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總理莫迪激活在塞席爾設立的沿海監視雷達站。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導,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在訪問塞席爾時,激活了印度海軍在該國設立的沿海監視雷達站,這是印海軍計劃在印度洋建立32座海岸監視雷達中的第一座,標誌印度領導的環印度洋地區監控項目的正式啟動。根據該項目,印度將在塞席爾、馬爾地夫、模里西斯和斯裡蘭卡4國共設立32座雷達站,以打造一個更加牢固的印度洋聯盟,從而加強對整個印度洋海域的監控。雖然許多媒體將印度此舉視為對中國海軍在該海域越來越頻繁的海上活動的反應,但也有分析認為,美軍在印度洋的強大軍事存在更易對印度構成威脅。
莫迪在對印度海軍和塞席爾海岸警衛隊的高層軍官發表講話時表示,印度計劃建造的這些海岸監控雷達,將提升夥伴國海上安全力量的作戰能力以及整個經濟區的總體安全,從而保障該地區經濟體的「藍色經濟」。他表示:「我們將塞席爾視為在印度洋地區的一個關鍵夥伴,我們的安全夥伴關係相當牢固,這種關係確保我們能夠完成推進地區海上安全的共同責任,我們也希望塞席爾不久後將成為印度、馬爾地夫和斯裡蘭卡的海上安全合作的全方位合作夥伴。」
據悉,除了新啟用的這個位於塞席爾主要島嶼馬埃島上的沿海監視雷達外,更多雷達將安裝在面積更小的法誇爾群島、阿斯託夫島和阿桑普申島上。所有這些雷達預計將在七八月份投入使用。在模里西斯,莫迪籤署了建造8座印度控制的沿海監視雷達的相關協議,並且承諾繼續為模里西斯海岸警備隊提供新型飛機、海軍艦船和人員培訓,以加強模里西斯海上防衛力量。
報導稱,監控項目一旦完工,印度海軍將能夠通過其盟友監視在印度洋上所有船隻的活動。為配合這個環印度洋地區監視項目的推進,一些印度媒體在報導中廣泛將其稱之為印度對中國在該地區進行的新「侵犯」活動的反應。今年1月,中國國防部稱將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海軍艦艇部署,以便在為該地區的國際反海盜行動做出貢獻的同時,保護中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最近也有報導稱,中國正在推動與非洲和亞洲沿海國一同建設至少18個深水港,以便為艦船提供基地和維護場地。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以中國海軍現有軍力,去挑戰印度在印度洋的地位絕非明智之舉,因而,若將中國視為假想敵,並沒有實質意義。而擁有強大海上力量的美國似乎會對印度形成更大的現實威脅。
美國不僅擁有11個航母戰鬥群,而且,在臨近地區還擁有多個軍事基地,其中美軍迪戈加西亞基地就位於模里西斯和塞席爾之間。該基地是美軍在印度洋一個非常重要的綜合軍事基地,基地軍事設施可以起降B-52、B-1、B-2等遠程重型轟炸機,被稱為印度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在海灣戰爭和持久自由行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分析稱,美軍在該基地的戰略戰備配置也十分強大。駐守該基地的美太平洋空軍第一特遣隊,配備有32架轟炸機和KC-135加油機。此外,還配備了戰略核潛艇、B-52、B-2戰略轟炸機等戰略打擊平臺。美軍在該地區如此強悍的戰略裝備力量,很大程度上是針對伊朗和印度這兩個軍事大國。
對於美國的戰略意圖,印度在模里西斯和塞席爾的雷達站可以起到遠程監視的作用,在馬爾地夫的雷達基地除了該功效外,還能起到對印度本土安全的預警作用,而斯裡蘭卡雷達站則是離印度最近的一道預警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