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爆發了對中國近代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
五四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一個時代。
今天,2020年5月4日,小編為大家精選了10位代表人物的書法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大師的作品。
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出身世家,幼承家學,為中國近代史學界集大成者,與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並稱「清華四大導師」,在中國學界被譽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鄭天挺語),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 「史學四大家」(嚴耕望語)。他的經歷之傳奇,影響之巨大,震動學界,可謂百年一遇的人物。梁啓超稱:「我所有著作總和都比不上陳先生幾百字。」傅斯年讚譽陳寅恪的學問「三百年來僅此一人而已」。陳寅恪被視為中國文化託命之人,其著述博大精深,開創了敦煌學等多個領域的治學研究,可謂意義重大,為研究歷史必讀的經典。
梁啓超
梁啓超《楷書神龍猛虎七言聯》紙本楷書 180×45.5cm×2 常州博物館藏
釋文:神龍萬變海天小,猛虎一聲山月高。
款署:怡庭仁兄清鑑,梁啓超集張猛龍碑。
梁啓超《一晌無限聯》 164x27cmx2
選自《廣東歷代書法展》(廣東美術館2004)憨齋吳南生私人收藏
釋文:
一響銷凝簾外曉鶯殘月
無限清麗雨餘芳草斜陽
孟愷仁兄集詞句,高竹屋慶宮春、溫飛卿更漏子、周清真花犯、秦少遊畫堂春。甲子七月,梁啓超。
梁啓超《贈海粟行書軸 》上海劉海慄美術館藏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紹興人。
二十三歲中舉,戊戌政變後,告假返裡,決心委身教育,與黃宗仰等人發起創立愛國女校。歷任紹興中學堂監督、上海澄衷學堂經理、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中國教育會會長,及臨時政府教育總長等。民國元年,不滿袁世凱專斷,辭職赴德,入萊比錫大學,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研究。返國後任北京大學校長,揭示大學為研究高深學問之機構,又持思想自由宗旨,在北大創立學術自由學風。
五四運動期間,提倡白話文,提倡科學與民主新思想。民國十六年,試行大學區制,中央設大學院,總攬全國教育與學術,任大學院院長。十七年十月辭職,後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使中國科學研究進入新紀元。
著作編為《蔡元培全集》。
蔡元培《行書七言聯》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釋文:得句旋題新竹上,寄書多向遠山中。
【圖片來源】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辛亥革命名家墨跡展
【圖片來源】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五四運動人物書法展專題
陳獨秀
陳獨秀(1868-1940) 思想家。原名乾生,字仲甫,別署實庵、由己。安徽懷寧人。
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在這期間,陳獨秀相繼發表了《關門會議》《南北代表有什麼用處》等文章。
1919年5月4日當天,陳獨秀又發表了《兩個和會都無用》一文,號召人民站起來。當天下午1時許,北京大學等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前,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要求懲辦北洋政府段祺瑞內閣、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遊行隊伍移至曹汝霖住宅,痛打了章宗祥,並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出面控制事態,逮捕學生32人。
五四運動中,陳獨秀立場鮮明地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稱五四學生運動是「有紀律的抗議」。
圖文來自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五四運動人物書法展專題
陳獨秀行草七言詩軸 圖片來自《中國書法》雜誌2006年第7期
陳獨秀草書七言聯 圖片來自上海文聯網站《海派書法百年百家作品欣賞》
釋文:右軍書法風規遠 東晉文章藻繪多
李大釗
李大釗(1889-1927) 思想家。字守常,筆名孤松、獵夫,河北樂亭人。
李大釗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員猛將,他反對頌古非今和安於現狀的人生態度,反對尊孔復闢,同時揭露北洋軍閥政府的封建行徑。李大釗揭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頁。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行書九言聯 來自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李大釗《行書唐詩軸》 來自《中國書法》雜誌2006年第7期
