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迪把一生奉獻給幾隻瓶子

2020-12-10 騰訊網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漫像主題人物

喬治·莫蘭迪

喬治·莫蘭迪

Giorgio Morandi

義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他既推崇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也對此後各種流派的大膽探索有著強烈共鳴。

形成獨特繪畫理念

喬治·莫蘭迪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1907年進入博洛尼亞美術學院學畫,1930年至1956年在該院教授版畫。

邵丹 作品

胡塗 作品

何妤 作品

莫蘭迪在其兄妹中排行老大,至小經歷了幼小弟弟約瑟夫及妹妹安娜的夭折。少年時期就對藝術充滿了激情,並在1907年說服雙親進入波洛尼亞美術學院學畫。

黃澤斌 作品

付偉藝 作品

兩年後因為父母的不幸過世,長子的他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在學院的最後兩年,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雖然他終身幾乎沒有離開波洛尼亞,但他的畫風從安德烈·德蘭、塞尚和畢卡索的作品中攝取了靈感。

大叔漫畫 作品

郭新民 作品

1930年至1956年他在該院教授版畫。在藝術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但是沒有形成文本。

漫畫君 作品

任意 作品

人生中沒有光輝的生活記憶

他一生沒有娶妻,可以說沒有愛情,唯一有的就是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他摯愛的藝術。

冬兒 作品

冬兒 作品

藝術是他的親人,也是他的妻子、情人。他孤寂一生,幾乎沒有離開過他的家鄉波洛尼亞,過著簡樸的生活,淡泊名利,僅僅在義大利做過一些旅行。唯一的一次出國是去蘇黎世參觀塞尚的畫展。

董廣英 作品

鄭路 作品

在20世紀藝術的喧囂中,當其他的藝術家紛紛前往巴黎的時候,他則靜靜地在波羅納的工作室裡,用智慧和感覺創造自己的藝術形象。

一寸蟲 作品

仁生 作品

他以其高度個人化的特點脫穎而出,以嫻熟的筆觸和精妙的色彩闡釋了事物的簡約美。

胡塗 作品

一寸蟲 作品

繪影繪聲 作品

繪影繪聲 作品

瓶瓶罐罐的一生

莫蘭迪選擇極其有限而簡單的生活用具,以杯子、瓶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場景作為自己的創作對象。把瓶子置入極其單純的素描之中,以單純、簡潔的方式營造最和諧的氣氛。

通過捕捉那些簡單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風景,使自己的作品流溢出一種單純高雅、清新美妙、令人感到親近的真誠。

範超波 作品

志榮 作品

冬兒 作品

冬兒 作品

在立體派和印象派之間,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協,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畫風。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的風景。

常帥德 作品

常帥德 作品

張連有 作品

冬兒 作品

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這些瓶子和周圍生活的景色,單就創作的油畫就有1264張,而這還不包括素描、水彩和版畫等其他形式。

冬兒 作品

冬兒 作品

常帥德 作品

冬兒 作品

當人們問及他的創作情況時,莫蘭迪說:「那種由看得見的世界,也就是形體的世界所喚起的感覺和圖像,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用定義和詞彙來描述。事實上,它與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樣,因為那個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體、顏色、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的了。」

邢厚祥 作品

邢厚祥 作品

從這句話中,很明顯可以理解到莫蘭迪的創作理念,藝術家只要真實地表現眼前所見的事物,就已經足夠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它、表現它。

邢厚祥 作品

馮火 作品

莫蘭迪的一生就像那些瓶瓶罐罐,毫不起眼,卻極具魅力。而當他去世後,人們將他畫面的色彩傾向稱為「莫蘭迪色系」,這個色系對後世的設計界乃至整個時尚界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THE END

