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縣著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鄉村旅遊力促鄉村振興(美圖)

2020-12-25 文化旅遊觀察

祥雲縣在著力構建「全域旅遊」,建設全區域、全產業、全業態發展的「大生態旅遊」產業體系背景下,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通過加快農旅融合,突出地方特色,依託豐富多彩的田園風光,發展鄉村旅遊,激活鄉村「美麗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突出「融」合,打造深度體驗鄉村旅遊。將本地高原特色農業、田園風光等自然資源融入鄉村旅遊,將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等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了一批休閒觀光、體驗式精品旅遊莊園;注重將本地彝族、白族、傈僳族文化特點和民族風俗習慣融入鄉村旅遊,依託特色飲食、傳統歌舞、民俗禮儀和文化遺產,開發民俗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

截至2020年3月底,全縣發展農家休閒園92處,培育龍頭企業75家,農村專業合作社1054家;打造了「雲南之源」文化小鎮、米甸鎮波羅村、普淜鎮八甲地等一批旅遊特色民族文化村寨。

突出「特」色,打造鄉村旅遊示範典型。努力打好「鄉村旅遊」特色品牌,注重結合不同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資源實際,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和農耕文化鄉村旅遊品牌。

截至目前,全縣發展省級現代農業莊園、鄉村旅遊示範企業3個,發展州級示範企業14個;全縣建成5個「一村一品」特色旅遊產業扶貧村,青海湖現代農業莊園和王家莊聚龍溫泉休閒園榮獲「中國鄉村旅遊精品農家樂」,王家莊村榮獲「2015年優秀紅色旅遊鄉村」;祥雲泰鑫科技商貿發展有限公司農業精品莊園和祥雲聖龍農業莊園進入全省重點建設的100個精品莊園行列。

突出「惠」民,發揮鄉村旅遊扶貧實效。按照「旅遊+扶貧」的發展思路,通過「培訓指導到戶、直接受益到戶、技術帶動到戶」的措施,提升群眾發展「鄉村旅遊」的質量和服務水平,把地方生態和農業資源轉化為群眾致富的「美麗經濟」,美了村莊,富了群眾,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9年,全縣培訓鄉村旅遊從業人員124人次;2019年,全縣各類鄉村旅遊共接待各地遊客87.12萬人次,經營收入7278萬元,發展鄉村旅遊群眾戶均增收2.6萬元。(祥雲縣委辦 陶園園 祥雲縣文化和旅遊局 羅丹 文圖)

