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縣在著力構建「全域旅遊」,建設全區域、全產業、全業態發展的「大生態旅遊」產業體系背景下,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通過加快農旅融合,突出地方特色,依託豐富多彩的田園風光,發展鄉村旅遊,激活鄉村「美麗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突出「融」合,打造深度體驗鄉村旅遊。將本地高原特色農業、田園風光等自然資源融入鄉村旅遊,將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等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了一批休閒觀光、體驗式精品旅遊莊園;注重將本地彝族、白族、傈僳族文化特點和民族風俗習慣融入鄉村旅遊,依託特色飲食、傳統歌舞、民俗禮儀和文化遺產,開發民俗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
截至2020年3月底,全縣發展農家休閒園92處,培育龍頭企業75家,農村專業合作社1054家;打造了「雲南之源」文化小鎮、米甸鎮波羅村、普淜鎮八甲地等一批旅遊特色民族文化村寨。
突出「特」色,打造鄉村旅遊示範典型。努力打好「鄉村旅遊」特色品牌,注重結合不同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資源實際,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和農耕文化鄉村旅遊品牌。
截至目前,全縣發展省級現代農業莊園、鄉村旅遊示範企業3個,發展州級示範企業14個;全縣建成5個「一村一品」特色旅遊產業扶貧村,青海湖現代農業莊園和王家莊聚龍溫泉休閒園榮獲「中國鄉村旅遊精品農家樂」,王家莊村榮獲「2015年優秀紅色旅遊鄉村」;祥雲泰鑫科技商貿發展有限公司農業精品莊園和祥雲聖龍農業莊園進入全省重點建設的100個精品莊園行列。
突出「惠」民,發揮鄉村旅遊扶貧實效。按照「旅遊+扶貧」的發展思路,通過「培訓指導到戶、直接受益到戶、技術帶動到戶」的措施,提升群眾發展「鄉村旅遊」的質量和服務水平,把地方生態和農業資源轉化為群眾致富的「美麗經濟」,美了村莊,富了群眾,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9年,全縣培訓鄉村旅遊從業人員124人次;2019年,全縣各類鄉村旅遊共接待各地遊客87.12萬人次,經營收入7278萬元,發展鄉村旅遊群眾戶均增收2.6萬元。(祥雲縣委辦 陶園園 祥雲縣文化和旅遊局 羅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