相關焦點

  • 莫蘭迪把一生奉獻給幾隻瓶子
    ,可以說沒有愛情,唯一有的就是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他摯愛的藝術。他孤寂一生,幾乎沒有離開過他的家鄉波洛尼亞,過著簡樸的生活,淡泊名利,僅僅在義大利做過一些旅行。唯一的一次出國是去蘇黎世參觀塞尚的畫展。 莫蘭迪選擇極其有限而簡單的生活用具,以杯子、瓶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場景作為自己的創作對象。
  • 莫蘭迪幾乎從來不用鮮亮的顏色,把幾隻瓶子畫了一生
    莫蘭迪既推崇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也對此後各種流派的大膽探索有著強烈共鳴。" 以上哥特弗萊德-勃姆的這段文字,對理解莫蘭迪的繪畫十分重要。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的風景
  • 莫蘭迪幾乎從來不用鮮亮的顏色,把幾隻瓶子畫了一生!
    莫蘭迪既推崇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也對此後各種流派的大膽探索有著強烈共鳴。以上哥特弗萊德-勃姆的這段文字,對理解莫蘭迪的繪畫十分重要。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的風景
  • 義大利畫家莫蘭迪幾乎從來不用鮮亮的顏色,把幾隻瓶子畫了一生!
    莫蘭迪自畫像他最初沉迷於印象主義,對塞尚的靜物和風景畫頗感興趣,也模仿過立體主義。哥特弗萊德-勃姆在他的《喬治·莫蘭迪的藝術觀念》一文中寫道:「莫蘭迪在他的「形而上」時期借用了這一異質,他著迷於塞尚對想像、構成和創造的拒絕。" 以上哥特弗萊德-勃姆的這段文字,對理解莫蘭迪的繪畫十分重要。
  • 喬治·莫蘭迪:一生用幾隻瓶子,描繪心靈世界的風景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的風景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博洛尼亞郊外從莫蘭迪作品中那些反覆排列、形狀單純的瓶子就可以完全理解。通過畫面,使人明白,作品創作的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給人有想法。        看莫蘭迪的畫時,人會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靜下來,直透人的心靈。這種安靜,在莫蘭迪看是隨意擺置的各種方向的筆觸。在整個畫面中,力量相互制約、相互抵消所達到視覺的完美平衡,是莫蘭迪隨意組合罈罈罐罐後所追求的藝術方向。
  • 莫蘭迪:一個和瓶子廝守一生的「畫僧」
    其一生藝術實踐,可以說是對「感知的真實」的鑽研之路。1964年6月18日,莫蘭迪因肺癌去世,葬於家鄉博洛尼亞。這位大藝術家在生活上如僧侶般簡樸而淡泊。他將20世紀藝術的喧囂隔絕於畫室之外,一生幾乎未曾離開過家鄉,僅在義大利國內進行過一些旅行,唯一一次出國是去瑞士參觀塞尚的畫展。他亦終身未娶,始終和三位妹妹一起生活——他似將藝術視為唯一的愛人,並為之奉獻終身。
  • 為什麼莫蘭迪這麼喜歡畫瓶子
    (Giorgio Morandi,1890.7.20-1964.6.18)莫蘭迪終身未娶,專職畫畫,和他的三個(終身未嫁的)姐姐一起生活,一生只畫三樣東西:瓶子,鮮花,和家鄉風景,即使是最遠的遠門也只去過蘇黎世(觀看塞尚的畫展)。他天然選擇成為了一個避世的隱者,一個簡樸的畫匠,這也為他「苦行僧」的人設做了很好的詮釋。
  • 莫蘭迪畫了一輩子瓶子,如今有人把畫中瓶變出來了!
    莫蘭迪既推崇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也對此後各種流派的大膽探索有著強烈共鳴。他最初沉迷於印象主義,對塞尚的繪畫頗感興趣,也學習過立體主義的繪畫方式。在經過興奮、茫然、探尋後,莫蘭迪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他開始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探索,成為20世紀最受讚譽的畫家之一。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波羅納郊外的風景。
  • 喬治·莫蘭迪:幾隻瓶子畫了一生
    莫蘭迪1890年7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在這個他甚少離開過的故鄉,他和三個妹妹生活在一起,畢生在其簡樸的工作室內潛心創作。在戰火紛飛的20世紀上半葉,莫蘭迪在其備受推崇的小幅風景畫和描繪日常物件的靜物畫中構建了一個沉思、詩性的空間,就如現代主義詩人T·S·艾略特筆下的「有限與無限的交匯之處」。
  • 喬治·莫蘭迪:幾隻瓶子畫了一生
    莫蘭迪1890年7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在這個他甚少離開過的故鄉,他和三個妹妹生活在一起,畢生在其簡樸的工作室內潛心創作。在戰火紛飛的20世紀上半葉,莫蘭迪在其備受推崇的小幅風景畫和描繪日常物件的靜物畫中構建了一個沉思、詩性的空間,就如現代主義詩人T·S·艾略特筆下的「有限與無限的交匯之處」。
  • 兩千萬元的莫蘭迪作品亮相上海
