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第五次開始:600萬年的人類歷史如何預示我們的未來》,作者:[美]羅伯特·凱利,譯者:徐堅,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
從你在歷史長河中的鳥瞰位置遠眺,最引人注目的是,10000~5000年前撒播在世界各地,眾多渺小、沉悶的農業社會,被擁有龐大公共建築的大都會所替代。人類學家保羅·羅斯科指出,有的建築具有特定功能,諸如信仰、墓葬、商業或者行政,還有的建築就是以「震撼」訪客以及普羅大眾為目的。在某種程度上,公共建築是早期農業時代的競爭性盛宴的餘音。它們向訪客宣示,他們面對的是何許人物。沒有比法老時代的埃及更令人震撼的了。
當你參觀開羅城外吉薩高原上的金字塔時,站在胡夫金字塔前,抬頭仰望。你無法看到金字塔頂。三座金字塔都很引人注目,此外還有獅身人面像和不計其數的神廟。吉薩金字塔修建於公元前2550—前2475年,表面原本覆蓋了拋光石灰巖(被後來的建造者挪用了),這使它們看起來閃閃發光,遠隔數千米就可看見。簡潔的線條使它們看起來更加奪目,但是它們構造並不簡單。建築師深諳碼砌海量石塊的複雜之術。比如,胡夫金字塔的中心墓室有幾個懸臂屋頂,將壓力沿矢量方向分散開,使墓室不至於被巨石壓扁。在巨大的石塊之間(這可能具有象徵而非功能性意義)有著疑冢(旨在誤導盜墓者,不過效果不佳)和狹縫。
你也許聽過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建造了這些壯觀的建築的一派胡言。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宣稱,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埃及人學會了技術,在古代技術條件下,移動兩三噸重的石塊幾無可能,金字塔只有可能是外星人製造的。他們錯了。埃及人通過古老的辦法學會建造這些偉大的建築:試誤法。
早在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在馬斯塔巴石室墓中埋葬逝者—馬斯塔巴石室墓是由切割的方形石塊搭成的低矮的方形建築,墓室開鑿在基巖之下。第一個金字塔,由法老左塞爾於公元前2620年建造於開羅以南的薩卡拉,還不是真正的金字塔,而是階梯式金字塔,即由一系列逐步變小的馬斯塔巴石室墓疊羅漢一樣碼起來的。隨後,法老斯尼夫魯的建築師建成了真正的金字塔。
開羅附近吉薩平原上的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Brigid Grund攝)
最初,建築師建造了一座仰角達60°的小型金字塔,但是整個金字塔坐落在不太穩定的沙子和基巖上。建築師擴大了它的規模,將外面坡度減少到55°。他們壘砌大型石塊,這樣可以使坡面內傾(這是從馬斯塔巴石室墓學來的技術),但是最終導致結構不穩,因此從中段開始,建築師碼砌扁平石塊,將外部坡度降低到44°。這個技巧使金字塔得到「折角金字塔」之名。不幸的是,問題並未解決,由於石塊碼砌不當,灰泥質量低劣以及沙質基礎,斯尼夫魯最終放棄了這座金字塔,在旁邊重建「紅塔」,作為他的永久安息之地。這座金字塔毫髮無損,到斯尼夫魯的兒子胡夫於公元前2550年在吉薩開始修建自己的金字塔時,埃及建築師們的技術已經臻於成熟。
這就包括了如何移動大型石塊。實驗顯示,如墓葬壁畫所顯示的一樣,只要有足夠的繩索和人力,什麼東西都能被移動(19世紀劫掠埃及遺址的歐洲人就用了類似技術)。埃及人建造了角度低平的斜坡;放置了垂直於斜坡邊緣的光滑的、上油的木板;在縫隙裡填上光滑的石膏。通過這樣的緩坡,很多強壯的勞力可以將巖石拉到令人眩暈的高度。對吉薩金字塔的遙感研究表明,建造者可能沿著圍繞金字塔建造的通道運送石塊。他們再自上而下填實隧道。
早在法老出現在埃及之前,人們已經知曉如何拖曳巨大石塊。土耳其的戈貝克力遺址有多達20處由T形柱子構成的圓形建築,每根柱子重達20餘噸,裝飾了淺浮雕的牛、狐狸和鶴等形象。這些建築中,年代最早者建於公元前9000年(農業生成早期)。英國也有建於公元前3000年的巨石陣。砂巖石塊重達40噸,都是本地採集,但是較小的藍灰砂巖每塊大約重1~2噸,是從220千米之外的地表礦巖上採集而來。全英國還有數處圓形結構(有的是巨大的木圈)。
巨石陣和戈貝克力土丘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們不在社區之中,而是獨自矗立於山野之間。國家崛起之後有所改變,眾多禮制性建築—神廟、聖殿、圓形劇場、學校和諸如羅馬元老院的政治建築—都湧現在社區之中,無論在暗喻意義上還是在字面意義上,這些建築都不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早期宗教建築給我留下更加包容、志在聯合的深刻印象,國家的宗教和政治建築則顯得更加排外、志在控制,以及溝通信眾和非信眾。
宏大的公共項目出現在增產努力奏效、農業蓬勃發展之地。這既包括乾旱地區的灌溉,也包括山地地區的削山填溝土地。阿茲特克人(Aztec)的首都坐落於廣袤的溼地中部,他們依靠雙手,掘出地底深處的淤泥,堆砌成被稱為「浮筏農田」的沃土長嶼。阿茲特克人通過收集人類排洩物,施撒在農田裡,保持土地肥力。這些努力提升了土地的承載能力,使人口保持持續增長勢頭(現代農業通過輪種灌溉土地、使用商業肥料、在農田蓄養魚苗和改作食物基因等方式提高產量)。