相關焦點

  • 江南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揚美村所在地是南寧市有名的鄉村遊景區——揚美古鎮。說起揚美村的變化,梁彩麗笑著說:「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了。」這些變化源於江南區全面啟動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不斷拓寬旅遊發展空間,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 信陽市光山縣:發展全域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信陽市光山縣結合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以全域旅遊促進鄉村振興,形成全域化的旅遊產品和業態,旅遊與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全域旅遊正在信陽市光山縣蓬勃興起。
  • 神垕全域旅遊 引領禹州鄉村振興
    近年來,神垕鎮堅持「文化興鎮、旅遊立鎮」發展戰略,用「全域旅遊」的理念謀劃鄉村振興、用「全域旅遊」的標準推進鄉村振興、用「全域旅遊」的成果反哺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老鳩神路周邊圍繞古窯址博物館做好旅遊規劃,沿新東環路區域則突出圍繞生態宜居制訂發展規劃,形成產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發展藍圖。    打好鄉村振興第一仗    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神垕鎮始終把美麗鄉村創建和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致力於打好鄉村振興第一仗。
  •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十佳鄉村旅遊點」助力衡陽鄉村振興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王倩雯 實習生袁安報導 11月25日,衡陽市蒸湘區雨母山風景區熱鬧非凡,10餘輛大巴車和20餘輛自駕車載滿遊客駛入景點,開始體驗一場滿心歡喜、滿載而歸的鄉村旅遊。當天,衡陽市「引客入衡、送客入村、旅遊消費」暨蒸湘區「十佳鄉村旅遊點、十佳特色農家菜」表彰活動啟動儀式在蒸湘區雨母山鎮幸福村舉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霞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始。
  •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十佳鄉村旅遊點」助力衡陽鄉村振興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王倩雯 實習生袁安報導 11月25日,衡陽市蒸湘區雨母山風景區熱鬧非凡,10餘輛大巴車和20餘輛自駕車載滿遊客駛入景點,開始體驗一場滿心歡喜、滿載而歸的鄉村旅遊。當天,衡陽市「引客入衡、送客入村、旅遊消費」暨蒸湘區「十佳鄉村旅遊點、十佳特色農家菜」表彰活動啟動儀式在蒸湘區雨母山鎮幸福村舉行。
  • 發展鄉村旅遊 助推鄉村振興
    在工業化資源稟賦不具優勢的條件下,新縣利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資源獨特稟賦,再加上革命老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富集的特點,把發展旅遊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把旅遊精準扶貧當作扶貧攻堅抓手,實現了從沉寂走向復興的完美蛻變。新縣旅遊業尤其是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為實現快速、全面、穩定脫貧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未來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鄉村旅遊振興與全域共興發展引來熱議!
    鄉村旅遊振興與全域共興發展引來熱議!本次高峰會由惠陽區區委宣傳部、惠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碧桂園集團惠州區域·碧桂園文旅與墅家人文度假聯合主辦,圍繞「鄉村旅遊振興」與「全域共興發展」等主題,中共惠州市惠陽區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徐巧玲蒞臨高峰會現場並致辭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記者 張忠德 報導)「『十四五』時期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大背景下。」「要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充分供給的安全程度,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
  • 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精品民宿 推進鄉村振興 提升全域旅遊
    12月23日,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藍田縣。 媒體團一行實地走訪玉川酒莊、水麓藍山和白鹿原舍民宿,查看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經濟,推進鄉村振興開展情況。
  • 平湖市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平湖市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發布日期:2019-10-18 14:54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一是景區村莊打造亮點紛呈,高顏值村莊初露端倪。按照「一村一品」建設目標,高標準推動景區村莊創建打造。
  • 以全域旅遊「撬動」鄉村振興
    □劉釗    全域旅遊,是指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也是美麗鄉村建設、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
  • 平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平邑縣大力實施「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特色旅遊資源優勢,不斷夯實旅遊基礎設施,深挖鄉村旅遊發展潛力,精心打造高品質鄉村旅遊產品,優化鄉村旅遊發展環境,全縣鄉村旅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江南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挖潛力 創優勢 興文化 - 2020年...
    揚美村所在地是南寧市有名的鄉村遊景區——揚美古鎮。說起揚美村的變化,梁彩麗笑著說:「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了。」這些變化源於江南區全面啟動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不斷拓寬旅遊發展空間,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 屯溪區: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來,屯溪區屯光鎮把發展美麗經濟作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全力建設「大花園」打造全域「大景區」。  提早謀劃,讓創建「快」起來  結合鎮域內花山謎窟生態旅遊資源,緊抓花山謎窟二次創業提升旅遊品質的契機,全力推進花山謎窟核心景區提升項目,對南溪南、漢沙、富禮、浯村進行合理規劃,積極推進「旅遊+」,著力打造沿江集景區花海、農事體驗、鄉村遊憩、特色採摘為一體的環花山精品遊線路,鞏固發展果蔬基地100畝。
  • 安丘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加快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安丘市旅遊局堅持以「旅遊強市」建設為目標,以「打造國內知名的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為核心,以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科學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加快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打造鄉村旅遊產品,提升特色旅遊品牌,加快鄉村振興,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遊業健康快速發展。今年1至6月份,全市鄉村旅遊共接待26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0.6%。
  • 發展鄉村旅遊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潛山市大力發展和推廣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設施、生態文明等各項建設,走出了一條現實有效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徑,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潘鋪農莊鋤草換季 餘文革/攝龍頭景區引領,促進全域發展。「江淮第一山」天柱山,通過實施基礎建設提升工程,以龍頭景區帶動周邊旅遊資源開發,A級景區由2015年12家發展到17家,農家樂由102家發展到315家,爭創省旅遊鄉鎮9個、省旅遊示範村2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形成4條鄉村旅遊示範帶,成功以景點旅遊帶動全域旅遊。
  • 尤溪:打造全域旅遊 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當地政府結合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全域旅遊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形成全域化的旅遊產品和業態,旅遊與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休閒農場、文創農業、特色民宿、觀光工廠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我家在景區」的發展目標正在變成現實。尤溪古城夜景。
  • 我眼中的「十四五」|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2016年以來,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深入踐行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依託伏羲山豐富的特色旅遊資源,以全域旅遊開發建設為主線,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完善基礎設施,築巢引鳳,發展全域旅遊據了解,尖山風景區管委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各級各類精準扶貧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新修鄉村旅遊道路150多公裡,安裝太陽能路燈1000多盞,完成改廚改廁3000餘戶,新建旅遊公廁26個,實施道路綠化亮化改造30多公裡,新建塘壩19座,打機井11眼。
  • 山東沂南: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發展全域旅遊,改善了沂南縣的鄉村生態,促進了鄉村產業升級。這一點在朱家林得以集中體現。在一片桑林之中,有一個蠶寶寶農場,裡面蠶寶寶餵養、桑葚採摘等活動讓遊客尤其是孩子們喜愛不已,只用了三四年時間,項目就實現了收支平衡。據了解,朱家林共吸引18個創客團隊入駐創業。招引落地產業項目26個,總投資17.8億元。天河本草園、十六園等18個農業新六產項目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金湖科技農業+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梁德斌攝  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淮安市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全域旅遊工作委員會,將鄉村旅遊融入全域旅遊整體推進,並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培育。