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武林風的三大代表人物「中華英雄」王洪祥、「死神」方便、「武僧」一龍,主要是通過兩方面選拔出來的,一個是百姓海選,另一個則是籤約體制內優秀退役選手。
但是,伴隨著職業自由搏擊在國內發展的不斷深入,像「中華英雄」王洪祥和「武僧」一龍這種經過商業包裝出來的「民間英雄」(兩人其實都是體校培養選手)已經越來越來難以糊弄觀眾了。尤其是在2017年一龍挑戰賽之後,這種炒作受到了廣泛的質疑,為武林風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而「死神」方便與上述兩人不同,方便從小就在體質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作為吉林散打隊的優秀選手參加國內各大賽事,久經戰陣,甚至還曾入選過中國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
進入職業賽場以來,「死神」方便也是在毀譽參半的武林風擂臺上成績最好,爭議最少的選手。自大東翔整個團隊離開與方便長時間沒有打比賽之後,武林風這個最穩定的賽事也陷入了缺乏本土明星選手的尷尬境地。2018武林風年終盛典的兩場壓軸大戰竟然都是外籍選手對陣(羅根的頭銜戰還因場外原因取消)。
當然,武林風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獲得資本投入之後,武林風已經開始尋找解決之道,現在重新再建一個「大東翔」從頭開始培養選手見效太慢。於是有了錢包的武林風把眼光又放到的體質內這個寶藏上。
曾經,體制內散打選手是各種賽事爭相搶奪的資源。因為體制內散打選手尤其是能夠進入國家隊的高水平選手,在訓練條件與種種保障措施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自然更加容易打出成績。而且更新換代很快,每年都有大批體制內選手退役等待安置,如果不參加職業比賽,他們好一點出路就是有些名氣的會留在體制內擔任省隊、市隊的教練(張慶軍),一般的通過體質轉到其他行業,如武警、特警(郭行行、邰普慶、王三偵、柯榮亮、杜振高),差一些就只能去開武館俱樂部開班收徒或者去做體育老師。
在武林風缺乏明星選手的階段,能夠籤約到這些體制內高手,確實可以達到解近渴的作用。而且體制內散打選手因為近些年規則的改良,與國外(主要是泰國)拳手的對抗交流,也越來越適應了踢拳規則。這一次籤約武林風的三位選手都非常擅長拳腿打擊,從散打轉向踢拳也會更加順暢。
所以說,大量籤約退役的體制內運動員雖然不是解決武林風目前根本問題的良藥,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點卻是重整武林風賽事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