產量增加不僅支持人口不斷增長,也將部分人從食物生產中解放出來。這包括國家的精英和官僚,但是,對於解放勞力,使其投身國家的震懾表演而言,產量增加確有必要。修建金字塔(常常耗時數十年)的就是那些無須在農田中辛勤勞作的人。那些勞力需要得到支持,這意味著農業必須更加高產。因此,有必要灌溉旱地,平整土地。農業的要素包括土壤、水和陽光,因此,作為國家的形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農業密集化既出現在土壤肥沃的江河岸邊,也出現在溫熱環境的野生草類已被人工栽培、陽光充沛的沙漠地帶。
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法老召集大量勞動力用於公共項目的證據(Brigid Grund攝)
早期國家中心之一就是現代伊拉克境內,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沿岸,當地的灌溉農業起步於公元前6000年。烏魯克國家形成於公元前4000年,以世界上的第一座城市—烏魯克[《聖經》寫作伊利克(Erech)]—著稱。烏魯克之後,其他地方的國家風起雲湧(參見圖6-1)。埃及的第一個國家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之後,克裡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出現於公元前2100年。邁錫尼的希臘文明出現於公元前1600年,城邦國家稍晚,於公元前1000年出現。在中國,公共建築出現於公元前2000年,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谷則在公元前2600年。類似的禮制中心還有柬埔寨的吳哥窟和辛巴威的大辛巴威(國家因為考古遺址而得名)。對於有的早期國家而言,類似於烏魯克的城市很重要,而其他國家則在提供勞力的小型聚落環繞下建立禮制中心。最終,城市成為國家的政治和貿易功能的樞紐。在很多案例中,城市都建有作為主要的防禦線的城牆(可去中國西安參觀一處保存完好的樣本)。
國家在新大陸的出現有些滯後,可能受到缺乏馴化動物的影響,既無法提供肉食和奶製品,也無法拉犁提升農業產量。儘管如此,大型民用和禮制性中心最終湧現於新大陸。公元1000年之後不久,人們在伊利諾伊的卡霍基亞(Cahokia)和阿拉巴馬的芒德維爾(Moundville)建立起巨大的平頂土質金字塔。就在同時,美國西南的人民在查科峽谷(Chaco Canyon)建立了擁有上千個房間的多層村落,並且通過寬闊的道路將村落和世界聯繫起來。考古學家並不認為這是「國家」,但是,它們是尾隨農業步伐之後,不斷增長的社會和政治生活複雜化的範例。
貝里斯拉瑪奈瑪雅遺址中的金字塔(Linsie Lafayette攝)
在墨西哥,公元前1200年,奧爾梅克(Olmec)禮制中心出現於灣畔地區,其他一系列中心接踵而至:擁有山頂宮殿的阿爾班山(Monte Alban);特奧蒂瓦坎(Teotihuacán)內,平頂神廟佔地達8平方千米,筆直的亡靈大道,數以萬計的居民,以及新大陸最大的石質建築—太陽神廟。1519年西班牙人到來之際,王朝中心已經南移至阿茲特克的首都,湖中小島(早已乾涸,墨西哥城就建立在湖泊遺址上)上的特諾奇蒂特蘭。再往南,瑪雅人在尤卡坦半島(Yucatan Peninsula)的中美叢林裡和墨西哥南部的高地上建立了神廟和宮殿,在公元前250—公元900 年達到鼎盛。
帕倫克瑪雅遺址,瑪雅遺址的廟宇是標誌第四次開始的公共建築(Marieka Arksey攝)
在安第斯山區和乾燥的秘魯海岸邊,從公元前1500 年開始,一系列複雜社會形式風起雲湧。最後一個是印加帝國。在今天的庫斯科(Cuzco),印加統治者建造了宮殿。在馬丘比丘等地點,烏魯班巴河岸邊崇山峻岭之上,巍然矗立著高第豪宅。
坐在歷史長河中的鳥瞰位置上,你看到從國家出現以來,科學和藝術突飛猛進。你看到巨大的建築(比如羅馬人的拱形水渠和歐洲中世紀教堂的飛拱)和由畜力或者水力驅動的脫谷磨坊。你看到數學的出現,用於進行建築計算、天文觀測和貿易記錄。紅銅工具出現於約公元前5000 年,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南歐、土耳其和伊朗北部。青銅(紅銅添加少量錫)出現於稍晚的公元前3300 年,但是在公元前2500—前1500年迅速傳遍歐洲,緊隨而至的是公元前1000 年之後的冶鐵。金銀加工出現的年代有些偏晚,有的金屬過於柔軟,不適合做真正的功能性工具,但是這也使它們有可能被製成精美珠寶,作為地位和威望的標誌。車輪於公元前3500 年出現於舊大陸(中歐一帶)並迅速傳播,公元前1400 年傳入中國(如果不計兒童玩具,車輪沒有出現在歐洲接觸之前的新大陸,主要因為缺乏可以拖曳貨車或者戰車的動物。但是,這沒有阻止新大陸人們建造獨特的建築傑作,比如瑪雅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