「毀童年」,是因為「更真實」。那麼我們毀掉的到底是什麼呢?那是成年人不約而同,為孩子築起來的一座保護牆,牆內的世界,永遠溫馨美好,陽光燦爛。
但是終有一天,孩子會越過這道牆,直面不帶童年濾鏡的現實生活,在牆的另一邊,也許豔陽高照,也許風雨交加,但是總有一股力量告訴我們:往前走,別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