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2 16:51 |浙江新聞客戶端 |策劃、撰稿 林上軍 編輯 郭瀅聰
繼我省援助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圓滿完成任務,3月19日回浙後,3月22日14時39分,農曆正月初一出發的浙江首批援鄂醫療隊回到杭州。至此,舟山已有11名隊員平安歸來。
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50多個日日夜夜,肩負重擔,心繫病人,同死神搏鬥,與病毒較量,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付出超常的精力、耐力,以堅強的毅力和意志,出色完成任務,自身一直保持零感染紀錄。
此時此刻,他們感慨萬千。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李海峰 舟山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舟山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海峰:
我覺得這次戰疫我們國家做得非常好,厲害了我的國!
鄭漢陽 舟山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舟山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鄭漢陽:
我們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晚上,周邊小區發出「武漢加油」的呼喊。前天我們管理的病房清零,昨晚小區有傳來了國歌聲。在祖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政策下,武漢疫情好幾天沒有新增了。感嘆我們祖國的強大!
舟山醫院外科主管護師吳文燕:
在武漢的58天,經歷了恐懼-無助-疲憊-堅持-勝利;經歷了武漢春夏秋冬,這都已過去。
經受鍛鍊,我提升了自己心理素質;我付出了,我拼過命,也圓了我小時候的「女兵」夢。
由當初的牽掛,到後來的堅持,我們終於勝利了。
事實表明,全體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就能無往而不勝。
肖明江 舟山醫院重症監護室主管護師
舟山醫院重症監護室主管護師肖明江:
來到武漢 ,給我最大的觸動,是「自由」這個詞。
現在不能外出,是為以後的外出而努力的。
為了大家可以「自由」外出,我們在所不辭,也義無反顧。
高婷(右) 舟山醫院呼吸內科護士
舟山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高婷:
50多天的工作,這裡每天發生很多的事,作為「菜鳥」的我又成長了,團隊中很多優秀的老師是我學習的標杆。
中間的辛酸無法言語,這麼多人守護,最讓人歡喜的是武漢慢慢治癒了。
武漢不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熱情似火的城市,更是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非常感謝一路以來支持陪伴的人!
虞丹妮 普陀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
普陀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虞丹妮:
原本已經做好最早去最晚回的準備,回想過去的55個日日夜夜,我在武漢肺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接觸的是危重症患者,很辛苦,但此行我也收穫了很多,這次的經歷我會一生銘記。
終於回家啦!
楊志強 舟山醫院 副主任醫師(博士)
舟山醫院副主任醫師楊志強:
3月19日,我們舟山市第二批援漢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應到5人,實到5人,一個也不少,完完整整回到浙江,至此,我的隊長使命完成!
在武漢戰鬥的52天,註定會是我和我的隊友們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衷心感謝所有好朋友和愛心人士的關心和支持!
天佑再見,鑫寶來再見,武漢再見,湖北再見,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們後會有期!
王少兒 舟山市普陀醫院 護師
舟山市普陀醫院護師王少兒:
武漢一行,我收穫頗豐,認識了150位戰友,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看見了武漢的不易,疫情當前,武漢自強不息。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戰勝疫情!
餘金容 舟山市中醫院 護士
舟山市中醫院護士餘金容:
回憶起援鄂之行,之初內心有擔心有害怕,後來大家的守望相助讓我明白,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能戰勝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期待抗疫之戰早日結束,我們摘下口罩,回歸最熟悉的平常生活。
莊朋鳳 舟山市中醫院 主管護師
舟山市中醫院主管護師莊朋鳳:
因為援鄂,我體會了疫區醫護人員的艱難;因為援鄂,我感受到了患者對救治的渴望;因為援鄂,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團結。
羅靜靜 岱山縣第一人民醫院 護師
岱山縣第一人民醫院護師羅靜靜:
希望來年武漢櫻花爛漫時,像往年那樣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櫻花在樹上看遍千千萬萬的人。
首批出徵的醫護人員李海峰、鄭漢陽、吳文燕、肖明江、高婷在武漢工作的醫院前合影
出發前的合影
第一批出徵的醫護人員合影
首批回來的醫護人員在酒店門口合影
首批出徵的醫護人員今天返回場景
回顧:第二批出徵,首批醫護人員返回場景
舟山共派出31位醫護人員!致敬白衣戰士!
舟山援鄂人員詳細名單
舟山醫院 10人
鄭漢陽 肖明江 李海峰 高婷 吳文燕 楊志強 王輝 羅斌 沈飛燕 張依妮
舟山市婦女兒童醫院 4人
吳常裕 叢博 何璐君 郭姝
舟山市中醫院 4人
莊朋鳳 餘金容 張斌 王賽賽
舟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2人
基燕平 李寧
定海區中心醫院 2人
鄭傑 丁麗娜
普陀醫院 6人
虞丹旎 王少兒 蘭建陽 姚寶鋒 戎妍 沈露丹
岱山醫療健康集團人民醫院院區 3人
夏金松 馮葉柳 羅靜靜
(特別鳴謝舟山醫院葉青盛以及回浙隊員們提供素材)
15848670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