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常說,打狗還要看主人,現在的駱駝和家裡的牲畜、寵物一樣,主宰它們命運的是人,因為駱駝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開始被人類所馴化,馴養的駱駝很少在野外出現,現存的野生駱駝佔駱駝總數的萬分之一都不到,是嚴重瀕危的物種比大熊貓數量還少,別說它被其他野生動物捕獲的事件。
野生駱駝生活在我國的羅布泊野生駱駝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一小部分生活在蒙古戈壁沙漠中。除了亞洲的狼以外,現在真的沒有主要的捕食者了,而市面上有大量狼牙,但我們同樣很難發現亞洲狼的蹤跡。
駱駝的種類
駱駝屬偶蹄目,通過北美發掘的駱駝化石推測,已知最早的駱駝,也是最小的駱駝只有5歲兒童般大小,0.8米長,重約26公斤,大約在晚始新世,45~50萬年前。
基於對化石牙齒的判斷,當時的小駱駝可能主要以森林植物的嫩葉為食,它的前腿比後腿短,和現代駱駝不同的是它可能像羚羊通過後退一蹦一跳的運動,而不是像如今的駱駝一樣有腳墊。由此可知,一開始的駱駝也是森林裡的一把好手,而非「沙漠之舟」。更多的證據顯示作為森林食草動物的駱駝,在演化過程中有可能是獅子、老虎的食物,而當環境越來越惡劣,獅子、老虎都被靠走了,它卻支撐了下來,演化成現在這般模樣。
駱駝目前主要有三種:
單峰駱駝,主要分布在中東,非洲之角、西歐和南亞(印度)等熱帶地區。目前全世界數量有大約1400萬,全部是家畜,駱駝奶、駱駝血、駱駝肉是沙漠牧民的食物來源之一。
因為地處嚴熱,單峰駱駝主要以短毛為主,從而防止陽光灼傷,也不至於太熱。在19世紀末,非洲大量單峰駱駝被引入澳大利亞,有一部分被散落在澳洲沙漠中重新野化。想想澳大利亞一個連兔子都能翻天的地域,這裡野生的單峰駱駝自然沒有捕食者。
雙峰駱駝,主要主要分布在中亞,我國,還有外蒙古,數量大約在120萬頭,所處地域晝夜溫差大,四季差異大,因此雙峰駱駝毛較長用於抗寒,而到了春季會脫去部分毛髮防止中暑。
野生雙峰駱駝,這裡需要強調一下,野生雙峰駱駝和家養的雙峰駱駝並非來自於相同的祖先。簡單來說,如果你想選個拉貨、載人好手,你肯定不會選野生雙峰駱駝,因為它相對家養有種弱不禁風的感覺,腿腳更細,身體更小,駝峰也小,看看上面兩幅圖感受一下就知道了。不過,它有一個世界上其他哺乳動物沒有的能力(即使家養的雙峰駱駝也不行),它的口味非常重,就算是比海水更鹹的水它都能喝下去,而且可以長期喝,依此生存。換句話說野生雙峰駱駝有更強的野外生存能力,但沒有「家用」能力。
駱駝的天敵
雖然現在幾乎沒有駱駝被捕食事件,但在很久以前駱駝曾經覆蓋了大片區域,這些區域與它們古代的捕食者獅子和老虎有很大一部分區域是重合的。
除了幾乎滅絕的亞洲獅子和華南虎,這兩種大型貓科動物還大量倖存於自然界中,但領地已大大縮。因此,現在的駱駝、獅子和老虎在自然界中也沒有相遇機會。
與獅子領地重合
上面是現存的部分單峰駱駝的區域圖,除了曾被帶到澳大利亞的野生駱駝外,其他都是家養的。
而下面是部分獅子的原始領地,在一些區域和單峰駱駝相匹配。
下面是古代亞洲獅子的領地,與單峰駱駝生存區域也有很大的重合。
與老虎領地重合下面是1900年老虎的原始分布和1990年老虎的分布,與我國西北部駱駝生存區域部分重合。
現在的天敵
目前,仍在自由活動的野生雙峰駝大約只有大約1400頭。目前,唯一與這些野生駱駝生存區域重合的食肉動物是灰狼。當駱駝想要進入綠洲時,守護在綠洲灰狼會追趕它們,攻擊它們。由於全球溫室效應,它們生活的環境更加乾燥,水源更少,而這樣的環境下野生駱駝更需要水,為了生存綠洲地區狼捕食野生駱駝的事件實際上有所增加,只不過駱駝和灰狼的數量太少,我們只能發現,難以保護。而獅子、老虎由於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早已退出狩獵駱駝的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