    該小型莫蘭迪回顧展將於2010年9月9日至12日在位於上海展覽中心的ShContemporary 上海當代上舉辦,來自博洛尼亞現代美術館的三件莫蘭迪的作品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西館的一個特別區域展出,一同展出的還有由保羅·法拉利(Paolo Ferrari)拍攝的莫蘭迪工作室的照片。
  • 終身未娶 治癒系青年-莫蘭迪
    莫蘭迪莫蘭迪生於義大利波洛尼亞,是義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莫蘭迪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1907年入波洛尼亞美術學院學畫,1930年至1956年在該院教授版畫。他孤寂一生,終身未娶。幾乎沒有離開過他的家鄉波洛尼亞,過著簡樸的生活,淡泊名利,僅僅在義大利做過一些旅行。和他的三個(終身未嫁的)姐姐一起生活。
  • 「自我隔離」畫瓶子丨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摯愛的藝術
    莫蘭迪,一個一輩子只待在家鄉義大利博洛尼亞的骨灰級宅男一個終身未婚與緋聞絕緣的好好先生自畫像 莫蘭迪 1917年他一生都過著簡樸的生活,許多畫款支票在其去世後被發現,它們夾在書中完好無損,卻不曾兌現。他極少外出,甚至沒有離開過家鄉,唯一一次出國是去蘇黎世參觀塞尚的畫展。
  • 「自我隔離」畫瓶子丨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摯愛的藝術
    >,一個一輩子只待在家鄉義大利博洛尼亞的骨灰級宅男一個終身未婚與緋聞絕緣的好好先生自畫像 莫蘭迪 1917年——只是瓶子而已。用幾何造型建構靜物空間排列的瓶子罐子有一種建築感莫蘭迪繪畫的終極意義是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 欣賞 | 遊走在曖昧邊緣的高級配色---莫蘭迪
    「你們所說的莫蘭迪色,就是以我的名字命名。」| 關於莫蘭迪 |About Giorgio Morandi喬治·莫蘭迪(1890-1964)生於義大利波洛尼亞,是義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他一生不曾結婚沒有任何有關他的愛情記錄創作題材局限於幾隻瓶瓶罐罐和郊外的風景基於種種淡泊物外的生活作風被人們稱之為 「僧侶畫家」
  • 莫蘭迪配色原則
    大師色調,一鍵實現萬千風格,盡在圖藝繪畫界的苦行僧一生只畫幾隻瓶別只會說高級灰 !通通透透了解莫蘭迪!由1920年代早期至1960年代早期,莫蘭迪的畫風明顯地非常一致。此時他已創作出其標誌性作品系列:採用灰、啡、粉白為主的暗色調,以桌上的瓶子、花瓶和水壺為主角的靜物畫。表面上,他的每幅畫或許看似非常相像,然而當中充滿著微妙的差異變化;物件的位置擺放、組合方式,以及不同光線,都是影響因素。莫蘭迪對細節極為專注,他對瓶子位置的輕微調整,就如象棋大師移動一步棋般舉足輕重。
  • 莫蘭迪、雷杜德、草間彌生,這些大師的一生竟然如此單調?
    他們一生只執著於一種藝術。在他們的堅持下,他們的藝術和人生,同樣精彩。你看,他的畫將顏色本就淡雅的物體邊緣虛化,又將光線明暗關係平面化,整個畫面細膩得仿佛就連瓶子周圍空氣的溼度都可以看得到。莫蘭迪自畫像,穿衣風格也很莫蘭迪對於莫蘭迪只畫物這件事,不止是源於對諷刺的無視,也源於對物本身的重視。他說:「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
  • 白天畫畫,這或許才是你真正想要的調調,莫蘭迪式美學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隻瓶子和波羅納郊外的風景。他說:「那種由看得見的世界,也就是形體的世界所喚起的感覺和圖像,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用定義和詞彙來描述。事實上,它與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樣,因為那個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體、顏色、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真實。」
  • 什麼是莫蘭迪色?
    1920年,莫蘭迪在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中認真研究了28幅塞尚的作品。塞尚的繪畫,尤其是靜物畫特有的純粹性和感性的組織形式與莫蘭迪的藝術觀念有著內在的契合。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在畫者幾隻瓶子和波羅納郊外的風景,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這些瓶子和周圍生活的景色。
  • 自我隔離的莫蘭迪
    他一生都過著簡樸的生活,許多畫款支票在其去世後被發現,它們夾在書中完好無損,卻不曾兌現。他極少外出,甚至沒有離開過家鄉,唯一一次出國是去蘇黎世參觀塞尚的畫展。靜物 莫蘭迪 1919 年幾年過去,桌上的靜物在減少,物品變得簡單,他的畫則更加純粹。為什麼要畫日常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