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景區遊客量爆棚的之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始採取限流,來保證景區瀏覽安全,提升遊客的遊覽質量。景區限流是對景區、遊客的雙保護,這一手段多見於成熟、稀缺景區或網紅景點,如故宮、敦煌莫高窟、上海迪士尼樂園、重慶洪崖洞等。
可最近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一份「重要公告」,將人們對限流的關注從傳統類型景區,轉向了這家連試運行都尚未開始的景區。這份叫停國慶試運行期間所有門票銷售渠道的公告,究其原因發現,除了有計劃遊客量已達上限的原因,還有一大原因與非法票代與黃牛有很大的關係。
突發公告,叫停國慶試運營所有銷售渠道
經過3年的籌備,本土主題公園海昌海洋公園在今年9月6日宣布,重力打造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將於2018年11月16日開園,10月1日啟動試運營。
眼見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試運行即將啟動,就在國慶前5天的9月25日,海昌海洋公園官方微信公號推送的一條「重要公告」,叫停了國慶試運行期間所有的門票銷售。
公告內容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期間,現場售票窗口、官方銷售平臺及起亞銷售渠道均不售票。
在9月6日宣告開業之初,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就宣布在10月1日至19日的試運行期間,會採取定向邀請與官方銷量門票銷售的方式進行運營。其中,10月1日起,遊客可通過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平臺預訂10月12日之後入園門票(10月8日至11日,閉園調整),且10月12日至19日的入園門票在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是限量銷售。10月20日起,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才將全面開放銷售渠道。
圖/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試運行時間表
定向邀請沒能擋住黃牛、非法票代兜售門票
對於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叫停國慶試運行期間所有銷售渠道的原因,在官方公告中,並沒有過多解釋,只有一句「定向邀請已達上限「。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昌海洋的這份公告中,還有這麼一句話「定向邀請門票轉賣無效」。記者發現在淘寶網、閒魚上,以「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出現各種不同價格的相關門票銷售,價格從165元至360元不等。
事實上,上海海昌海洋公園10月1日至7日的門票是採取定向邀請的方式,而即便是在可官方銷售平臺上的購票價格也只有299元至360元兩個價位。
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旅遊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試運營期間,定向邀請針對的對象,以海昌海洋公園的上下遊合作夥伴為主,還有媒體、投資者、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
同時,受訪人也表示,雖然受邀對象均採用實名制預約制,但並不排除個別邀請單位或個人將集團贈送的「禮賓票」轉讓或轉賣出去。這或許是網絡上銷售的試運營門票的主要票源。
據悉,目前海昌海洋集團已注意到這些在淘寶、閒魚等進行的轉賣行為,已與相關平臺網站溝通,配合海昌海洋公園對這些非官方售票期間進行售票的商家進行下架。海昌海洋公園受訪人指出,經過排查,目前網絡上許多銷售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門票的商家大都以蹭熱點為主,事實上,他們主要針對的是10月20日可官方銷售的門票進行預售。目前,試運營期間總體的門票數量是在可控範圍內的。
但記者注意到,網絡上非授權的售票商家售賣的不僅僅是10月20日,而是從10月12日只限官方渠道的限量售票開始,且其售票價格也比官方正式售賣的優惠價格還要便宜100多元。
此外,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淘寶商家,「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是是十一期間的門票」情況時,淘寶商家回復稱,該主題樂園十一的門票暫時還不能預訂,需要到9月28日、29日才能確定。
對於這一情況,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尚不明確,需進一步進行調查確認。
景區的黃牛、非法票代問題何時了?
熱度景區一直以來都備受黃牛、票代問題困擾,自籌建之初,就被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作為標杆的上海迪士尼在這一點上尤為凸出。
上海迪士尼樂園自2016年試運行開始,黃牛、票代問題就成為其一大槽點,成為其開園以來的兩大夢魘。每日旅遊新聞也曾多次報導過上海迪士尼的黃牛、票代等內容(當上海迪士尼遭遇超強戰鬥力的黃牛黨......、代理「跑路」、遊客被騙,嚴謹的上海迪士尼票務也出亂子了......),但直至今日,上海迪士尼的黃牛、票代問題依然未能解決,且還在不斷根據園區的政策進行演變中。
在上觀新聞的實地調查報導中,曾指出,在上海迪士尼樂園2016年開園之初,園區限制每名遊客可在各個遊客中心領取5張「快通證」(開通證是迪士尼樂園特有的一種管理及服務模式,領取快通證可無需長時間排隊就能快速體驗景點),當時的黃牛採取的是早到及「人海戰術」,以此搶先領到大量通行證並倒賣給遊客。
到2017年7月起,迪士尼修改政策漏洞,採用「刷臉」技術(即持有快通證的遊客必須與門票裡入園時拍攝的本人照片相符,才能使用快速通道)領取快通證件後,「黃牛」無法再通過排隊進行囤票,只能採取回收門票或是在線上提前交易的策略。
隨著迪士尼再次推出電子版通行證,遊客無需趕到各個區域的指定地點,入園後隨處都可以在手機上預約電子版通行證之後,黃牛開始將重心轉到線上,利用對園區的熟悉度以及遊客對園區信息的不對稱,以提供「導遊」服務的名義,帶著遊客領取快通證和排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黃牛問題依然未能完全解決,但是通過迪士尼通過各種技術和運營手段,很大程度上阻斷了「黃牛」鑽空子的路徑。
在防範黃牛問題上,本土經營多年的海昌海洋公園也採取過一些防範手段,如規定「同一個身份證每天最多訂購5張門票」、「憑下單時預留的本人身份證原件入園,無需換票。入園時刷訂單身份證入園,同一訂單內遊客需同時入園。」,此外,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還表示,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其他技術入園手段也在不斷完善中。
除黃牛困境,對於這些景區和主題樂園而言,票代問題也是一個重症問題。
在票務售賣問題上,不管是迪士尼樂園還是海昌海洋公園等,除現場售票窗口、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號、小程序、天貓/京東等官方自營旗艦店,各大旅遊網站、旅行社如攜程、美團、驢媽媽、去哪兒、同程、春秋國旅等也都是他們的重要合作夥伴。
可即便如此,景區和主題樂園依然會被曝光出門票售賣問題,如低價票、黃牛、員工票等等。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大部分的景區和主題樂園掌控合作的都是一級代理商,但對於層層分銷的二級、三級代理商的管控就相對較弱,甚至沒有。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相關負責人在對於試運行門票票源漏出,也曾指出這其中或與二三級代理商有一定關聯。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上海迪士尼頻頻爆出的「跑路」事件的票代也大都不是一級代理商。
從這一層面而言,對熱門景區的票代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票務銷售對於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景區品牌聲譽等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來源:每日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