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推薦幾處
集美網紅打卡點
出片率超高
適合好友結伴同行
也適合自己一個人遊玩~
01
集美杏林灣
杏林灣素有
「視野開闊、風景如畫」之說
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
更有「將杏林灣建成廈門的西湖」的美好願景
從鷺島吹來的海風,夾雜著海面涼絲絲的水氣,撲面而來,奔跑於廈門海上自行車道——環杏林灣自行車道。在綠樹成蔭中,伴著集美美景,一路向西。
杏林灣岸線總長20.6公裡,是以生態運動為主題的濱水休閒帶。沿灣布有不間斷的步行道、自行車道、遊客休息區,配套以景觀小品、運動設施及服務站點,景觀設計融入閩南、學村和濱海風格。
02
大社
走進大社,像是進入了小鄉村,紅磚紅瓦、坐在榕樹下「泡茶話仙」的老人家們、正在挖新鮮海蠣的村民們,一同來尋覓古早味的年輕人……
遍布了幾十座風情萬種、融合閩南、南洋、西歐多種風格於一身的僑樓建築,還保留了許多閩南傳統文化活動,如刈香巡遊、祭祀廟會、龍舟抓鴨等,這些也正是集美在地精神與靈魂之所在。
陽光靜靜傾灑在大社路,這是集美最長且最老的一條青石板路,至今仍保留著百年前的風貌,復古、懷舊氣息撲面而來,時光流轉,溫柔地守在你身後。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3
「網紅」圖書館
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館開放後,吸引無數人前來打卡,不僅顏值逆天,功能爆棚,也是福建省單體面積最大、最震撼的公共圖書館,使用面積約6萬平方米,設計藏書總量達300萬冊。
圖書館內的桌椅就多達十幾種樣式,每一種桌椅都有它自己的功能,開放區域閱覽坐席3000個,而且顏色各有不同。
圖 | 小紅書:象河野
二樓的影音主題區是很多小夥伴最愛的地方之一,這裡有影音放映室、自助影院、音樂創客空間。可以在這裡看電影聽音樂,還配有單人和雙人卡座。
圖 | 小紅書:象河野
高科技的設施也是集美新館的一大亮點,一樓的中庭有朗讀亭,戴上耳機,拿起麥克風,選擇想要朗讀的文章,就可以開始朗讀錄音了。
圖書瀑布也是特別酷炫,書像瀑布一樣往下墜,點擊圖書瀑布上的圖書,就能在線閱讀想看的圖書,還能掃碼借書。
/ 出遊攻略 /
地址:集美區杏林街道誠毅中路380號
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具體開放時間以圖書館公告為準)
交通:
1、乘坐地鐵1號線,官任站4號口出站
2、坐492、890、900、902、906、907、910、911、914、915、943、947、957、990路公交到市民廣場公交車站下車。
溫馨提示:進館需提前一天通過「海上花園 詩意廈門」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04
龍舟池
龍舟池位於集美學村內
是1950年陳嘉庚先生
在海灘上築堤圍墾而成
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集美人長大
集美學村的氣質獨特而韻味深長
從清晨到日落,老街上的光線
一直都給龍舟池切換著不同的濾鏡
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仙女前來報到
隨便一拍都是充滿文藝氣息的大片
/ 出遊攻略 /
地址:集美區鰲園路南側與龍船路之間的海邊。
交通:901、903、905、921、922、923、929、959、961、935;L22至龍舟池車站
05
杏錦路「網紅」地鐵口
充滿幻想、希望和幸福的彩虹
悄悄來到了廈門,就在
地鐵一號線杏錦路二號口
長長的彩虹階梯
讓進入地鐵有種夢幻般的錯覺
可以許下心願的祈願牆
LED互動大屏、巨型彩虹翅膀
錯位3D通道...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出遊攻略 /
地址:集美區杏錦路地鐵站2號口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至杏錦站
06
廈門海堤紀念公園
乘坐著地鐵駛出廈門島,「從地下走到地面」來到高集海堤的那一刻,在你的右手邊可以看到一座公園——海堤紀念公園,這裡銘記著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海堤紀念公園有兩處非常不錯的登高望遠點。高崎寨遺址(高崎古炮臺)處,有一塊大的觀景平臺,這裡擺放著兩門大炮,從這裡可以清晰地看到廈門大橋的車來車往、川流不息。
海水海灘非常乾淨,藍天大海、呼嘯而過的列車,天氣好的時候,不加任何濾鏡都能拍出文藝範兒。
/ 出遊攻略 /
定位:海堤公園紀念碑
交通:乘坐1號線在高崎站或是集美學村站下,沿著地鐵海上線走;或乘坐公交到「高崎站」下車。
07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位於廈門集美區的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內部設有藝術展廳、+3畫廊
影像製作部、攝影教育部
攝影主題書店、咖啡廳等
圖 | @壹壹文創
經常有以藝術為媒介的公共活動在這裡舉辦,藝術出版、教育項目、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空間是這裡的日常動態,為這個街區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圖 | @壹壹文創
/ 出遊攻略 /
地址:集美區杏林灣路476號杏林灣營運中心2號樓3層
營業時間:9:00-17:00(具體營業時間以三影堂公告為準)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至官任站,或乘坐公交車492、890、900、902、906、907、910、911、914、915、947、948、957路至市民廣場站,步行可至。
攻略已附上
心動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爭做朋友圈最靚的小仙女~
END
【來源:福建旅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