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敵後戰場日軍有多慘?旅團長只能調動1個中隊,坐看偽軍被殲

2020-12-24 騰訊網

1944 年7月,山東八路軍為了配合國民黨軍的正面戰場,牽制和殲滅敵後戰場日偽軍有生力量,同時鞏固和擴大敵後根據地,對日偽軍發起了規模不一的攻勢作戰,取得了很大的戰果。在這一系列戰鬥中,濱海軍區發起的討伐偽軍的戰役戰果雖然不大,但是卻暴露了膠東日軍兵力空虛的囧境。

▲八路軍在使用雲梯攻城

駐青島的日軍第5混成旅團下轄一支番號為「濱海警備軍」的偽軍部隊,該部編有3個團和1個特務營,兵力約3600人,長期盤踞在諸城、日照等地,窺伺我膠東根據地,積極配合日軍對根據地進行燒殺。對根據地威脅很大。但由於其頭目李永平剛剛因病死於青島日軍醫院,其下屬正忙著為其出殯、辦後事以及爭權奪利,對我軍可能的攻勢完全沒有準備。

▲被我軍摧毀的日軍汽車

為了利用這個機會打掉這支鐵桿偽軍,濱海軍區決心集中主力進行一次殲滅戰,為了確保戰役的勝利,甚至出動了軍區騎兵連和炮兵連參戰。7月23日深夜,我軍各參戰部隊都進入了攻擊發起地點。24 日凌晨2時,我軍全線向日偽軍的幾十個據點發起猛攻。

▲我軍在向頑抗的敵軍勸降

在我軍的猛攻下,偽軍的據點一個個地被拿下了,敵人雖然在軍官的彈壓下拼命抵抗,但我軍有備而來,而且士氣高昂,激戰至當天黃昏,我軍在上百裡的戰線上已經打掉偽軍據點六七個,並且對其他30多個據點展開圍攻。

在遭到我軍全線攻擊後,偽軍一面派出增援部隊倉促出援,企圖為重要據點解圍,但援軍在半路即遭到我軍阻擊,無法前進,但又因為有嚴令不解圍不許撤退,進退不得,在半路胡亂布陣守了起來。我軍趁著敵人暴露在野外之際,於黃昏時分向困守在一片窪地的敵援軍發起攻擊,全殲敵軍。

▲被我軍炸開的據點圍牆

偽軍見單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擺脫困境,只得向主子求援,日軍第5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內田銀之助少將驚慌不已,他立即命令自己手頭唯一能調動的機動部隊第20大隊南下增援偽軍,這個20大隊號稱是1個大隊,但兵力其實只有1 個中隊,為了虛張聲勢,大隊長在出發前還將據點裡的勤雜人員也抓了壯丁,最終拼湊了300多人,加上部分偽軍共400多人,離開諸城出發了。

▲八路軍軍工在修理武器

25 日下午,日軍援軍在鳳凰莊一線向我軍阻擊陣地發起進攻。敵軍先是遭到111師666團的特務連阻擊,隨後濱海軍區6團2營趁著敵人攻勢陷入停頓之際,向敵軍側後進行迂迴,形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20大隊見情況不妙,立即放棄救援的打算,在我軍合攏包圍圈之前就突圍。日軍在撤退途中遇到雷雨天,不知我軍正在尾追的日軍竟打算到附近的村子避雨過夜,結果我追擊部隊先敵一步搶佔了村子,當日軍進村時突然遭到猛烈火力攻擊,敵軍頓時大亂,最終不得不狼狽地放棄了宿營的打算,連夜逃回據點。

▲被我軍俘虜的日偽軍官兵

這場戰役從7月23日開始,8月5日勝利結束,我軍在大小37次戰鬥中攻克敵偽據點40 多個, 摧毀碉堡、炮樓300 多個,斃傷日軍130 人、偽軍250餘人、俘日軍3 人、偽軍300 餘人,擊毀汽車6輛,還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最重要的是,我軍摸清了膠東日軍兵力空虛的情況,這為下半年的更大規模的攻勢創造了條件。