胡適
圖片來自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五四運動人物書法展專題
圖文來自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網站
題贈張充和 美國張充和私人藏品
轉自薛龍春博客
魯迅
魯迅《自錄舊作贈柳亞子》238×53.8cm 1932年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
自嘲詩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舊帽遮顏過鬧市,破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湊成一律以請
亞子先生教正 魯迅
魯迅《無題》67.1×41.8cm 1933年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選自《魯迅手跡珍品展》(紹興) 2008年4月8日-22日
釋文: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酉年秋偶成 魯迅
魯迅新體詩《我的失戀——由她去罷 》 27.2×24.1cm 1924年 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釋文:
我的所愛在豪家;欲往從之兮沒有汽車,仰頭無法淚如麻。愛人贈我玫瑰花;何以贈之:赤練蛇。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一由她去罷。
錢玄同
錢玄同《隸書八卦辭》21.5×51.0cm 拍品
釋文:乾坤震艮坎離兌巽消息。
題識:巽伯屬。玄同。
鈐印:錢玄同
中國嘉德2018春季拍賣會 玲瓏室故紙—馬裕藻、馬巽伯父子珍藏文翰
傅斯年
傅斯年,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學術領導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創辦者。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期間,傅斯年在《新青年》、《新潮》雜誌上用學霸特有的方式來進行了大批判。傅斯年有思想、有文筆、有煽動力、有組織力,當仁不讓成為北大新文化運動的學生領袖。
5月4日上午,傅斯年在堂子胡同國立法政專門學校主持13校學生代表會議。下午,各校學生在天安門集會,傅斯年擔任遊行總指揮。當學生遊行隊伍走至東交民巷西門口美國使館門前受阻時,事態驟然緊張。憤怒的學生忽轉而奔向曹汝霖的住宅,闖入曹宅痛打了當時呆在曹家的章宗祥。傅斯年一度極力阻止,害怕發生意外,卻沒有作用。一直在旁觀望的北洋士兵突然出動,當場逮捕學生32人,包括當時還在北大預科就讀的傅斯年之弟傅斯嚴。
5月5日,遊行的學生們在北大院內開會,傅斯年決定暫時退出學生運動,不再參與政治,遠赴英倫留學。
傅斯年《行書七言聯》 圖文來自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五四運動人物書法展專題
傅斯年《行書陶潛詩軸》98×31cm 拍品
釋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題識:磐庵兄正。斯年。
鈐印:傅斯年印、孟真
中國嘉德2016年春季拍賣會書劍無負平生-百年政壇、文壇、藝壇名人翰墨留韻
傅斯年《行書軸》44×58cm 拍品
釋文:
題識:傅斯年。
鈐印:傅斯年印
中國泉州華天 2012秋季拍賣會
羅家倫
羅家倫是北大的學生。五四運動中,他動手起草了宣言,慷慨激昂的言語給眾多學生極大的鼓舞。
1918年歲末,羅家倫與傅斯年、顧頡剛等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師長的直接指導與幫助下,發起成立了「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
1919年,中國關於山東問題的外交在巴黎和會上遭到慘敗。北大學生從蔡校長那裡聽到這個消息後,在北大法科大禮堂召開全體學生大會,並約北京13個中等以上學校學生代表參加,決定於5月4日齊集天安門舉行學界大示威等項事宜。
次日早10點,當羅家倫準備和大家一起去遊行的時候,被同學狄福鼎一把抓住:「今天的運動不能沒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學推我們北大起稿,你來執筆罷!」於是在短短15分鐘內,羅家倫一氣呵成那篇著名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圖文來自臺灣智邦藝術空間網站 五四運動人物書法展專題
羅家倫《誠樸雄偉》行書 7cmX9.5cm
羅家倫《草書五言詩軸》 69×33cm 拍品
釋文:長嘯驚玄鶴,低頭拾紫芝。天衢終可達,雲路莫來遲。
題識:耀臣先生,羅家倫。
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嘉和居藏近代名賢書跡
拍賣時間:2011-06-17
估價:RMB 15,000-25,000
出版:《汲古齋珍藏書畫集》汲古齋畫室,1988年三月。
▍綜合整理:書法空間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感謝您關注「書法空間」官方公眾號
公眾號:shufakongjian9610
書法空間——永不落幕的書法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