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高校大學畢業生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後,卻成了「畢業即失業」的典型案例。多數情況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然演變成為社會問題,每年有八九百萬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求職,而國內各行各業可以提供的崗位數量顯然無法滿足這類大學畢業生的需求。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少大學生也開始自己尋求出路。有的人將自主創業作為自己的就業方向,有的人將報考研究生作為自己的主要畢業方向。尤其是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研究生考試成為大學生參與的主要考試,而且報考的人數一直在增加,參加研究生考試的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使得原本比較輕鬆的研究生考試也開始變得難度在攀升。以2019年研究生考試為例,報考人數達到了285萬人,與去年相比人數超出了整整47萬人。
當前研究生考試之所以受到追捧,擁有如此的競爭熱度,與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有很大關係,同時與研究生上學期間的費用壓力較小有很大關係,畢竟在讀研究生期間,國家給予的各方面經濟補貼比較齊全,同時補貼的標準也比較高。筆者有位同學在讀研究生期間,非但沒有用家裡父母的錢,還能攢出一部分錢,當然,他因為家境普通,他的消費習慣比較簡約,每月的消費不至於水平太高,因此能攢到錢也不是很令人意外。
近日有人提出,碩士研究生的補貼到底有多少,普通家庭能承擔起孩子讀研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從目前碩士研究生的求學經歷來看,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大學生可以擁有的補貼還是挺多的,比如:國家助學金、各類獎學金、各項補貼等。曾經有的碩士研究生曾經表示過,自己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所獲得的各項資金補貼完全可以支撐自己的學費,就連自己的生活費也完全可以支撐,不用再向家裡要求更多的生活費等。
那麼,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我們到底能獲得多少補貼呢?具體的補貼又有哪些呢?
各類獎學金
在任何高校中,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士研究生階段,國家及學校均會為學生提供各類獎學金。在碩士研究生期間,一般比較普遍的就是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其他各類捐助性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的標準基本為2萬元每年,當然這部分獎學金的額度非常高,但是他的申請難度卻比較高,一般控制在個位數的比例,可以說並不是誰都有機會獲得該項獎學金的;學業獎學金一般都會分等級,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這類獎學金的總體額度以等級和學校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天津大學學術碩士一等獎學金8000元,二等獎學金6000元,三等獎學金2000元;此外,還有不少校友或者其他機構捐贈而設立的獎學金,這部分獎學金也因學校的不同而不同,往往國內頂級名校的總體額度會相對更高。
國家助學金
這類補助與本科階段一樣,不過他的發放方式與具體的補助額度和本科階段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本科階段,國家助學金每人每年的補助標準最高一般不超過3000元,而且是一次性發放;而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所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都按照每人每年不低於6000元的補助標準,當然也有部分高校採用的標準是8000元;這項國家補助政策與獎學金不同,國家助學金對於所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來講,都能享受到,而且發放形式是按照月為單位的,也就是說這種國家助學金,這種發放方式就像工資發放相差無幾。
「三助」崗位津貼
「三助」主要是指碩士研究生階段,大學生可以從事助學、助教、助管崗位,這是學校為大學生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所提供的輔助性崗位,也可以說叫做公益性崗位,可以讓學生們在上學期間擁有穩定的收入。當然,這部分的補助標準也是因不同學校而設立不同的標準。有的學校實現了「三助」崗位津貼全覆蓋,比如:寧波大學等,但也有的學校僅僅只是部分碩士研究生可以獲得這樣的待遇。此外,部分學校還為他們提供了兼職輔導員等職位,這部分職位也是有補貼的,當然這部分補貼的標準都不高,一般也就幾百塊錢,多數學校控制在600元左右。
國家助學貸款
這項補貼其實比較有爭議,他雖然算是國家為碩士研究生提供的福利,但是這部分福利還是要償還的,並不是單向的。以上幾種補貼基本都是屬於單向補貼,而國家助學貸款是雙向的,需要大學生在攻讀完大學之後,償還國家為其提供的助學貸款,如果超過了相應的期限,還會收取一定的利息,而且這部分利息的額度還不低。
綜合以上碩士研究生期間的補貼待遇,還有不少其他待遇值得我們去爭取,比如:家教、導師助理及其他公益性兼職崗位等。其實,按照目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踐來看,只要你能在研究生階段擁有比較不錯的學習成績,同時在導師面前表現不錯的話,依靠著學校提供的各種補助,完全可以攻讀感碩士研究生,甚至還能節省出一部分「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