參考資料

《諸城市志》pp503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觀察者網獨家】《申報》裡的二戰:1937年時日軍眼中的敵後戰場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亞洲大陸戰場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 曾擊敗沙俄的日軍騎兵怎麼打?我軍戰將有妙招,一次殲滅一個中隊
    日偽軍為了防備八路軍還朝這裡派出部隊建立根據地,在前往盤山的各個必經之地設立據點,只要發現有八路軍武裝,哪怕是其他中國軍隊要到達盤山地界,幾乎無路可循。 包森率領的200多人的隊伍,也自然未能逃過日偽軍的眼睛,一路追殺,甚至採取空中轟炸的方式,意圖逼迫包森打消挺進盤山的念頭。
  • 新四軍血戰八灘,全殲日軍山本中隊
    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第二十四團在阜寧東北的東坎、八灘及濱海地區進行抗日活動。3月下旬,日軍的一個大隊佔領東坎,29日,又派出山本中隊和200多偽軍在八灘安插上據點。八灘西頭的一座孤單的小房子裡,二十四團團長謝振華和參謀長尹捷峰及另幾個參謀一起商定了攻擊方向和進攻道路,從四面進行合擊,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並確定晚上9點半統一發起攻擊。9點,部隊悄悄地完成了對敵的包圍。四處仍象死水一樣的平靜,靜得連呼吸都怕發出聲音來。大家靜靜地坐著,仿佛可以聽到大家激動的心跳聲。
  • [原創]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糧食----壓垮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敵後戰場卻是最關鍵的  網上有不少網友一直都堅信是原子彈給了日本最致命的一擊,美軍才是殲滅日軍的主力,中國戰場只是來打醬油的,敵後抗戰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 上將楊成武:25歲軍分區司令,連環計誘出日軍名將之花一炮擊斃
    1939年11月初,我晉察冀根據地的1分區在黃土嶺地區的反掃蕩戰鬥中擊斃了侵華日軍第2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取得了敵後戰場的一次極為輝煌的勝利。這次勝利不但極大地震撼了侵華日軍,同時也有力地反擊了國民黨頑固派散布的「共產黨遊而不擊」的謊言,對大後方的民心士氣鼓舞極大。
  • 東江縱隊:孤懸敵後的華南抗日勁旅
    南粵大地,東江縱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1萬多兵力的抗日勁旅,被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南方日報今起推出「南粵烽火·重走東縱抗戰路」系列報導,敬請垂注。深圳大鵬半島,東臨大亞灣。島上有處名為「大鵬所城」的軍事要塞,至今保存完好。這是明朝時朝廷為抵禦倭寇入侵所建。
  • 國軍廣東敵後抗戰史記
    31日,伍觀淇第2 遊擊司令部隸屬第4支隊第2大隊葉湘部,160多名遊擊隊戰士在番禺良田村攻擊偽軍綏靖大隊據點,擊斃日軍少佐顧問川田定月,軍官深町為勇等十餘人,生俘日軍中尉顧問深町為雄,偽大隊長高培等,消滅偽軍數十人,繳獲輕重機槍6挺,步槍100多支及彈藥武器一批。
  • 日本憲兵中隊1個小時內全員被殺,日軍高層:都是漢奸太無能!
    高石茂利實為該縣的「太上皇」,總攬偽軍、政、憲、特大權。1944年秋,高石茂利帶著賓田中隊和「鐵矛」特務隊,由山海關來到海陽鎮,親自指揮日偽軍對我軍抗日遊擊根據地的「掃蕩」、抓人、搶劫糧食的行動。當地百姓對這夥日偽軍恨之入骨,希望冀東八路軍灤東七區隊隊長馬驥能消滅這股敵人,為民除害。
  • 蘇州市市長在上海浦東暴打日軍,總參說:排名步兵連進攻戰鬥第一
    一、戰例概況:1944年8月21日,浦東抗戰的新四軍淞滬支隊在支隊長朱亞民的指揮下,設伏浦東六灶朱家店(今六灶鎮會龍村),不足一小時的戰鬥內,一舉殲滅日軍34人,雙方戰損比為34:1。我方犧牲的一名戰士毛林生,為在打掃戰場時,被一個躲藏在池塘蘆葦叢中的鬼子黑槍所致。此戰日軍共一個中隊47名官兵,平時駐紮在南匯縣周浦鎮。
  • 抗戰中國空軍及敵後遊擊隊打擊南京日軍史
    接著,經中國空軍副總指揮毛邦初將軍與蘇方日加列夫,馬琴等空軍高級將領研究決定,由蘇聯空軍志願隊於1月26日派出3個中隊CB飛機去轟炸南京機場。參加這次空襲行動的蘇方人員有:聯隊長馬琴,總工程師謝洛夫,中隊和分隊隊長穆拉維也夫,庫茲涅佐夫,科茲洛夫,多貝斯和紐赫季林等。同時,還有幾名中國飛行員隨機執行任務。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應該了解一下日偽軍編制
    其後為適應中國戰場山地丘陵地區作戰,從1938年4月至1940年11月陸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及第五十一、五十七等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約8700人,步兵團的團長由原來的旅團長擔任,軍銜為少將。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故也稱「三三制」)。
  • 《亮劍》中上萬人才打下平安縣城,真實抗戰中收復縣城有多難?
    這之後,日偽軍佔據的縣城就不是那麼好打了。 日軍當時在佔領的縣城通常駐紮步兵約1個中隊,偽軍約1個大隊,重點區域的兵力會有加強;當時華北的縣城普遍都有城牆,日軍加固後還增建了多處碉堡工事,因此其駐軍雖然不多,但是防禦力卻不容小覷。
  • 侵華日軍特別害怕九二式步兵炮落入我軍手中的原因
    1942年初夏,粟裕將軍在蘇北地區的老對手,日寇獨立第12混成旅團長南部襄吉苦於兵力不足,開始用「機動清鄉」的戰法對付新四軍一師,「戰神」的對策則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開敵人機動主力轉而「拔點」。是年6月3日,實在不堪騷擾的日軍警備隊終於被誘出據點,200多日偽軍在斜橋戰鬥中被新四軍第三旅第7團嚴昌榮部包圍全殲,當場繳獲九二式步兵炮一門,擲彈筒兩具,三八大蓋一堆。
  • 阜陽保衛戰,殲滅日偽軍900餘人,擊斃日軍第十三師團參謀長
    在阜陽抗戰史上,發生過兩次由國民黨正規軍在正面戰場奮起抵抗日軍侵略的著名戰役:一是發生在戰略防禦階段的1938年5月7日至9日,由周元指揮的蒙城阻擊戰;二是發生在戰略反攻階段的1944年4月底至5月初,由廖運澤指揮的阜陽保衛戰。
  • 真實的陳賡386旅新1團,團長打鬼子的確很有一套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最初是新1團團長,被撤職後到被服廠當廠長,由丁偉繼任團長,後來李雲龍復出任獨立團團長。而真實的歷史中,八路軍第129師386旅的確有一個新1團,團長丁思林是一個作戰英勇頑強而又機智靈活的優秀指揮員。不幸的是,後來丁思林在和日軍激戰時不幸犧牲,年僅26歲。
  • 新四軍在廣德繳獲日軍九二步兵炮
    1944年3月29日上午9時,駐門口塘(今安徽省廣德縣邱村鎮)、流洞橋(今廣德縣新杭鎮流洞村)據點的日本侵略軍南浦旅團小林中隊百餘人夥同一支300多人的偽軍,攜馬拉步兵炮一門,竄至杭村附近公路兩側掃蕩。
  • 八路旅長帶頭衝鋒,5個連長全犧牲,日軍騎兵大隊僅30人棄馬逃竄
    在郯城當地與日偽軍和頑軍作戰的八路軍115師教導5旅的部隊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與敵人展開了長達近1年的苦戰,此時已經極為疲憊,為了保存教5旅的實力,115師命令教2旅由魯南開赴郯城地區,接替教5旅繼續對敵鬥爭。
  • 1944年關島戰役日軍一戰陣亡三名將官島上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關島戰役是美軍1944年的奇襲跳島戰術最後一部分,幾乎是與塞班島戰役同時展開的,1944年6月美國將其在太平洋戰場上「逐島進攻」的戰略改為「蛙跳戰術」主要戰略軍事部署,即越過日軍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島嶼奪取太平洋上最關鍵最重要的據點,切斷日本的海空交通線建立美國的海空軍戰略基地,為目的進行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